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我家的经不难念,我有一个幸福的三口小家,也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和丈夫都在团场企业工作,哥嫂弟媳干个体,公婆退休后和我同住一幢楼,多年来,我们一家用相互间的理解和关爱相伴着走过了一个个春秋……我和丈夫结婚后同在轧花厂工作,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电工,而我是厂里唯一的一名女修理工。1998年,我通过考试竞聘上政工干事岗位,没多久又兼任统计、出纳,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孩子小,丈夫默默承担  相似文献   

2.
我叫姜月兰,是六师一0一团六连职工。2008年9月6日午夜12点,我丈夫在帮连队运送西红柿的途中出了车祸,医院全力抢救也没留住他的生命,撂下我和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当时两个孩子读高三,一个孩子读高二,大女儿还有先天性的腰部残疾。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痛不欲生,望着三个痛失父亲的孩子,想想往后的生计,我可怎么过呀?地我一个女人家是种不了了,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从哪儿来呀?一想到这些和刚失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师七团十三连,提起周承秋,人人赞不绝口,因为周承秋的不离不弃,才有了丈夫吴俊奇的生命和幸福生活。周承秋的丈夫吴俊奇比自己大十几岁,因丈夫善良本分而又孝顺能干,所以婚后夫妻俩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婚后育有一子,孩子也是懂事聪明、尊老爱幼。早在丈夫身体健康的时候,周承秋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家中的大小事都是有丈夫操心,丈夫就是周承秋生活的保护伞。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  相似文献   

4.
张霞 《兵团工运》2020,(1):32-32
人世间,唯有亲情是永恒不变的。可是,有一种情,在兵团,比亲情还亲,它叫"亲戚"。柯尔克孜族大妈一家是我第一个少数民族亲戚。30多年前,那个情景让我至今难忘。时光机把我拉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时,我家邻居是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阿姨丈夫早年去世了,她带着几个孩子艰难生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3):106-107
【求助记录】我家的宝宝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看,给惯得走不像话了,在家里几乎说一不二、随心所欲。再这样下去,将来就不好办了。我和丈夫商量,把孩子接到身边自己来带。眼下,最重要的是为其立规矩,改棹已经形成的毛病。请“三T公司”的儿童教育专家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6.
我是2004年经人介绍从重庆带着15岁的女儿到十二团二十二连和有三个孩子的陆德富结婚的,婚后,我们彼此找到了依靠,生活得幸福,子女们孝顺.我们这一大家子,不但我们自己满意,就连邻里乡亲都羡慕.回想我和现任丈夫经营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确实不容易,但也确实又太容易,彼此之间无私地付出,让我和老陆之间,我们两口和孩子之间,双方的孩子之间,到处都充满了爱.  相似文献   

7.
正"今后,你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找我,也可以打电话联系。"这是8月20日农一师八团五连工会主席与联系对象师美兰的对话。师美兰是八团五连的一名承包职工,家有4口人,今年孩子上高三,由于家庭缺乏生产经验和技术,2011年,她和丈夫承包的40亩棉花,总产只有10697公斤,年收入只有15973元。眼看学校就要开学了,孩子的学费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美兰一家。于是她找连工会主席帮她想办法。工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8月,二师三十团园林五连温黎刚和杨秀珍喜得贵子,而且还是三胞胎,这令一家人欣喜不已。三个儿子成了温黎刚的精神支柱,他拼命干活,要给妻子和儿子更加美好的生活。三个孩子,白白嫩嫩,人见人爱。一年多过去了,就在全家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时,杨秀珍发现三胞胎有些不一样。"邻居家同岁的孩子早都已经学会走路了,可我家三胞胎都不会。我当时以为,三个孩子可能在行走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恭喜儿子考上了大学,好好学,将来报答父母,报效国家,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在第三轮"结亲周"期间,我和二师二二三团农四连结对亲戚土家族滕明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庆祝孩子考上了大学,并聊着团场这几年发生的一些变化。"自从连队干部来我家‘结亲戚’以后,我家变化大得很呢,特别是今年,我家是喜事连连,乘着这个机会,给大家说说家里的这三件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没有工会,就没有我家的幸福生活编辑同志:我叫黄志荣,是农八师一二一团十九连的一名职工。这几年,如果没有连队工会对我家的关心和帮助,就没有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2003年,我的妻子刘秀珍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由于长期吃药治疗,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笔外债。正当我为妻子的医药费发愁时,连队工会及时组织连队干部职工为我家捐款,还为我妻子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了解决我家的实际困难,今年开春,在工会的推荐下,我的儿子黄海军被安排到连队的滴灌管理员的岗位上。2005年5月,我妻子又患上了糖尿病,急需住院治疗。工会得…  相似文献   

11.
正每次看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赞美词语,也看到"教书育人"颂歌,好像是给我一生的总结:都是在说培养人是一件长久不容易的事。而我就是从事这个事业。作为一名普通的四团中学教师,我坚信这样一个教育理念,那就是:教孩子其实就是给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美好的未来。曾几何时,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就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好感。那时我家住在第一师四团十八连,距离团部42公里,连队有所小学校,七十年代,我在那上完了小学和初中。那时候,父母忙着农业学大寨,开荒造田,好像没多少时间管我  相似文献   

12.
七师一二九团四连职工莫杨梅七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前夫王回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两次将王回乡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手将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她用别样的爱为前夫和孩子支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1988年,19岁的湘妹子莫杨梅随着新婚的丈夫王回乡和婆婆一起来到了新疆,在一二九团四连安家落户,成为了兵团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刚参加土地承包时,团场的大农业生产对于这个湘妹子来说的确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但是倔强的莫杨梅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坚信,只要自己和丈夫齐心协力,通过辛勤努力,小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相似文献   

13.
6月3日,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工会办公室,女职工邓侠紧拉着连工会主席的手感激地说;"谢谢!谢谢咱连工会,要是没有连队工会和工会干部,我真不知道咋办?"该连职工邓侠,是困难户,果园因受灾年年亏损,两个孩子在上学,丈夫程新龙又于2005年3月患直肠癌,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连工会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为其办理了低保,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总是喜欢把女人比喻成花儿,农二师三十团双丰镇的女人们就像花儿一样绽放着别样的美丽风采。"和谐家庭"幸福花—尚新革尚新革是三十团园林一连的一名政工干事。她和现在的丈夫节新国都是再婚,各带有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5.
1965年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潘传香,随丈夫转业到农十师一八八团九连工作. 1971年初,潘传香满怀喜悦地生下第三个孩子,取名叫袁永江.可是在他快半岁的时候,潘传香发现他好象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会说话,不知道吃饭,反应迟钝,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还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为了给老三袁永江治病她与丈夫到处求医,找偏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不见好转.从那以后潘传香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6.
提起二师三十三团加工总厂的职工刘翠英,同事和街坊邻居们都会赞不绝口。她孝敬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受到大家的好评。今年47岁的刘翠英,曾经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能干,女儿乖巧听话,公婆能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确实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女儿16岁时,丈夫在意外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一  相似文献   

17.
"是工会让我重新包上了土地,并为我申请贷款,引导我发展庭院养殖,才使得我家过上了好日子。"7月20日,农二师三十三团农民工赵云芳高兴地说。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团工会将在该团务工的所有农民工吸收为工会会员,为农民工发放了工会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周华和丈夫从"天府之国"四川,来到农一师八团机耕队,承包了棉花71亩,年收入虽有1万元左右,但是家里有两个孩子,一家4口人,日子仍过得很艰难。她和丈夫左思右想,决定实行多种经营,发展养猪。万事开头难,要发展,一是缺资金,二是没技术。没有资金,她依靠自己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丈夫自2007年外出打工至今毫无音讯。我带着5岁的女儿独自生活。在这期间,我丈夫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非常辛苦。请问,在我丈夫不在的情况下,我能够到法院申请离婚吗?  相似文献   

20.
在农九师一六八团一连的土地上,勤劳的妇女用行动撑起了半边天,成为连队生产中的骨干力量。 方玲江,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握着方向盘,在连队的黑土地上纵横自如,多次被团评为“三八红旗手”。1993年,方玲江家买了一台铁牛55,看着丈夫一人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