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6,(22)
正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认为,"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地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中,作者以细腻动情的笔触记录朱德60岁之前所走过的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壮举,至今仍是鼓舞我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1914年12月9日,石芝大姐出生在湖南新化县大同镇石道冲的一个贫农家庭。1935年10月,她参加红军投身革命,随后亲身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已92岁高龄的石芝大姐及其家属,记录下她亲身参加长征的历史片段,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红军长征过广西是整个长征史诗中的重要篇章,是红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一场殊死军事较量,也是无形的宣传力量斗争。红军长征过广西的宣传思想工作对于传播革命真理和党的政策,粉碎敌军的反共宣传,打破敌军防堵、抢渡湘江,助力红军过境广西乃至对长征胜利都有举足轻重之影响,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彝海结盟”和党的民族政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杨绍猷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六十周年了,红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和坚韧不拔精神,激励着我国一代代新人。红军在长征途中积累的政治、军事经验,又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史,是一部军魂铸造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在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实践中提出的,但为全国各路主力红军将士所认识和把握,真正成为红军的军魂,是在长征中实现的。长征演绎了铸造军魂的历史必然,党的目标追求与红军官兵革命信仰的一致性,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成为红军军魂的思想基础。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对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损害,使在党中央绝对领导下团结对敌,成为各路红军指战员的共同组织要求。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领导的确立,是长征铸造军魂的政治条件。长征的军魂工程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它为我们党领导和坚持抗日战争,发展和壮大人民军队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长征铸造了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对我军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贵埔 《黄埔》2006,(6):24-24
10月19日,贵州省黄埔同学会召开座谈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会长吕传镛、副会长温文魁、秘书长刘衍珍、在筑理事、黄埔后代以及机关干部30余人参加。座谈会上,刘衍珍秘书长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了红军长征概况、红军长征在贵州特别是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的有关情况;组织大家重温了毛泽东关于长征的有关论述;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参观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时的有关指示精神。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一致认为,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篇章。今天,伟…  相似文献   

7.
长征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则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红军长征中,先后有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两支队伍途经广西桂北地区。在一些党史军史书刊中,对红军长征与红军长征过广西的记述中有诸多误述,需要加以考析订正。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红军过广西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长征的伟大胜利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宗帅 《传承》2011,(12):12-13
长征作为"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早已载入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一直以来,党史学界对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的原因从多个角度作了比较全面的剖析和梳理。事实上,第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发展以至达到极点,直接影响和诱发了党和红军在政治、军事、组织、经济等方面的错误,进而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错误是多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左"的错误是导致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被称为“军事史上伟大业绩之一”的长征。熟悉和了解党的历史的人们都知道,红军之所以要长征,是因为王明的“左”倾错误断送了几乎所有的革命根据地,因而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被迫进行长征。长征初期,又是“左”倾错误的危害,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革命面临着危局。经过一九三五年一月历史性的遵义会议,长征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的战略退却变为奔赴抗日前线的积极伟大的进军,并在一九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8)
红军长征是一件伟大的壮举,同时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军长征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6年至2015年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专著、研究资料和论文等。在传统研究领域,学界针对红军长征的过程、重大会议以及重要政策等进行深化研究;同时,学界也通过挖掘新史料、拓展研究对象等为红军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80周年。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团结奋战的伟大篇章。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北上抗战的标志性宣示行动: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将为人民建立幸福国家的宗旨告知广大民众: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一路播下了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16,(6)
正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辗14个省,突破数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这其中,红军队伍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所发挥的神奇作用极其重要。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红军队伍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长征途中,他们不间断地侦听与破译国民党军队行动的密码,他们为中共中央正确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  相似文献   

13.
刘建新 《传承》2014,(12):9-11
长期以来,人们对红军长征中湘江战役的评价往往都认定为一次惨败。作者通过查阅军事理论和各种史料后综合分析,对湘江战役的重要意义及其定性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湘江战役不是一场败仗,恰恰相反,应该是一场惨胜之战,也是让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关键之战。  相似文献   

14.
纪念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围绕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及其历史意义、现实启示、历史贡献,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红军东征西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挖掘了部分新史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作为一个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它一直给人订了留下了巨大的思索空间。红军为什么会长征?如果仅从王明左倾错误指导致使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反“围剿”来看,那末,红军长征似乎纯粹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然而。历史昭示后人的远非如此。如果我们试着从红色政权当初发生、存在的原因来探究红色政权以后大部丧失的教训,我们也许更易于感到,在红军长征的历史表象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发人深思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6.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宣传、践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和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大事变,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为了表达对长眠于长征路上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更是为继承和发扬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总结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开展广泛的民族实践,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一时期地域广泛的民族实践与调研,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严格督促执行等,使党和红军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同情与支持,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为五方面: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根本的组织保障;巩固和发展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战争全面开展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大本营;沿途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后来党能迅速解放广大西南西北地方,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产生了长征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宝贵精神品质,为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所应具备的精神力量,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元素;考验和锻炼了党和红军,保留了党和红军的骨干,为党和红军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接受更大的考验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读书     
正《长征中的纪律故事》徐嘉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元全书收录的33个长征中的纪律故事,均取材于长征亲历者的回忆与记录。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将士严守党的纪律的生动历史,真实感人,可读性极强。通过阅读这些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无论在报纸、杂志,还是在电视、广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那难忘的战斗岁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鲁迅把红军长征看做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幽默”地说,与红军长征相比,“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