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志轶 《理论月刊》2007,(1):110-112
自然人股东死亡后,曾有法院判决可以继承财产,但不能继承股东身份。《公司法》第76条却采用“继承股东资格”字样,其本意是既保护继承人的继承权,也保护有限公司的人合性。然而,股东资格不是《继承法》上财产,不可继承。面对继承法律冲突,与其诉请法官司法救济,不如上书请求全国人大修订立法。  相似文献   

2.
股东查阅权是股东了解公司信息的重要权利.我国现行公司法相关规范存在缺陷,判断查阅权主体资格标准应以向公司出资的实质要件为准;查阅权客体一般釆非限制规范,可从统一法律规定、明确概念含义、补充相关规范等方面进行完善;应从查阅时间、地点、代理、复制、保管等方面对查阅权行使方式进行明确和具体化;在客观性条件限制逐渐放宽及主观性条件限制更加具体的各国立法趋势下,我国公司法对客观性条件限制可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立法例,设置一基本原則并明确一定的具体情形作补充,主观性条件限制则应采取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及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則.  相似文献   

3.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股东 有限责任的例外适用和有益补充。世 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对此都有较完善 的规定。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这一法理在我国立法中还不十分成熟。 因而,在实践当中出现了许多法律漏 洞。如何在保护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 前提下克服其所带来的弊端,适用公 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娟 《前沿》2005,(1):124-127
有限责任公司是时代的选择 ,它的出现满足了资本流转的需求 ,降低了公司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成本。其制度设计的目标在于合理分配风险 ,以实现股东、债权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在滥用公司法人格成风 ,逃避债务有理的现实中 ,这一平衡往往被公司法人格的滥用所打破。构建完整的、有效的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13,(29):62-62
编辑同志: 肖某、刘某和关某出资设立了鑫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均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未作出特别约定。公司成立后,运营正常,但一直未向股东分配红利,股东肖某以未分配年度股东红利为由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鑫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支付年度股东红利。请问,肖某的请求能否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6.
隐名股东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我国《公司法》对隐名股东问题并未明确规定。从隐名股东的涵义出发,探讨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对隐名股东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对我国公司法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控制股东科以诚信义务是西方国家保护少数股东利益的重要手段。文章论述了控制股东履行诚信义务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和救济制度 ,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律的相关规定 ,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于制约公司管理层滥用其管理权,平衡股东与董事之间的权利,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法律一直未明确确立这一制度,只是在司法实践中依公平原则受理和判处了几例派生诉讼案件.本文论述了派生诉讼的概念、性质和提起诉讼的前提条件,提出了一些在我国建立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9.
冯文杰 《新东方》2006,(3):45-47
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法律界人士关注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05年10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公司法》由原《公司法》的230条减少为219条,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法律制度,更好地保障了投资者、经营者及劳动者等各方面的法律关系,此次新法的出台更是众多中小股东期盼已久的,这次修订将成为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改革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一、注册资本金额、缴纳方式及股东出资范围的调整原《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  相似文献   

10.
股东协议是设立公司的股东之间约定投资项目、投资方式、收益分配、公司人事任命、商业风险及亏损负担、经营管理方式、清算和终止公司等项股东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股东协议早已被我国立法所采纳,在1979年我国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多处规定了合营协议、合同,如在第二条规定了中央政府依法保护协议、合同、章程中的投资以及股东权益;第三条规定了合营协议、合同、章程的审批和合营企业的登记;第四条规定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我国立法上第一次使用“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概念,说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当时实际上起着《公司法》的作用。1988年4月13日公布施行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更是把台作台同作为合作企业成立必须具  相似文献   

11.
竞业禁止作为保护现代公司企业的重要制度.在我国公司法上和劳动合同法上都做出了明确的立法规定.公司法上的竞业禁止与劳动合同法上的竞业禁止,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度,但是在实践中确有可能存在竞合和冲突的情形.比较这两种不同制度所存在之差异,明晰两者之间的竞合和冲突之情形,对于正确的理解和适用法律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司法实践表明,因股东瑕疵出资引发的纠纷占公司诉讼案件相当大的比例。而我国《公司法》对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的规定过于简单和粗糙,今年新颁布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在此问题上有了很多的进步,但仍有一些理论依据的缺乏和制度安排的不足。本文以该解释(三)为视角,从理论上对瑕疵出资股东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性质和形态及相关重要的特别事项作了展开式的分析和探讨,以求实现理论上的圆满并提供对实践上的帮助,促进立法对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相天起 《前沿》2013,(14):70-71
本文主探讨了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律体系在适用范围方面的相互关系,目前准确的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将外商投资企业法律与公司法做出了比较,探讨了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关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4.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不参加企业年检且查无实处。这些企业被吊照后不清算从而逃避债务的现象十分严重,对经济秩序造成巨大威胁。以深圳市的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结合现行《公司法》和《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1,(4):96-96
张学文在《法商研究》2010年第6期撰文认为,股东协议制度最早出现于美国,现在许多国家的公司法已对其有所规定。股东协议是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对构建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私人秩序,保护少数股东在公司中的合法权益,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宇霞  伊士国 《理论月刊》2006,1(6):101-103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它有利于保护公司、股东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过去的《公司法》并无相关规定,虽然我国刚刚制订通过的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但规定得比较原则、抽象,不利于该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具体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立法,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及公司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廉峰  程益群 《桂海论丛》2002,18(2):28-30
加入WTO后 ,我国原有的公司法中凸现出诸多弊端和缺陷 ,因此 ,如何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要求 ,完善现行公司法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国应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降低设立“门槛” ,实行设立准则主义 ;加强对少数股东权益的保护 ;增设独立董事 ,完善监督机制 ;确立集团公司的法律地位 ;导入经营者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白慧林 《前沿》2009,(7):70-72
保护少数股东的权利是现代公司法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公司法理念认为控股股东仅对其直接侵权行为负责,其间接侵权行为对少数股东的损害不予赔偿,因为该损失与公司的损失无法分离,只要公司的损失得到了赔偿,少数股东的损失自然可以得到弥补。但是,客观上确实存在很多少数股东无法运用现行公司法上的制度安排弥补自身损失的情况。因此,建立控股股东间接侵权行为对少数股东的赔偿制度,有利于充分保障少数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田宏伟 《前沿》2011,(19):90-92
1904年晚清政府制订的《公司律》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公司法规,它的出台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因,新式商人的期待是其产生的意识形态,公司实践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西方先进公司的法规移植为其出台提供了立法范式。总之,在这些动因的促使下,中国历史上首部公司法——《公司律》就这样仓促地出台了。  相似文献   

20.
股东诉讼是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诉讼制度,从而全面启动了以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间接诉讼为基本内容的股东诉讼制度,这对健全股东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应当鼓励股东积极行使诉权,解决好当事人诉讼适格问题、股东间接诉讼的管辖问题、股东直接诉讼中证明责任之分配问题、股东间接诉讼的前置程序和司法审查问题、股东诉讼的费用担保问题等,从而真正实现股东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