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3月,我在本刊发表了一篇《华侨、华人国籍政策问题之我见》,引起社会上一些人士的关注。这里,就一些相关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就教于读者。关于“华侨越少越好”的提法“华侨越少越好”这个提法,据查有关资料出自于60年代。这是针对当时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提出的一个积极的设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清朝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一项基于血统主义原则的国籍法,即不论出生于何地的任何儿童,只要其父或其母是中国人,他们均属中国公民。1929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国籍法,又承袭了清朝政府基于血统主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阅河北省委副书记刘德旺(右一)在秦皇岛会见中国侨联副主席郭麟恭(左三)、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竺新原女士(左二)及阿根延华侨张鸿康先生(左一)。中国侨联副主席郭麟恭参加河北卢龙“鸿康侨心中学”落成典礼$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审核批准,最近,中国侨联所属原"华侨文化福利基金会"更名为"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更名后的"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是我国唯一、综合性的侨界全国性基金会。其宗旨是:发扬侨胞热心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支持华侨事业和侨界所关心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福利等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竭诚为社会服务,为海内外广大侨胞服务。更名后,突破了原名称基金会的局限性,冠以"中国"字头,扩大活动范围,从而满足了海内外广大侨胞多年来希望通过此基金会实现对多方面公益事业作贡献的心愿,将成为中国侨联联…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省第四次东南亚学会学术讨论会于2月21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省内外近七十个单位的一百三十多名代表,对华侨史和华侨现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和各方面的看法,加以综合整理,供进一步讨论时参考。一、关于华侨、华人和华裔的涵义问题(1)关于华侨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凡侨居国外,从事职业的中国人及其子女,侨居时间在一年以上,其生活费用依靠在侨居地从事各种工作而获得的,都是华侨”。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由中国本土移居到国外去谋生或从事经济活动而定居的中国移民及其在外生长的后代,而与祖国尚有经济上或其他联系而又保留中国国籍的人们总称”。另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指移居国外而仍保持有中华民族特征和中国国籍的人,这一类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这三种看法分别强调了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中国革命主张的提出和革命组织的发起,始于海外华埠。华侨是革命党的坚定支持者。清末华侨多因地域、方言、宗族纽带而聚合,华侨各帮对革命的态度差异较大。广府人领晚清中国开放和革命风潮之先,海外广府人绝大多数是华工为主的下层华侨,更具革命精神和反清意识,加上孙中山是广府人,海外广府人即成为孙中山最坚定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是指海外华侨华人来中国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华侨华人在所在国对华族子女所进行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外的一种延伸,与中国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地域、风俗、当地政策等原因,海外华文教育又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目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华文经济价值的提升,海外华文教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 华侨主要聚居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不仅对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而且对于日本都是很重要的,日本无论是从政治上或从经济上都应该重视东南亚华侨这一力量。对于中国说来,华侨在政治方面对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和平统一祖国(台湾回归祖国和收回香港主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方面则不仅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对东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华侨的历史根据《华侨经济年鉴》(1970年版)的统计,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侨有十一万人(另一种说法是十四万人)。然而,这个数字是指持有国民党政府护照的华侨人口。如果从“华侨是不具有当地国籍的中国人”这一定义出发,那么菲律宾的华侨人口可以说是有  相似文献   

9.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3,(2):F00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  相似文献   

10.
GMS地区虽然是一个历史文化多样、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地区,但GMS地区主义的多样性在GMS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为成员国共同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GMS地区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阻碍,中国要真正实现和平崛起,就需要克服GMS地区主义发展中的各种阻碍,抓住发展机遇,维护和实现其政治价值观念、国家安全利益及国际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一、华侨经济的商品经济特征 (一)何谓华侨经济的商品经济特征? 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华侨经济中,商品经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乃至货币经济)的发展是相当显著的,不仅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华侨经济的流通部门是如此,在生产部门、尤其是在农业部门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月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的专业刊物。《东南亚纵横》主要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纵横》(月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的专业刊物。《东南亚纵横》主要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纵横》(月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的专业刊物。《东南亚纵横》主要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15.
稿约     
正《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纵横》(月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的专业刊物。《东南亚纵横》主要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国—东  相似文献   

17.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太平洋地区正在出现一个新的中国经济圈,拙稿《新的中国经济圈和环太平洋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大陆外华人经济》(载于日本《世界经济评论》,1986年7月号)已经论述过这一问题。新中国经济圈出现的基础之一是香港、台湾这些东亚地区华人经济的发展,以及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亚太地区的华侨、华人(以下统称“华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的宏观区域战略设想,其在概念上对欧洲主义和"转向东方"都是一种修正,但它亦非欧亚主义的简单放大。欧亚主义的核心是俄罗斯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关系,而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实质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与欧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除一般性经济利益外,欧亚地区在反恐、安全、能源、产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中国意义重大。中国应与俄罗斯共同推进大欧亚合作,并对其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使之增加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19.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20.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2,(1):1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