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个重要转变,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平衡机制”的政治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判断的结果。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这个新阶段称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矛盾凸显期”,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大智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从哲学高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要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谐统一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姜明 《奋斗》2005,(9):12-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崭新课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基层组织去承载,只有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为此,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加快构建和谐社区步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面对社会发展一系列新的趋势和新的挑战,浙江应以强化制度建设为主线,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抓手,以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社会组织自主运行和基层自治建设为重点,有效制定和执行各项社会发展政策,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提升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邵睿瑶 《世纪桥》2008,(4):34-35
当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存在许多不完善方面,不利于加快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必须探讨深化改革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措施,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深化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设,探索政府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新的模式,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创建坚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专门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中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文章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大势的基本勾画,特别是以浙江经验为生动个案,对我们究竟该怎样来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培育与国家公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最基础性要件所在。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6,(12):18-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新世纪新阶段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而全会通过的《决定》,则更是党执政以来第—个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宋长生 《奋斗》2007,(6):8-9
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我们必须坚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这“五大建设”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灵魂,文化建设是导向,社会建设是保障,党的建设是关键,五个建设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贯穿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钓鱼执法”: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成为社会矛盾的化解者,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捍卫者,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有利的助手,而不是社会矛盾的制造者。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其行为方式与执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规范政府行为,约束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滥用的过程。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显现了我国某些领域公共权力的滥用,反映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武安 《新长征》2006,(12):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导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六中全会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将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升到制度化水平上,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由原来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和谐本质上是利益的和谐。“共建共享”把建设与享用统一起来,把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统一起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利益建构模式,其逻辑指向是本质意义的社会和谐,其逻辑展开就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生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内心的和谐,是和谐的最高境界。唯有人人内心和谐,方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怎样实现内心和谐呢?  相似文献   

15.
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文化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并深刻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构建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机关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机关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红线”.从九个方面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昭示着我国正处在一个和谐提升、历史跨越的极为重要时期。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全会为我们精心设计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印刻在13亿中国各族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8.
“社会开放”是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结合,是经济开放、政治开放、文化开放等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是在一个封闭体系中的自我完善、自我欣赏,而必须是在开放、有序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构建。树立“社会开放”的新观念,有利于我们真正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以制度机制保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马凤桐 《新长征》2011,(6):58-59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历史文化和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