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回顾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中央集权型"统收统支"体制--行政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分权型"分税制"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三个大的阶段,而每次改革的核心问题则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关系,在李先念改革财政体制思想中多有涉及.笔者谨以时间为序,对李先念的这一思想进行一定的梳理论证,并结合现时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虽然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僵化格局,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却存在着行为失范的问题:把追求本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经济行为短视,保护主义盛行;"灵活"地对待中央政策.这种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制度性约束的缺乏;自身利益是各地方政府的出发点.因此,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中央权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加强各方的信息沟通,实现博弈结果的最优化;完善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加强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行的是适合本国国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但在其具体实现形式上所采取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却存在着种种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所作的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的状况已有较大改观。但传统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根除,同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监督乏力和地方主义膨胀,中央与地方职责权限划分不科学、不具体,且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等等,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乡村关系失调的病因根源于宏观体制,压力型行政体制、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制度、党政关系、立法与司法体制等宏观体制中存在的困境是乡村关系失调的病灶。  相似文献   

5.
通常说来,1961年底,中国已经走出三年经济困难的危机.但事实上,经济形势依然很严峻,粮食极缺,各种物资都很不足.与此相关的,中央感到,调整工作遇到很大阻力,不少地方严重存在着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的本位主义、分散主义,如在粮食征购问题上,中央开了两次会都难以落实.邓小平焦急地说:"这样的日子怎么过?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有希望."  相似文献   

6.
郭蕾 《探索》2013,(1):58-64,90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一元利益框架已被逐渐突破,社会多元利益的格局正悄然形成.在多元利益的宏观背景下,地方各种利益主体地位凸显,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通过立法等形式进行扩权,为其在政策、资源、项目、人才等方面与中央政府激烈竞争提供合法的外衣,这是中央与地方争议变迁的根本所在.中央与地方争议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迫切要求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有新的解决思路.解决中央与地方的争议,不能就事论事,而是需要一套系统思维.具体说来,就是以中央与地方的法律分权为基础,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争议解决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促进中央与地方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而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城市环境治理根源于中国特色的客观情境。在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双重使命驱动下,在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巨大压力并存、多种城市环境治理问题叠加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道路特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元治理主体,党政共同负责与"治理联盟"的政策执行系统,政治、财政、道德三重激励机制以及地方人大、政协监督和中央环保督察的约束机制,大大消解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模糊性、冲突性和"象征主义"。尽管这种多层复合治理模式在实践中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但这种模式已取得的初步成效可以为其他国家的城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经历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与再调整三个阶段的演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切实加强党的权力监督、坚决防止权力腐败是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进一步解决党的权力监督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权力监督,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完善权力监督领导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实现权力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3、从改革开放的认识高度出发,把握对以后改革直接发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上海在改革过程中首先碰到的主要问题有:体制问题、经济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发展速度问题等。(1)体制的几经变化体制,涉及到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上海在这一时期,体制上存在中央与地方、党与政以及基层党组织的隶属等一些重要的关系问题,这些体制问题直接关系着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在统一财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对于当时集中全国有限的财力、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