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盗罪及其犯罪构成条件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当今海盗犯罪的猖狂和肆虐以及在犯罪主体、犯罪地点、犯罪对象等方面所呈现的新特点,现行国际公约中关于海盗罪构成条件的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打击和惩治此种犯罪的需要的实际,笔者提出应将海盗罪表述为“登上船舶,旨在行窃或进行其他犯罪行为,且有使用武力继续犯罪的任何行为”。  相似文献   

2.
李伯军 《求索》2011,(3):151-153
鉴于索马里海盗的肆虐对国际航运与该区域和平与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合法而有效地打击索马里海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816号决议,该决议授权各国海军进入索马里领海打击海盗。尽管该决议内容一再强调要尊重索马里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并重申不干涉索马里政府的内政,然而,该决议对于不干涉内政原则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界定海上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时,应突破海上恐怖主义犯罪的政治性这一要素,对其作广义上的理解。立法层面上,台湾地区刑法设置了海盗罪、准海盗罪、海盗结合罪及法定刑,值得大陆参考,为切实有效打击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建议在大陆刑法典中增设海盗罪。  相似文献   

4.
军事     
2008年1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近期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欢迎国际社会就打击索马里海盗开展有效合作,支持有关国家根据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派军舰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努力。这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相似文献   

5.
安珊  成宠 《人民公安》2000,(12):4-16
海盗犯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伴随着人类航海史而发展。传统上将在公海上进行抢劫杀人的犯罪称为海盗犯罪,它受到世界各国的痛恨。不论海盗行为发生于何地,任何国家都有权对海盗进行逮捕、起诉和审判,这种习惯作法不断被实践,而且被现代国际公约所确认,成为国际法普遍管辖权的典范。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猖獗于东南亚的现代国际海盗集团开始窥视大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海盗问题,到处散布攻击中国的不实之词。中国警方用行动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海盗犯罪的立场,连续取得了打击海盗犯罪的胜利,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  相似文献   

6.
进行国际合作打击海盗(piracy)行为是国际法中历史非常悠久的问题。自有海上交通和贸易后就出现了海盗行为。海盗最猖獗的时代是在资本主义前夕的原始积累时期。当时后起的殖民地国家,如荷兰、法国、英国等,把海盗抢劫当做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海盗活动最猖獗的地区是加勒比海地区。英国的一些著名海盗,如德雷克,因其抢劫有功还受到英国官方嘉奖。但进入17世纪中叶后,海盗对国际海上运输事业的危害及对公海秩序的破坏,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法上出现了海盗是“违反人类的罪行者”的主张。自此,国际法上的海盗…  相似文献   

7.
洗钱犯罪作为一种国际犯罪,已被列入21世纪十大犯罪之首。利用互联网支付系统进行洗钱犯罪是洗钱犯罪的新手段。因此,以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视角,认清此种犯罪新手段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国际社会防范打击此种犯罪的有效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来完善中国的防范和打击策略:一是加强反网络洗钱立法,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二是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防范、监测、侦查和打击网络洗钱犯罪;三是建立专门的反网络洗钱机构,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现行刑法增设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但该罪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其立法及前置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必须从刑法理论上加以完善,以满足反腐倡廉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9.
全球拉开新世纪反恐怖“法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号召联合打击恐怖活动。2001年9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1373号决议。该决议要求所有成员国重新考虑各国的反恐怖行动。制订更加全面的打击恐怖主义行动的措施。由此,拉开了新世纪国际社会联手打击恐怖主义的“法网”。  相似文献   

10.
串通投标罪的刑事立法检视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海燕 《公安研究》2008,(10):36-38
近年来,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中的串通投标犯罪呈猖獗之势,严重危害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但串通投标罪刑事立法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打击串通投标犯罪的力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与犯罪形势发展的需要。检视现行《刑法》有关串通投标罪的具体规定,可以看出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缺陷,主要反映在犯罪的主体、犯罪手段、犯罪情节三个方面的规定局限上。根据串通投标罪的刑事立法缺陷,相应地提出扩大犯罪主体范围、扩充犯罪手段外延、明确犯罪情节与后果、提高法定刑、增设新罪名等五项完善立法建言,以期对惩治与防范串通投标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犯罪的概念关于国际犯罪的概念,在国际刑法学界,众说纷纷,单是表述国际犯罪方面的术语就很不一致,如有“国际法上的犯罪”(Crime under international Law)、“违反国际法的犯罪”(Crime against international Law)、“违反各国公共利益的犯罪”(Offenses against the law of nations)、“跨国犯罪”(Transterritory Crime)、“域外犯罪”(Transnanional Crime)、“涉外犯罪”(external crime)等等。有些人为方便起见,不加区分地统称为“国际犯罪”(international Crime),即把战争罪、反人道罪、反和平罪和跨国刑事犯罪甚至和涉外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社会海盗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际社会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海盗犯罪问题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海盗犯罪案件频繁发生,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犯罪手段残忍、肆无忌惮,又形成集团化、组织化、国际化的态势,给世界贸易和海上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国际社会现已充分认识到海盗犯罪的危害,正联手行动起来,增加警力,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近日,记者就打击国际海盗犯罪问题采访了公安部刑侦局负责打击海盗犯罪的傅政华副局长。傅副局长说,海盗犯罪是一种历史比较久远的犯罪,它从一开始就带有国际性的色彩。近些年,海盗犯罪进一步发展,形成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分工明确的跨国的犯罪集团。海盗集团在对船只、货物的处理案前已作出安排,对船只实施抢劫后,按照货物和船只的情况,更改船名、制作假的船舶证书资料,联系船舶买主、货物买主、以伪造的证件办理报送手续、购销合同、货物代理,一切都顺理成章,且利益丰厚,一夜之间就可牟取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元。船只航行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上…  相似文献   

14.
罗森 《公安学刊》2014,(6):50-54
假药犯罪使我国药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虽然明确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假药的定义不明确、忽视了其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对构成要件中行为方式的规定过于狭窄等。要全面科学地明确假药的定义,建议将该罪设置在刑法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扩大其行为方式的范围,从而更好地打击假药犯罪活动,保护公众生命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15.
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和海盗犯罪在实体上尽管有着相同的一面,但从犯罪学和国际法两个层面考察可知,两者应是不同类型的犯罪.然而,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和海盗犯罪实体特征的差别不应影响对两者在某些方面的统一规制.基于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和海盗犯罪都是人类公敌这一基本前提和基于这一基本前提所衍生出的两者的共同社会属性,对于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可...  相似文献   

16.
迟德强 《求索》2007,(6):91-93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威胁,打击和惩治恐怖主义是各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重中之重。打击恐怖主义须依法进行,但有关恐怖主义的定义至今各国尚未达成一致。本文介绍了有关恐怖主义的界定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法体系,认为打击和惩治恐怖主义应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雇佣军在近代以前是合法行为,白欧洲民族国家对军事体制进行改革废除雇佣军制度后,雇佣军活动逐渐被国际社会认为为非法.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制订的条约、国际组织通过的决议以及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促进了雇佣军犯罪化的习惯国际法的形成.对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私营军事公司,雇佣军犯罪化的习惯国际法具有规制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3月6日至11日,公安部派我和交通部、边防局、广东省公安厅、江苏省公安厅等单位的五位同志赴新加坡,参加东南亚沿海诸国“东京海盗对策国际会议”的预备会议。“东京海盗对策国际会议”是针对近几年东南亚海域海盗犯罪突出,为加强打击海盗犯罪的国际和区域合作,在1999年11月于马尼拉召开的“东盟首脑会议”上由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提议的。该提议得到了与会各国首脑的认同,准备由日本海事组织筹措召开。东京正式会议召开之前,海上保安厅和海运局分别在新加坡和东京召开两次准备会议,为东京正式签署“东京宣言”实质性条…  相似文献   

19.
安理会出具的决议既体现了《联合国宪章》赋予的"促进功能"和"执行功能",也不乏"造法功能"。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法律性质问题,目前仍然未有统一的认定。但事实上,安理会决议具有法律拘束力。这种拘束力来源于《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安理会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安理会决议还会对其他国际法主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卢月 《人民论坛》2014,(6):245-247
安理会出具的决议既体现了《联合国宪章》赋予的“促进功能”和“执行功能”,也不乏“造法功能”。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法律性质问题,目前仍然未有统一的认定。但事实上,安理会决议具有法律拘束力。这种拘束力来源于《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安理会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安理会决议还会对其他国际法主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