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南风窗》2016,(24)
正这段时间,内地投资者买香港保险的事情激起了千层浪。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香港不再"香",这颗"东方之珠"正在衰落。不远的将来,它将被上海或者深圳取代。我并不这么看。近年来,内地投资者不断被曝"去香港买保险"的热潮至少说明,这个地方衰落得并没有那么快。它对资金、对人、对要素资源依然有它独特的吸引力,内地城市,至少现在还做不到。香港对资本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最流行的观点是法制环境,作为英美法系城市,它非常适合做金融中心。但在笔者看来,香港吸引资本有着三大因素,所谓"法制环境"可能根本无法放在第一位,而只能作为最  相似文献   

2.
2003年刚刚过去,现在《无间道Ⅲ》是热门话题。2002年即将过去的时候,人们在谈论《无间道》。一个香港的电影系列贯穿了我们一年的文化生活,而《天地英雄》、《绿茶》等内地电影则无奈地成为点缀,内地与香港在电影制作上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不仅电影是这样,电视剧方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2003年内地的大制作是《射雕英雄传》,人们称为"03版射雕",以与香港无线电视1983年拍摄的《射雕英雄传》做比较。  相似文献   

3.
读者观点     
《南风窗》2002,(9)
海归派龚文忠2000年5月从香港归来,到深圳搞实业。他在谈感想时讲到工商注册的事:“申请注册公司,就有些叫人心疼。申请了半年才正式拿到营业执照,时间浪费得很可惜。当时,工商局要我们订一份深圳本地报纸。办执照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张慧瑜 《南风窗》2013,(10):88-92
香港电影的文化登"陆"战,不仅诉说着香港人在内地经济崛起背景之下新的身份焦虑和定位,而且重构着当下中国新主流文化的想象。如果说1980年代以来以香港电影、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作为一股强劲的南来之风深刻地改变了后革命时代中国的文化景观及记忆,那么新世纪以来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全方位融合所产生的华语电影则成为中国崛起时代的文化表征。这些香港电影的文化登"陆"战,不仅诉说着香港人在内地经济崛起背景  相似文献   

5.
叶竹盛 《南风窗》2013,(6):10-10
前不久,香港出台法律,禁止携带两罐以上婴儿奶粉出境,违者最高可能被判两年监禁。虽然这部法律的合理性尚存争议,但它背后隐含的问题值得认真讨论。据统计,"限带令"出台前,香港每卖出10罐奶粉,就有8罐销往内地,最终到消费者手上的价格比内地同类产品要高出许多。香港自身并不生产奶粉,只是国际贸易的中转港,香港市场在售  相似文献   

6.
欺诈例外是内地与香港间拒绝承认与执行法院判决的法定理由,根据判决样本的分析结果,内地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欺诈"的内涵、范围、审查标准尚有诸多问题."欺诈"内涵的认定应注意内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欺诈"与本文研究主题的区别;认定"欺诈"范围应更细化具体,不应一刀切否认内在欺诈;"欺诈"的审查标准可以参照内地再审制度的规...  相似文献   

7.
前海合作区作为内地与香港高端服务业合作示范区,未来法院审理的争议必然涉及到香港法律适用问题。将香港法与外国法同样定位为"特殊的事实",并由当事人负主要查明责任,法官引导查明符合立法精神。香港法的查明途径的多元化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1998年12月26—31日,应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和香港青年旅舍协会的邀请,我院国际政治系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研究生、本科生10人,在该系系主任李义虎教授带领下,赴港参加“京港青年法律交流计划’98”。该计划旨在通过参观和访问香港有关机构和举行座谈等,增进内地及香港青年对两地法律制度及文化的了解。同行的还有北大、清华两校法律系的部分师生。访问期间,该团在香港大学法学院参加了“中国内地、香港  相似文献   

9.
崔少明 《南风窗》2008,(11):94-94
香港一位有影响力的报人最近宣告:"社会主义的确能够维系社会公平"。但港人当他"透明"。原因可能是,反过来,这是否等于说,香港社会在"一国两制"余下的40年资本主义阶段处理不好公平的问题?感觉上,《信报》的创办人林行止"改宗",所反映的是回归10年和内地发展对港人思想的冲击。而他也并非要香港搞社会主义,而只是觉得香港习惯上向资本家倾斜,有必要采取较为均衡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甄静慧 《南风窗》2014,(8):78-81
有人放话,"一定要捉住卢广"。幸好村民保护他,每次去拍摄,都有人在村口放哨,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带他躲起来。他也练就了几秒钟把相机里的照片删除、卡和胶卷换掉的身手。2001年10月,内地某村,一个扛着相机的中年男人到处寻人。起初,他逢人就问"哪里有艾滋病人",没人理他。过了两天,他手上不知怎地多出了一份名单,开始直接打听,"xx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南风窗》2013,(25):21-21
1健康社会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关键是政府的权力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落实执行政策,香港不能"人治",永远不能选择性行使权力。——李嘉诚李嘉诚接受内地媒体采访称"撤资"是个大笑话,表示"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交易所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企业能够筹资发展。这一点,创业板已经做到了。 10年之后,内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比例估计可达到70%。 可以把香港当作内地企业的“训练基地”。 监管必须“杀一儆百”,做出几个样板。 监管也要注意寻找一个平衡点,不宜太紧也不宜太松。就像手中一只小鸟,你抓得太紧,它可能会死,抓得太松,它又会飞走了。 如果香港、深圳、上海联合起来就是世界第5大资本交易市场,如果再加上台湾,排名会更靠前。  相似文献   

13.
戴玉 《南风窗》2014,(8):20
<正>中移动在香港推出的优惠套餐"意外"地在内地引发关注和吐槽。原因是:实在太优惠。来看一下反差:内地推出的58元3G套餐,仅包含350分钟本地通话和10兆流量,并且短信费另收;而约合人民币54元的香港套餐,却囊括1700分钟本地通话、1万条本地短信及本地无限上网流量等。可以想象,人们愤怒了。为平息众怒,中移动很难得地玩了一个"自黑"的动作,曝出香港套餐的本地上网速度最高仅为384Kb/S,是其他用户的1/100。但是在内地,  相似文献   

14.
谭保罗 《南风窗》2013,(22):67-69
商业地产和实体经济的紧密度超过住宅,当实体经济疲弱,商业地产会首当其冲。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内地商业地产不论是售价还是租金,其增幅越发被住宅拉开。李嘉诚在内地"抛楼"和在香港"套现"一度被有些人质疑为对中国经济的"看空",而王石在微博上那句"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的点评更带来了疑惑和遐想的空间。一时间,经济的不安全感再次向中国人袭来。但更多的评论者认为,李嘉诚在内地先后拥有近80个投资项目,对  相似文献   

15.
香港记者在东南亚新闻界素有“拼命三郎”之称,这是不少同行所承认的。近年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香港记者频繁进入内地采访,与内地记者有不少交流接触,那么,在“拼命三郎”眼中,大陆记者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香港是一块紧张、繁忙的商业地区,新闻记者更是一项马不停蹄、手脚生风的职业,虽然记者的薪水与其它行业相比并不乐观,但他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自此,这项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从最初的酝酿、谈判到最后出世,在经历  相似文献   

17.
吴木銮 《南风窗》2010,(25):71-73
<正>通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值得担忧的问题。市场主体的力量早已不受计划手段所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用行政手段的老办法自然效果不彰。2010年11月19日,新加坡的游船上,研究政治的一些学者不再讨论政府的运作和选举等议题,谈话焦点之一就是中国内地的通胀。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麦当劳在全国进行全面提价,原因就在于食品成本急剧上升。有意思的是,相邻的深圳和香港现在悄然地对换了双方的身份。以前,深圳成为香港人周末消费  相似文献   

18.
专业分工是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分工到极致,又有着联合、协作的必要。香港专业联合中心及其E化正是矢志于此。作为一个"高效用平台",它使我们看到香港专业服务与内地需求结合的广大远景。  相似文献   

19.
媒体     
《南风窗》2005,(11)
香港经济重上增长之路房地产开始回升,零售业持续繁荣,迪斯尼乐园开业在即,中国内地的游客蜂拥而至……这是香港经济复苏的开始,还是新一轮经济泡沫呢?去年以来,拉动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及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等中央优惠政策所带来的本地消费及活跃的投资市场,香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表现理想,以及区域经济的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20.
社会     
《南风窗》2014,(10)
<正>万象∣Town News随地小便VS公厕难寻"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小便被拍照"已经演变成一场"本地人与外地人"之争,这里不讨论此事,回到"随地小便"问题本身,中国内地对这一屡禁不止的陋习似乎已失去改变的信心和决心。除了"惩戒措施少"的原因以外,"公厕难寻"更是个不被重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