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东生 《学理论》2008,(17):19-21
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实现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与以往社会主义相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崭新形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形象;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形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形象;统筹兼顾,有效化解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形象;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指导这一模式的科学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三大理论形态既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玉明 《学理论》2009,(21):89-90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对于法治的要求更为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法治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对于政法工作者而言,任务是艰巨的,使命是神圣的,要不负使命,努力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好的指导政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坚定的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才能更加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爱军 《理论探索》2004,3(5):28-31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在范畴上相对区别 ,同时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一脉相承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实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本质论 ,努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中心的论述逻辑是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词展开的。这从十七大篇章结构的布局可见一斑: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孕育、催生、形成了包括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2020年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周全德 《团结》2008,(2):24-26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且精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动互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组织工作,需要再认识、再提高,需要科学谋划和推进,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08,(19):24-2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说明它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理念和战略,把科学发展观同苏联发展模式、新自由主义发展观作了比较,论证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内容,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各级党组织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持久深入地学习、卓有成效地实践,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一矛盾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始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一矛盾又规定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任务与本质特征,并发展形成为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创立者是邓小平,但它包含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中的正确东西的继承,也包含了对毛泽东探索中的错误东西的纠正和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整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整合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有不断地进行理论上的自主创新,才能以新的思想观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路径问题,即它的实现形式问题,不涉及对这个体系的具体概念、理论的理解。这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从两个层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意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一个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三种具体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别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另一个层面是由这三种具体理论形态或者以后产生的理论形态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丁晋清 《学理论》2008,(4):20-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赋予其使命的基本特征。由此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是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是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与十七大相比,相同之处是坚持了对中国国情和所处时代的判断,坚持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基本方略.发展之处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基本方略作了新的发展.在坚持与发展中,充分体现出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又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完整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方位,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段培君 《学理论》2008,(19):62-66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以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理论与实际、与政策相结合的层面把握中国发展新模式的现实依据、主要特征,并且推动中国发展新模式深入发展,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我们党作出的一个新结论、新判断,表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的历史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因为它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新战略、新前景。  相似文献   

20.
梁树发 《理论视野》2008,(11):16-19
建设的实践需要建设的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与规律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建设哲学的充分意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思想。尤其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建构。科学发展观使这一哲学建构的理论条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