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弄清楚改革的出发点、难点和重点,才能坚定改革的信心,才能清楚改什么怎样改的问题,才能预见改革中会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克服措施。本文针对前三次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如何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问题以及使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问题。科学分析和全面认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问题,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调动三种基本力量,一是党和政府的主导力量,二是农民的主体力量,三是市场的推动力量。只有实现三种力量的有效整合,形成持久的合力,“20个字”所描述的新农村图景才能逐步实现。一、党和政府的主导力量主导力量可以理解为引导力量和领导力量,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展开、发展方向都需要主导力量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法律保护、舆论引领。主导力量的作用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思想重视的程度和思想倾向;二是政策的偏好及其落实的程度;三是财政投入状况。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畜产品产销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及对策徐芳一、我国畜产品产销体制改革的重点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有着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即某些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为某种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优势,使该产品在这一地区保持着最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它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在肉类...  相似文献   

6.
陈慧文 《学理论》2014,(7):11-1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实现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三个文明),去年12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又专题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12月28号到29号中央又召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可以说,"三农"工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研究了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应牢牢抓住职能转变这个重点和关键,通过重组政府职能体系,构筑社会经济中介服务组织,规范行政行为,维持经济秩序等方面的工作实现职能转变;同时在转变职能的前提下进行机构改革。最后本文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县级政府转变职能和进行机构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既定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则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社会,2004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达53%。但从人口构成来看,我国60%的人口在农村,约50%的劳动力集中于农业。这说明我国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二元结构"问题非常突出,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至2003年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举措。要建设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加快自身产业化、市场化的步伐,走现代农业的路子,而且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还必须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即要将农业的产业化纳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之中。因此新农村建设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努力逐步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水华  钱伟民 《理论导刊》2006,42(10):34-36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在探索民生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引发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分析研究他的农业发展思想,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新光 《行政论坛》2007,3(4):82-85
我国农村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经济新体制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下一步,应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重点做好"多予、少取、放活"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9,(8):18-19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但按照市委提出的各项工作都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来衡量.特别是同先进地区比,我们的总体规模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因此,我们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当前重点要下决心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政治运行法治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循序渐进的政治法制建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抓好许多很重要但却相对薄弱的环节 ,其中主要有 :政治参与制度化、法律化水平的提高 ,政治行政程序化的加强 ,司法独立原则的实现 ,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以及宪法至上权威的确立与维护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标志着我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重农主义时代的到来,其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树立一种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06,(5):41-43
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不仅在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且还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和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卓有建树。韩国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曾经历过一段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三要”到“三跑”,从向农民伸手到向上级、向外界仲手,总是一个进步,更何况还有可能催生一批新的经济能人。但是,“三跑”一旦成风,就有脱离农村实际之嫌。首先,跑招商,很可能地方不顾及自身的实际条件,尤其农村基层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这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需要从历史、理论和现实多方面多角度深入地研究。本期34篇文章,其中19篇以部长访谈、学者笔谈、热点解答、理论探讨、调查研究等形式,解读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精神,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力量和难点、重点,回答了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关注的一些认识和实践问题,揭示了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命运,总结了我国和德、日、韩、英、法、美、越南等国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了免税后…  相似文献   

20.
褚敏 《党政论坛》2006,(11):39-40
在继续大力推进郊区“三个集中”的过程中,建设好国际化大都市的新郊区、新农村是未来一二十年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乡镇党委在基层政权建设中,除了抓好经济工作、稳定工作、社会管理工作,更要把群众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农村党支部在抓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把群众建设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紧抓好。群众建设与群众工作,在基本内涵上是一致的,都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方面的工作。但也有新意,群众工作主要指以群众为目标群体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群众建设主要指站在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