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危机已成为当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诚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诚信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对于政府诚信危机阐述,提出相关建议及办法。  相似文献   

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在2012年两会答记者问时,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三大问题:贪污腐败、分配不公、诚信缺失。将诚信缺失与贪污腐败和分配不公两大问题并列,可见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论诚信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自古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做人的基本准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直把诚信看作是"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和"立政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他怎么去做人;如果人民不信任,国家朝政就立不住脚。即所谓"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他把诚信提到了国家政权存亡的高度。从本质上来讲,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一个没有诚信、没有秩序的市场,就不堪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更无法带  相似文献   

4.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市场以诚信为本,诚信是社会经济的基石,离开诚信,必将导致公信崩溃,投机横行,欺诈成风,假冒伪劣猖獗。因此,要以道德和良知精心呵护,用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保障,矫治信用失常,优化信用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现代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使得我国社会目前正经历着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国无诚不兴,人无信不立",诚信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应净化社会诚信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诚信制度,改革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诚信"内涵的分析,针对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无信不立,大到治国,小到做人,诚信始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诚信作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核心,其作用不可小视。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大学生择业失信现象频发,从虚假证件到虚假文凭层出不穷,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对国家形象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就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入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加完善,每个人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市场也对其主体是否恪守“诚信”原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无信不立,市无信则乱,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而目前在国内,各方面的信用状况堪忧。市场经济不是不讲规则、不讲道德、不讲信用的经济,而恰恰相反。诚信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准则,是构建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现代经济的道德基石。所以,要在全社会进行信用教育,树立起全民信用意识,通过宣传及法制手段,普及诚信道德观念,重建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诚信这一中国传统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威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诚信伦理观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就业伦理观建设已经成为摆在教育者和全社会面前的亟待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学业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和就业择业诚信方面的缺失为表征。大学生诚信缺失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内在原因是个人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偏失,外在原因是诚信制度建设不健全。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需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但要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还要借鉴国外诚信建设经验,注重诚信理念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考核、奖惩、监督机制,采用信息化建档方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非诚信现象的辐射下,大学校园受到了信用危机的冲击。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变中,传统诚信观念在逐渐缺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诱发了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缺乏合理的量化标准;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通过建立高校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信用时代的大学生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非诚信现象的辐射下,大学校园受到了信用危机的冲击。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变中,传统诚信观念在逐渐缺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诱发了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缺乏合理的量化标准;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通过建立高校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信用时代的大学生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人最重要的品德。中国自古把诚信看作修身立国之根本 ,整个封建社会制度 ,思想道德体系上基本是按照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为手段建构的。但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还是法律的主体必备资格。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我们不应该将诚信寄托在通过教化的变幻莫测的人性之善上 ,也不应该完全寄托在靠事后严厉惩罚的威慑而使其不敢为恶上 ,而应该还同时寄托在建立一套不给其违反诚信机会的法律制度和机制上。“以德治国 ,要以依法治国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之一,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本文对引起大学生不诚信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提出高校要强化诚信道德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开发网络诚信资源,狠抓校风教风建设。  相似文献   

15.
然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确存在道德问题,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与身处社会转型的其他人一样,当代大学生的确存在着一些道德上的问题,但他们渴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使之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时常面临政治诚信、学业诚信和交往诚信选择上的道德两难情境。由于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不成熟以及对现实个人利益的考虑,道德两难情境加剧了大学生失信行为发生的风险。对此,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诚信自律,从引导机制、组织机制、实践机制等方面着手,使诚信意识上升到大学生内心的理性高度,成为影响他们诚信选择、消除道德两难困境的法则。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诚信是与宗法等级、血缘亲情、“家国一体”和“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结构相联系的,其基本内涵是指诚实无妄,恪守信用。由于传统诚信作用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们在血缘和地缘狭小的熟人范围之内进行交往。因而,传统诚信是建立在人格自律和血缘亲情的基础之上,主要依靠道德主体内心之诚和情感来维系。故道义性、人格性和情感性是传统诚信所具有的主要特质。在现代社会,传统诚信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文化基础被打破后,传统的德性诚信在现代社会的失灵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赋予传统诚信思想新的内涵和特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和基石,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败。营造诚信环境,塑造诚信形象,打造“信用中国”,“诚信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带头弘扬诚信理念,唱…  相似文献   

19.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学术诚信作用的认识能力较弱,对学习中的不诚实行为缺乏明确的辨别能力,各种违反学术诚信的现象十分严重。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高校要尽快形成完善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积极营造学术诚信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20.
道德诚信是为人之本、社会之本,而法律诚信是立法之本、执法之本。在大学生诚信人格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相结合。目前,有的大学生在人格诚信方面还是存在如缴费、助学信贷、遵纪守法、提供个人信息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这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的客观原因。因此,培养大学生人格诚信必须明确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主体,与时俱进地增加教育内容,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