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贺龙识字     
《湘潮》1985,(4)
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暴动成功,宋庆龄同志发表宣言,贺龙听了觉得这个宣言很好,要战友周逸群再念三遍给他听。贺龙听后对周说;“我俩人比比看,看谁能把这个宣言背诵出来!”贺龙先背,背得一字不差;周接着背,不能完全背出。贺龙笑说道:“到底知识分子不如大老粗啊!”周逸群口里没说,心里却想: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可惜识字不多,不能读书吸收更多的知识;如果能够读书识字,前途不可限量啊!于是,周便乘机向贺龙讲读书识字的道理,说:“别人念着你听,你能背得出,这固然很好;但是,假如这个念给你听的人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时期.有许多革命志士仁人,来到洪湖西岸的监利开展武装斗争。最著名的革命英杰有邓中夏、贺龙、周逸群、关向应、段德吕、鲁易、柳直荀、许光达等20多人。其中贺龙、周逸群、鲁易三人之间革命关系鲜为人知。贺龙的入党介绍人是周逸群,周逸群的入党介绍人是鲁易。他们受党的派遣,先后都来到了监利,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了两枚珍贵的狮钮印章,印章的主人一是海涛(即周逸群),一为贺龙。这两枚印章是他们在1928年初领导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开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时,下达战斗命令、签发文件布告用过的,可谓稀世文物。当时,周逸群、贺龙离开石首县时,与敌人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这两枚印章不幸遗失。  相似文献   

4.
60年前,当湘鄂西的各级苏维埃政府还刚刚着手建立的时候,贺龙、周逸群等根据地领导人就十分重视苏维埃自身的健全问题。什么是健全呢?周逸群解释说:“这就是苏维埃自身的建设,如清除官僚主义,打击贪污腐化等。”可以看出,所谓建立一个健全的苏维埃政府就是廉政建设。对于廉政,湘鄂西领导人把它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周逸群曾  相似文献   

5.
千里金波的洪湖,涌现出一大批灿若星汉的英雄豪杰。他们在中国革命的长河中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当洪湖人民缅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时,不会忘记周逸群、贺龙的亲密战友、湘鄂西苏区和红三军的卓越领导人万涛同志。  相似文献   

6.
贺龙三哭     
贺龙元帅乃“有泪不轻弹”之人,他的亲人甚至他的姐姐贺英被敌人杀害时,他都没有落泪,可是,在1946年的一年中,他却屡次伤感。 一哭卢冬生 中共党员卢冬生,湖南湘潭人,1925年到湘军当兵,后参加北伐、“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初随贺龙、周逸群由上海赴湘鄂西,  相似文献   

7.
千里金波的洪湖,涌现出一大批灿若星汉的英雄豪杰。他们在中国革命的长河中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当洪湖人民缅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时,不会忘记周逸群、贺龙的亲密战友、湘鄂西苏区和红三军的卓越领导人万涛同志。  相似文献   

8.
收 买 北伐的军歌还在武汉三镇的上空回荡,蒋介石已经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贺龙对他的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周逸群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蒋介石屠杀工农,是个王八蛋!”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组成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他对政府秘书长李仲公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湘西有条龙你知道吗?他现在在武汉。你把他拉过来,我给他一个军长,一个江西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9.
<正>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湖北省洪湖市城区西南郊,1978年10月始建,占地面积606亩。纪念馆雄伟肃穆,主体建筑有贺龙元帅铜像、四柱牌坊、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馆、革命烈士馆、革命烈士纪念墙、将军墓等。以洪湖苏区为重点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由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洪湖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苏区军民经过英勇的斗争建立起来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它在中国革命史上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85,(1)
1月上旬中央同意了贺龙的要求,由周恩来找他和周逸群谈话,任命他们组成湘西北特委,前往湘西北发动群众,建立工农革命军,开展武装斗争。特委委员有贺龙、周逸群、柳克明、徐特立等,郭亮为书记。1月10日左右偕周逸群、卢冬生、张  相似文献   

11.
贺龙的礼物     
正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人带出一个军1916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拉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在大革命期间,贺龙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在北伐军中工作的周逸群,奉中共中央之命带领一个宣传队,到贺龙的队伍中工作。贺龙知道后,主动找周逸群要求参加共产党和改造  相似文献   

12.
一位是总指挥,一位是前委书记,南昌起义将贺龙和周恩来的命运系在了一起。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他们出生入死,并肩战斗。他们的交往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走过了和平时代的坎坷,其情可感天地,其谊可泣鬼神,他们之间的莫逆之交堪称一座不朽丰碑!南昌起义,两人的命运拴在了一起1927年7月初。一天傍晚。武昌。周恩来在二十军党代表周逸群的陪同下,来到贺龙的驻地。贺龙握着周恩来的手,热情地说:“你的大名,我早就晓得。逸群对你钦佩得很呢。如今见面胜似闻名噗。”“疾风知劲草,我们对你是很钦佩的。”周恩来高兴地应答道。“钦…  相似文献   

13.
对周逸群的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东红色文化的切入点和铜仁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前人对周逸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逸群的革命理论、与贺龙及南昌起义的关系、与湘鄂西苏区根据地和红二、红六军团建设几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学术史的梳理、独立性的思考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方面见诸的文章还不多。未来的研究中,总结周逸群研究的理论体系、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还要深入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14.
1946年秋天,贺龙住在晋西北的蔡家崖。一天下午,他刚从前线归来,秘书告诉他晚上县城大戏台演出《血泪仇》,问他去不去看。贺龙很喜欢看戏,他只知道县城西关操场上有个土堆戏台,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大戏台”,便惊奇地问道:“什么大戏台?”秘书告诉他是新建的,在县城中心。贺龙决心去看看。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1,(1):56
1946年秋天,贺龙住在晋西北的蔡家崖。一天下午,他刚从前线归来,秘书告诉他晚上县城大戏台演出《血泪仇》,问他去不去看。贺龙很喜欢看戏,他只知道县城西关操场上有个土堆戏台,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大戏台”,便惊奇地问道:“什么大戏台?”,秘书告诉他是新建的,在县城中心。贺龙决定去看看。 吃过晚饭,贺龙骑着马出发了,只20分钟就到达大戏台前。贺龙坐在第一排,对台上的设置看  相似文献   

16.
《红岩春秋》2008,(6):81-82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全国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与鄂豫皖、湘鄂赣根据地互为犄角,守望相助,唇齿相依,相互策应配合,对全国革命斗争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1928年和1933年,是贺龙元帅在革命战争年代最为艰难的两个年头。1928年,贺龙领导的红四军历经三起三落,仅剩91人、72支枪;1933年,贺龙率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到湘鄂边区,1.5万的部队锐减至3000余人。在这两个困难关头,贺龙的目光都投向了一个叫"黑洞"的深山小镇——因神兵暴动而闻名于湘鄂川黔4省边区的"神兵窝"。他采取灵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孟东 《湘潮》2005,(3):16-21
贺龙第一次见到周逸群就 说:我早就想交你这个朋友了!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1926年7 月,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 号召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 的统治,争取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 利。贺龙很快响应,率部由黔入湘,任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兼湘西 镇守使  相似文献   

19.
七十五年前的三月1923年3月3日,共产国际发出告中国铁路工人书,这是共产国际就二七惨案发表的宣言。宣言指出,中国京汉铁路工人通过最近的罢工斗争和牺牲,已经同各国为反对剥削者而斗争的无产阶段联合起来了,中国工人阶级已经进入了共产国际的战斗行列。七十年前的三月1928年3月,周逸群、贺龙从洪湖地区到达湘西北的桑植地区。贺龙根据湘西北特委的决定,集中其亲属和旧部下所掌握的武装约3000人,组成工农革命  相似文献   

20.
“王胡子”为我们治冻疮周伯林(口述)罗永常(整理)1934年冬,贺龙指挥红二、六军团取得了浯溪河大捷后,驻防桃源、陬市一带筹粮护红。我那几天在县城卖辣椒壳,听说红军与别的军队不一样,专为穷人撑腰,所以也赶去报名。招兵的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报告长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