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利益是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偏离了公共利益的非常态利益。政府利益是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只要公共政策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利益对公共利益的侵蚀就是一种永远的威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政府利益最直接的原因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机制缺陷,为政府利益的介入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需要面对的困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一个十分重要和突出位置,未来5年将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也就是说,为了遏制当前过高的房价,为了解决国内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政府在未来五年里,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2011年建设1000万套,2012年建设1000万套,2013-2015三年建设1600万套,即在未来的5年里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3.
张晓峰 《学习论坛》2007,23(7):44-47
公共政策行为是一种政府行为,公众对政策满意就意味着对政府工作的肯定,政策是衡量政府称职与否的标志。这就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特权,政府官员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政治行为,是政府意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失灵是指公共政策未能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或加剧了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失灵是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超过了市场失灵本身会导致的效率损失。从政策系统、政府角度以及市场角度三方面分析,公共政策失灵不能完全等同于政府失灵。在区分二者时,一方面要看到其他的力量对公共政策失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的失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国家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监管体制存在着如资金、用地落实不到位、房屋质量不达标、分配过程不公正、退出环节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为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监管体制,必须完善保障房法律法规、设立保障房管理机构、建立保障房配套监管制度、提高保障房监管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公共政策与社会公平正义紧密联系,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国家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居于主导地位,政府存在的自身利益或部门利益会对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产生负面影响,了解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保证公共政策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杨芳 《学习月刊》2009,(4):9-10
政策执行是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和唯一途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指地方政府达成既定公共政策目标的能力与力度。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政权的巩固以及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力。这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在实际政策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即使在政策制定正确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针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要优化执行主体;二要培育执行客体;三要完善制度;四要健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我四政府住房保障责任及城镇住房政策的调整经历了不可持续的全面责任型、全面责任型向雏生型转折、雏生型、从雏生型向社会型转轨等四个阶段.在雏生型公共住房制度下,政府职能转变被简单地等同于政府退出,市场化的过程变成了政府推卸社会责任和逐步减弱公共投入的过程,这是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缺失的根本原因;而各方利益的博彝、福利传递监管机制不健全及基础性法律缺位也导致了住房政策的整体失效与价值的内在分离.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但在现实运行中,公共政策却由于政策主体自利化、价值取向两难化、问题认定偏差化和推行手段异化而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如何对公共政策进行矫正以促使其公共性回归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县级政府承担着执行公共政策的重任,在公共政策执行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面对政策质量、利益干扰、体制束缚、行政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困境,必须要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寻求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2.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是对政府危机管理的一大考验,也是对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创新的一大推动。危机来临时,作为处理危机主导的政府需要制定出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公共政策,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出对付危机的巨大能量。政府制定及时有效的公共政策,既要遵循既定的政策制定程序和模式,又要考虑到危机的特性,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更加侧重于操作层面并且涉及区域利益竞争,这就决定了公众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目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还受到传统政治文化、公众政治参与素质、制度保障、行政主体观念以及公众参与途径有限等因素的不利影响。要通过克服传统政治文化负面影响、培育现代民主政治思想与公民社会、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行政观念、重估公众参与价值、拓展公众参与路径等措施,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效果,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吴宁  陈卫华 《学习月刊》2011,(23):43-4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乡居民的住房面积得到提高.居民住房的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把普通居民推向商品房市场后.没有随之建立起一个可以让老百姓买得起房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创新及其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荣 《理论文萃》2005,(4):24-3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与时俱进,是以新视角看待新情况,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创新不仅是东方的问题,也是西方的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不仅是今天的问题,也是明天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过“创新”。在他看来,“创新”就是突破一种僵化均衡进而寻找另一种新均衡的过程。“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形:第一,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晨 《学习论坛》2007,23(8):55-57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完善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必须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隆辉 《学习论坛》2006,(11):47-50
公民参与是地方政府实现良好治理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行政民主化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两方面的内在要求。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地方治理理论则为深化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8.
城市贫困家庭普遍存在着住房难的问题,其原因是城市贫困家庭的收入低和市场房屋价格的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相关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家庭的住房困境,因为,住房公积金政策完全将城市贫困家庭排除在外;住房贷款政策也完全将城市贫困家庭排除在外;而经济适用房政策也大都把城市贫困家庭排除在相关政策之外.因此,要解决城市贫困家庭住房问题必须做到:政府要高度重视,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完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杰 《世纪桥》2009,(17):66-68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政策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本文在分析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做的权威性分配.本文拟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增强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提高执行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