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钧  施九青 《理论学刊》2007,6(11):56-61
中国经济学国际化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方向:西方经济学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影响的扩大。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不是也不能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结果,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取得的。中国经济学只能植根于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绝不应局限于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寻求灵感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刘国光同志《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一文,对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十分流行的一种错误倾向提出了批评,那就是照搬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他指出,“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些经济学家也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学研究工作和经济决策工作中都有渗透。对这个现象我感到忧虑。”[1]在这篇文章中,刘国光同志对西方经济学作了科学的分析。他说,“现代西方经济学也有科学的成分,有反映现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和完善没有任何用处,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首先,西方非正统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同盟军。在西方经济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就被划归为非正统经济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源泉的激进经济学是非正统经济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一、允许和鼓励形成不同的学派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两种不同学派的存在。尽管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不能保证人人都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有人不赞成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崇和信仰西方经济学。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再采用行政命令手段或用大批判方法去“统一”人们的经济思想。而且这两种学派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可以相互借鉴与补充的一面。学术思想和理论认识的分歧,只能通过遵循思想认识规律的途径去处理和解  相似文献   

5.
蔡继明 《学习论坛》2004,(11):10-12
目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的对峙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并未真正得到体现 ;政治经济学的西方化和实用化。要区分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应彻底改革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政治课教学 ;取消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别作为二级学科的设置 ;分设两类专门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6.
韩江波 《唯实》2011,(4):58-6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两者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统一,而是对立统一的。解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歧,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结合之处,可为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董艳梅 《求实》2006,(Z4):271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开设着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理论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讲授的是流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前者在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则被称为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张建君 《探索》2006,(4):183-186
结合刘国光教授经济学新论所涉及的问题,发表几点自己的意见,即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特征和政治行为框架特点;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不能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作“好的市场经济理论”来宣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要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反思经济学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现状的破题之处在于彻底否定整个新自由主义谱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公共经济学在国内悄然兴起,这既是中国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西方公共经济学全球化的结果。当前,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中出现了弱化马克思主义的现象,这对中国公共经济学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公共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经济转型时期这三大特征,决定了今后中国公共经济学的发展需着重解决十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法国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写了一本新书《21世纪资本论》,震撼了陷于大衰退中六年至今难以自拔的西方世界。他批评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正是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吹经济自由化,反对中国独立自主的产业政策,主张放弃中国道路转向美英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所以,他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间接涉及中国国内关于坚持中国道路还是仿效美英模式的争论以及中国深化改革的方向,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有科学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准,从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情况看,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过程中,强调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与借鉴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是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生搬硬套”。中国古语讲,“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是有条件的,如果不顾客观实际将其普…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经验的过程,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经济理论始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呢?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主张对资本主义的东西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就是在系统地分析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经济  相似文献   

14.
公有制与私有制问题是贯穿西方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上已经有众多学者、专家予以深入研究 ,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公有制与私有制问题仍存有不少疑点和困惑。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经济学 (主要是科斯定理 )做相关回顾的同时 ,试对该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一、科斯定理与所有制问题科斯第一定理可简述如下 :在无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产权初始界定对生产效率无影响。这一定理的最新表述为 :“在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里 ,也就是在标准经济理论的假设里 ,不管权利的初始安排怎样 ,当事人谈…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方法是经济理论的精华,经济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学方法的理论.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的方法论.因此,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近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比较研究,吸取其有益成份,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6.
左小静  张冰 《世纪桥》2013,(10):63-64
法兰克福学派只是作为一股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传入中国,并未成为正统宗教或是思想主流。另外,我们也不可否认,法兰克福流派对中国大众文化的作用,甚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补充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学界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经济学体系,在经济学科学性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理论认识,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论和理论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归结为规范经济学,把西方经济学归结为实证经济学,是缺乏关于经济学科学性正确认识的狭隘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他著作的研究中所阐发的有关经济学科学性的理论主张,揭示了经济学作为科学的理论实质,由此形成了区别于西方经济学个人主义和证伪主义研究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但马克思《资本论》研究方法并不局限于整体主义方法论,还存在建立在经济学科学性认识基础上的层次性研究方法.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整体主义方法论和层次性方法论的结合,既具有规范研究的要求,表明其学术立场和理论主张;又要求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准确性和说服力.这是发展和拓宽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与金融危机的对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杨:在我国改革开放中什么是经济学的主流?到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新自由主义的西方经济学?国际国内的事实,特别是美国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大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和发展具有独特的脉络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题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回答中国经济要不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逻辑主线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根本方法是坚持实践第一,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倾向。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创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是经济学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邀请西方经济学家访华交流、译介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举办经济学讲座以及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和进修等路径,西方经济学被引入中国.其中,国外经济学讲座、计量经济学讲习班、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开启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引入,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学界沟通交流、为市场化改革做理论准备和人才储备、有利于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