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阳 《当代贵州》2020,(1):66-66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印江自治县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通过建强完善组织、管理、服务三大体系,推动全县主题教育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走深走实,把搬迁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实办好,有效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完善组织体系建设,群众操心变省心。  相似文献   

2.
正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省决胜脱贫攻坚的四场硬仗之一。随着大规模贫困人口的搬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转入后续建设阶段。后续建设五个系统中的第三个是文化建设。如何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文化建设,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尤其是老一辈迁离其世代生活惯了的原生住址转而迁入极具陌生感的城镇,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不可避免地有些不适应。要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心"融入城镇并乐于城镇生活,除了充裕的物质保障之外,充分保障其精神文化心理需  相似文献   

3.
从群众“找”干部办事到干部“等”群众办事,一个字的转变却有效解决了干部作风转变难、办事效率提升难、干群关系处理难、阵地作用发挥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中江县在村(社区)十部队伍中推行轮流坐班制。  相似文献   

4.
潘亮 《当代贵州》2010,(2):48-48
下午,柳川集镇移民搬迁治安维稳工作会刚结束,我便和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深入柳川集镇进行调研。柳川集镇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设需搬迁的5个集镇中最后一个还没有搬迁结束的集镇。作为剑河老县城所在地,柳川集镇为支持县城搬迁和集镇场平建设,集镇四个村先后过渡搬迁了三次,为此,移民群众怨声多,意见大,潜伏的不稳定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5.
实施易地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山西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山西深度贫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开局良好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搬迁群众观念落后、搬迁对象难以精准识别、搬迁规划不够科学、旧房拆除腾退困难等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因此,为推进山西深度贫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必须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宣传引导,用科技手段精准识别搬迁对象,搬迁规划要统筹考虑"乐业"与"安居",旧房拆除腾退要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6.
正壮阔大迁徙,心安处是吾乡。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近20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如何支撑起搬迁群众的安居梦、市民梦、致富梦,让"他乡"变"吾乡",关系到全省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全力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延伸服务触角,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贵州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广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打造在全国立得起、叫得响、有影响力的"新市民·追梦桥"服务品牌,促进搬迁群众加快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省总工会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会组织、队伍及服务平台阵地建设,推进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是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2015年12月29日,贵州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成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投资融资主体。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专访。  相似文献   

8.
正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遵义市以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六个坚持"为基本遵循,围绕搬迁群众如何搬、怎么搬,交出了一份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答卷"。2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6031万户19.7701万名搬迁群众,如今已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相似文献   

9.
正持续推进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拓宽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贵州不但让搬迁群众搬进了新房子,而且过上了好日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始于2001年,今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是解决"搬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理论的功能在于武装人民群众,认为理论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毛泽东也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第一个阶段,党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共也逐步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途径。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翻译出版经典著作和通俗读物,开展多层次教育,利用报刊、话剧、民歌等传媒机制,号召开展自上而下的学习和辩论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王磊 《支部生活》2009,(3):20-20
十多年前,龙陵县碧寨乡梨树坪村的村民们还居住在半山腰上,那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1985年红勐公路的开工建设,使怒江怀抱中的这一片沃土,迅速与保山、临沧紧紧连在了一起。村党支部以此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和乡党委、政府迁建的机遇,挨家挨户做宣传动员工作,陆续把群众从山上搬迁到怒江边。  相似文献   

12.
正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江口县凯德街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搬迁群众搭桥筑梦,持续推动搬迁群众从物质到精神、从思想到行动由农民向市民快速转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搭建"感恩桥",奋进之家有感有梦。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居民小区融入"新市民·追梦桥"元素,不断营造新市民氛围,提高搬迁群众新市民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正整齐美观的楼房,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郁郁葱葱的绿地……车行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干道旁的一道靓丽风景入目,这里是六盘水高新区鱼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老辈人都没住过楼房,到我们这代不仅住进了新楼房,孩子还在城里上学。"入住近两年,搬迁群众冉凤琴依然难掩喜悦之情。2018年9月,受益易地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期间,六盘水共建设安置点78个,搬迁11.6142万人,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五个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搬迁群众就医、就学、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媒体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现代化企业都有首席信息执行官。其实,凡是准备系统地实现政务、商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单位,都需要这样的专职领导,系统地规划和管理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如果只是了解信息技术,任何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领导都不难做到,但要成为信息技术的内行,没有若干年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是不行的。单位领导层如果没有真正懂技术的领导人才,必然导致内行无权参与决策,外行盲目决策。因此,培养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十分重要。具体说,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国家机关工作模式的根本改变,需要完全从传统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业务…  相似文献   

16.
<正>黔西南州打破县(市)区域界限,推进安置资源在全州优化配置,完善两地联合推进机制,完成2.3万人迁入兴义、义龙城市规划区,在全省率先启动易地搬迁扶贫跨县(市)搬迁工作。但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位置移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仍然面临难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四难"问  相似文献   

17.
亓静 《世纪桥》2011,(13):143-144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们生态权利的现实需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原则首先应该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其次,要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这就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主体意识,还要为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区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者、监督者、评价者和直接受益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广纳群言、广集民智,紧紧依靠群众开展生态文明实践,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实践、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机制完善、社会自我调节和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花溪区清溪社区强化基层支部建设,以“三化五心”党建品牌为引领,建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和基层党建体系,强化搬迁群众帮扶服务机制,加强精准扶贫户、残疾人、老年人群体帮扶工作,让群众既搬迁又搬心。一是强化联动协同作战,抓好后续服务。建立了特殊困难群众社区帮扶机制,由社区班子成员协调联系落实帮扶政策、链接资源,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社会力量帮扶机制,动员辖区企业对精准扶贫户、残疾人群体、老年群体中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帮扶。建立易地搬迁点主动协调服务机制,及时反馈搬迁群众的思想动向、生活工作情况。通过协调奇炬电暖炉,采取企业帮扶一点、群众自出一点帮助解决群众取暖问题,协调广电网络公司为群众低价购买和安装电视。  相似文献   

20.
回顾既往,我们不难回忆文革期间,"破四旧"对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造成了灭顶之灾;收回视线,我们也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些地方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对文化古迹进行蚕食、破坏乃至拆毁的例子:古民居被钢筋混凝土砖房包围、古城墙为新区建设而拆除、古廊桥因修水库而淹没、古村落不协调地突兀起一两座不伦不类的新房……诸如此类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漠视与践踏,不难在我们身边发现,民间文化真正到了需要大声疾呼、需要极力拯救的地步。面对今天,在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尖锐矛盾,如果对此不加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和合理协调,那么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新一轮破坏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