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23日-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黑龙江考察工作时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李清均  曲福林 《奋斗》2003,(9):30-32
老工业基地改造不同以往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支持国有经济的改组改造,要达到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预期目标,就必须用新思路、新办法、新体制、新机制和新举措,解决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化解前进中的新矛盾和风险,扫除深化改造中的障碍,努力实现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基本职责。当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最现实的选择和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全面实施送温暖系统工程。由于我省是老工业基地,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老企业多,重工业多,后续改造没有跟上,设备陈旧,产品落后,造成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下岗职工人数增多,就业和部分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突出,送温暖工作任务相对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全省工会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国有企业、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全面实施送温…  相似文献   

4.
振兴老工业基地要走创新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作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政策原则和实施方略,为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指明了方向。振兴老工业基地意义重大,工作千头万绪,对大连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辽宁省委的战略部署,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争创发展优势、完善发展环境,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一、开拓发展新思路,实现整体创新发展创新是振兴之魂,创新发展是在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基础上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23日-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黑龙江考察工作时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努力奋斗。黄菊在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省长张左己陪同下,先后来到大庆石油管理局1205钻井队、大庆石化公司、哈轴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哈飞集团、东安集  相似文献   

6.
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大战略,为四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从战略大局高度分析谋划四平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振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抚顺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在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了职工大批下岗和再就业问题。近年来,抚顺市以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调整人力资源结构的新基点,逐步建立起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结构的新框架,促进了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成华区曾经是成都市的老工业基地,经过“东调”、东郊工业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已经进入了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近年来,成华区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诉求,  相似文献   

9.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鞍山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集中,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登记失业率达7.6%。鞍山市委、市政府把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现实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10个年头,也是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10周年。10年来,铁西区紧紧围绕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全面振兴,勇于探索,奋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获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的】 1、了解国外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措施和经验。 2、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性建议和思路。 【教学内容】 1、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和经验。 2、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重点】 1、老工业基地的由盛转衰是世界各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老工业基地衰退的主要原因。 2、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实施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源型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是导致改造效果缓慢、老工业基地持续衰退的根本原因,政府必须从认识、制度、结构及技术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创新,以打破锁定状态,从而彻底改变基地衰退的现状,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作出的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战略决策,必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战略,将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经构的调整优化,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东北集聚,东北将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点。辽源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是改变辽源落后面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转机和突破口。因此,辽源要充分利用国家这次调整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国家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这次全会的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视察时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研究确定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重振辽宁老工业基地雄风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03,(10):1-1
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新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发挥比较优势,把握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努力增创新优势,运用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机遇,实现我省发展的新跨越。其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前提和先导。  相似文献   

16.
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任务重,下岗职工数量多,成为全国失业人口的"集中区"。近年来,老工业基地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受老工业基地经济主体单一,就业空间小;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渠道狭窄;发展创新能力弱,对就业拉动力不强;经济市场化因素先天不足,吸纳就业能力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当前重要的是转换思想,结合实际,开拓再就业工作的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创新永无止境,调整改造未有穷期。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十年后,2013年《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的出台,无疑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新一轮调整改造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在龙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新十年"中,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龙江经济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是我国党和政府审时度势、谋划全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之一,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关键是要有新思路,以新思路带动新体制、新机制、新办法。当前,重要的是要理清和确定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的思路,从而走出一条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一、从全局上考虑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央从全国战略布局出发,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又把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提到…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05,(1):96-97
2003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明确提出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2004年是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1年,在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东北3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一年来,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