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深刻地影响着罪犯的教育矫治。伴随着变革的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有些服刑人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因犯罪服刑,而导致家庭“因罪致贫”,造成家庭生活出现困难,未成年子女辍、失学,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日益突出。救助帮扶贫困服刑人员家庭及其未成年子女,不仅仅是全社会的义务,也是监狱部门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谭晓慧 《法制与社会》2014,(16):291-2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犯罪率的逐年增多。相应地,罪犯子女,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数量也在增加,他们的救助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现状、主要面临问题及救助对策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探讨,以社会工作为视角为这些边缘群体的救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指父母服刑后留下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近年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现状及救助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据统计,截止到2005底,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名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近46万人,占押犯总数的30%左右,监狱服刑罪犯的未成年子女总数逾60万人①。这些孩子的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处在服刑状态,难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必要的监护。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由于缺少父母的必要监护以及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其现状令人堪忧。分析这些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4.
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受犯罪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社会支持不仅是一个社会救助或者预防犯罪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正公平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采取系统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就他们的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国家监护制度、注重基层组织、推动监狱、劳教场所开展工作、建立社会关爱体系和实践多种救助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狱学刊》2010,(1):84-87
在我国罪犯群体中,农村服刑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他们的婚姻状况堪忧,家庭普遍困难,其配偶和子女承受不同程度的歧视,子女失学情况比较严重,土地承包权部分被取消,少数服刑人员的财产继承权被剥夺。对此,在农村应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观,增强农民的家庭责任感,牢记夫妻间的义务。国家要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存状况,以稳定农民的婚姻和家庭。要将农村特困家庭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国家和社会要救助和教育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监狱内要成立服刑人员困难救助基金会,帮助特困服刑人员家庭。要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防止他们的权益因服刑而被非法剥夺。  相似文献   

6.
司法部大型科研项目“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查”是有史以来我国首次对全国范围内的监狱服刑人员耒成年子女基本状况进行的大规模的鞍为系统的调查和理论研究。其目标是了解我国目前服刑人员来成年子女具体数字,了解服刑人员末成年子女的基本生存状况、受教育情况及违法犯罪等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存在法律不完善、政府救助缺位的问题,民间组织太阳村的救助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本身也存在无合法地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设立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基金,将太阳村定位为该基金的执行机构,这样避免尴尬身份的同时,基金的运作有《基金会管理条例》调整,太阳村的运作由基金会章程详细规定,有章可循。针对太阳村的发展还提出引入公益营销理念、发展自营产业稳定经济来源以及合理配置高校的爱心公益资源。  相似文献   

8.
司法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名在押犯中,他们的未成年子女总数已逾60万,其中高达94.8%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不少人走向了流浪、乞讨甚至犯罪的道路(7月4日《中国青年报》)。父母有罪,已经受到法律的惩罚。而子女无辜,不但要经受骨肉分离之苦,更要在父母犯罪的阴影、生活窘困的现实以及缺乏正常家庭教育的环境下长大。关爱和救助这些原本不幸的孩子不仅是一份道义,更是一份责任。仅有5.2%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曾受到过社会救助,司法部调查组提供的这一数据无疑让我们尴尬。在缺…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走访服刑人员的家庭,调查其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发现多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差,承受的社会压力大。这样的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入际交流范围以及应对环境的方式,独立意识强、希望自己尽快成长、渴望亲情是他们应对压力的共同点,但也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女性趋向压抑内化,而近半数男性趋向于采用诸如打架、说谎等具有攻击性的应对方式。同时对他们的教育、干预措施堪忧。这样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处于被监禁状态,使其未成年子女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严酷的现实,表现出自卑,消极,敏感等心理特点。为了让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也能生活在爱和阳光下,需要对他们提供教育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海宁市去年2月份出台了《关于做好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心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起了一个以维护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到今年2月份为止.海宁市已有86名服刑人员的89名未成年子女被纳入到这个工作机制中.占海宁市在监服刑人员总数的20.77%.并且人数还在逐月增加中。  相似文献   

12.
刘红霞 《法学杂志》2016,(4):125-132
据推算,至2015年底,我国监狱服刑人员总数170万,加之审前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判决生效后未及时交付执行处于羁押状态的犯罪人,我国在押服刑人员总数已近200万人.根据在押人员育有子女的比例推算,保守估计我国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早已超过百万.面对如此庞大的相对弱势群体,国家和社会加强援助应当刻不容缓,然而法律法规不尽完善、救助主体过于单一、救助模式简单粗放、救助观念因循守旧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救助工作的开展.因此,我国应当依据宪法、参照国际条约、尽快完善法律法规,积极转变救助理念,大胆拓展救助主体,并争取尽早确立救助主体多元化、以政府集中救助为主导、民间集中救助为补充、大力培育家庭寄养的多元化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存在的对未成年子女利益考虑不够和保护不足及缺乏有效监管与救助问题,尤其是针对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财产的性质界定和保护,抚养费的合理使用、监督与救济,以及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和离婚时抚养等问题现行立法或呈现空白或很不完善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借鉴外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有益规则,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和具体对策,着重强调在完善离婚立法中应最大限度地凸显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以充分体现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4.
对在押服刑人员子女的救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他们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特点是年纪小,缺乏社会阅历,欠缺社会支持,很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由于他们在很小的年纪就经历父母服刑的心理创伤,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形成缺陷的人格,这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加强对在押服刑人员子女的心理救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然而,心理救助往往是不够的,国家与社会需要积极的参与和辅助,才能从内而外的改善在押服刑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的太阳村内,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正在监狱服刑。在太阳村,他们体会到了喜悦与快乐。背景介绍:北京太阳村作为NGO组织,10多年来以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己任,对服刑人员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进行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以及职业培训服务,使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定温馨的大家庭里像其他孩子一样受到保护,得到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离婚诉讼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夏葳在离婚案件中,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的安定。怎样处理好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切实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为社会所关注。1995年我院审结的70件二审离婚案件中,涉及未成年子女...  相似文献   

17.
王毅伟 《中国律师》2010,(10):10-11
中国大约有3.41亿未成年人,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被忽视的,但又是必须予以保护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即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截至2005年底,我国监狱156万名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46万人,占在押犯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广角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3):160-160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六个“学会”,根本出路在于本土化,服刑人员子女的生存状况,高校怎样创办名刊。  相似文献   

19.
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因父母一方或双方的违法犯罪行为,导致过早地承受了来自生活、心灵等不同方面的压力和困难,往往面临着缺少亲人关爱、感情脆弱无依托、家庭环境不和谐等各种现实问题的特殊群体。做好两类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爱帮扶工作,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服刑人员消除顾虑积极改造,有利于帮助两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罪错,致使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在学习、生活、教育等方面受到歧视,有的孩子甚至变得自暴自弃,也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这一现状,江苏省张家港市司法局开展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关爱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