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唯物史观在生态领域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在生态环境问题El益突出的今天,正确认识和评价并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循环经济理念符合发展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在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评介、生态价值观、方法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争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等。这些争论反映了国内学者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李佳音 《新东方》2015,(2):29-3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从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才能超越西方生态文明话语霸权,建立以维系中国发展权和环境权为指向的生态文明理论,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搞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阙愚 《人民论坛》2020,(1):84-85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型的绿色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和解决生态危机途径方面具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批判对象、批判目标、批判立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新时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作用,提供更具指导价值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简述生态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毅 《中国发展》2007,7(2):36-39
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李霞 《人民论坛》2013,(2):222-223
英国学者乔纳森·休斯的《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作品。休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相关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能够分析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从而进一步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一新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深刻蕴涵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态。本文首次提出了创建中国特色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命题,并初步论述了它的理论框架与基本内容。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佩珀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理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论证了现代社会出现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生产方式,明确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主张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相结合,构建以社会正义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他的思想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发掘和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并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新的生态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以及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对于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分析的过程中所阐明的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都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立平  徐春艳 《求索》2013,(9):239-241
作为当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代表着不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倾向.他们在唯物主义与生态的关系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由于两人在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时目的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路向.最终提出了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对立和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显现出普遍与长远的意义。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旨在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丁立磊  郝亚飞 《前沿》2011,(12):193-19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分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出引起生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对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实现人与自热和谐相处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使社会实现持续的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从而实现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前国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积极主动介入新型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科学认知和完整把握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方法以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具有整体性向度的生态人(生态—经济人、生态—政治人、生态—文化人、生态—社会人),促进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目标导向作用、方法论意义和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包含深远的生态意蕴,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目标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视野、群众立场、实践观点、辩证方法和未来向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在于建立空间相对有限的自然观、重视对资本生态负效应的规避和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欣广 《桂海论丛》2011,27(3):6-10,135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其研究视角为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成为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从七个方面来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践要求:领会、贯彻国家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方针路线;分析生态取向发展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确立发展目标;构建管理系统;培育社会机制;传播思想理念;倡导新型个人行为。以人为本、生态约束、追求和谐、社会调节、崇尚知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特点。  相似文献   

18.
娄菲菲 《传承》2013,(4):82-8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的成果,这种结合并非简单地将两者观点糅合在一起,而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即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辨证运动,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骆清 《传承》2014,(4):74-75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阐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则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主要有三个批判对象:本性上反自然、反生态的资本主义;缺乏明晰生态维度、需要重新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生态失衡问题的苏东式社会主义。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辩证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苏东式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