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在"一球两制"的格局下,必须坚持"必然代替"和"必须利用"的对立统一."必然代替"作为一个革命性的命题,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利用"作为一个实践性的结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但是,"必须利用"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一定要结合本国实际,批判地利用.其结论"必然代替"是目的,"必须利用"是手段,社会主义要最终代替资本主义,就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和理解“两个必然”秦刚二战以后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人们在怎样看待和理解“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疑问和困惑。集中到一点上,就是“两个必然”到底灵不灵。我们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要...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江泽民提出的“四个认识”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其变化是非本质的、非根本性的;要认识到资本主义不论怎么 变化,也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曲折,是社会主义螺旋式前进的一个插曲;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变化,无非是把"两个必然"实现的进程推进了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科学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必须选择社会主义;不懂得资本主义,就不会懂得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今后必走的路;中国应在经济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他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就要把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发展过程的“长期性”统一起来;就要把资本主义的“腐朽性”与它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统一起来;就要把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历史结局的“趋向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面对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面对欧美高增长的客观现实,不少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总趋势产生了种种困惑。因此,围绕“全面把握社会发展总趋势”这条主线,从必然性与曲折性的辨证统一上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一个重大的现实理论课题。思考之一,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原理,掌握分析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思想武器。我们现今在社会发展总趋势上的困惑,与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某些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运动目标不科学的宣传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提出了“两个必然”的历史结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然而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更为强劲,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对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信念,恰当地处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吉登斯作为当代著名的左派社会学家与马克思一样对社会主义情有独钟。在建构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和马克思一样,把现代性和社会主义勾连起来。但不同的是,他认为,社会主义既缘起于现代性,又因现代性的全球化而衰落。在反思现代性的全球化时代,传统社会主义虽已终结但其核心价值依然有效,资本主义虽已别无选择但仍有局限。因此,必须构建“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第三条道路”政治既捍卫社会主义价值,又驯化资本主义,以此化解高度现代性的内部风险和人为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这是改革开放必然会碰到的一个大问题。最近,报刊发表了一些文章。对“继承”与“利用” 资本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和论证。但有人会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私有制为基础的、以雇佣劳动与对外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压迫制度;而社会主义则是消灭剥削与压迫的制度,因此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那来的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也使资木主义经济呈现出暂时稳定和发展。而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实力和劳动生产率目前还济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这种压力和挑战,使一些羡慕资本主义并相信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人又重新怀疑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因此,我们必须对“过时论”给予彻底批判,以便肃清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亚  尹利平 《工会论坛》2014,(1):109-111
苏联在两制关系问题上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必然代替而忽视必须利用,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艰难困苦,经济失力;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在实践上滑入单纯注重必须利用而忽视必然代替的泥潭,这直接引发苏联上层建筑领域的波动,导致政治失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刻汲取苏联的教训,在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的平衡中壮大自身。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仍是自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继续共存局面。随着资本主义自身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得以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理论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资本主义还具有比较大的弹性发展空间下,正面临着新的理论与实践上双重挑战。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却给世界一个掷地有声的宣示: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理论在现今仍是科学的,也将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全面验证。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任务在于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宣言》论述“两个必然”所运用的基本原理、所揭示的基本观点、所提出的客观条件对于我们观察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新变化,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积极推进改革事业,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任务和奋斗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实现必然性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二是在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多样性上,马克思认为暴力革命与非暴力的和平斗争均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三是在社会主义特征推断上,马克思认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理想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当前影响干部群众思想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研究,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要搞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也要搞清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什么没有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最重大革命理论.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但没有灭亡,却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而苏东剧变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面对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和深层次的分析,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持。所以,在价值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视角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两个必然”理论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世界性必然导致文化的世界性和政治的世界性。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全球化是相互对立的两种全球化趋势 ,但资本主义全球化必然要为社会主义全球化所代替。全球化必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高于发达国家的内政改革和门户开放要求。资本主义全球化对每个民族主权国家的要求 ,实际导致的是强国通吃和弱国被吃。面对历史必然的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只有自觉地实现本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程的适度契合 ,并依靠国际同盟的力量与发达国家开展积极有效的斗争 ,才能保证本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制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帮助干部群众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