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小夏 《南风窗》2010,(21):78-80
以茶党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共和党和保守派的愤怒是这次中期选举里面最大的变数。茶党国会候选人在犹他、肯塔基、阿拉斯加、特拉华等9个州连续赢得共和党初选后,高高在上的共和党领导层才醒悟过来,承认茶党人已经成为推动共和党改变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周琪  齐皓 《当代世界》2012,(5):54-57
从2012年1月共和党在衣阿华州的首场党内初选开始,作为美国总统大选第一阶段的预选已展开三个月有余.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民主党唯一的总统候选人,因此谁能获得共和党内的总统候选人提名备受关注.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在与共和党其他候选人的竞争中逐步领先,4月10日,罗姆尼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前宾夕法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里克·桑托勒姆突然宣布退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4月25日,罗姆尼赢得康涅狄格、特拉华、纽约、宾夕法尼亚和罗德岛五州的共和党初选,至此,罗姆尼最终赢得共和党总统提名已无悬念,奥巴马与罗姆尼之间的"较量"将正式展开.  相似文献   

3.
钱克锦  谢奕秋 《南风窗》2007,(19):84-86
麦凯恩属于昨天,朱利安尼属于今天,汤普森属于明天,而罗姆尼属于未可知的后天。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最新排名,随着65岁的田纳西州前联邦参议员弗雷德·汤普森9月5日加入初选战团,又有了一个震荡性的变化。据9月10日的一份民调表明,汤普森在宣布参选之后,支持率已经达到了26%,超越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成为共和党第一名。而在一个月前,在对总统初选至关重要的两个排头州之一的艾奥瓦州举行的共和党初选模拟投票中,60岁的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以31%的选票夺魁,同样  相似文献   

4.
国竞选政治中,需要经过初选投票或者党内会议序,才能被提名为某党候选人。作为共和党内的人,我设法要求党内以初选的方式推举候选人。式不要求党内活动经验,却需要参选人投入比较精力,从而会让一些不太认真的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5.
从大选透视美国外交政策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征 《当代世界》2008,(4):26-29
2008年是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年。由于现任总统布什,已连任两届,而副总统切尼也没参选,因此这将是自1952年以来美国最具“开放性”的一次选举。当下共和、民主两党的初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吸引了各方的眼球。老当益壮的麦凯恩一马当先,率先赢得了初选的胜利,将代表共和党和民主党候选人一决高低:而民主党方面,却是鏖战正酣。希拉里和奥巴马争夺激烈,你来我往,展开了拉锯战,一时间还难以分出胜负。不过,无论谁最终胜出,都将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6.
于时语 《南风窗》2007,(22):76-77
在目前的初选阶段,凡是拉美裔和黑人组织召集的辩论会,民主党候选人趋之若鹜,而共和党候选人却以各种借口"逃课"。下届美国总统大选,目前还处在两党众多候选人各自"内战"之中,但是局势日渐明朗。除非意外发生,在民主党方面,看来是克林顿皇朝"复辟"的阵势;共和党方面,基本上也是朱利安尼与罗姆尼的对决。总统大选的热潮,迟早将从党内竞争转向两党决战,而两党机器也早就开始向这一方向运转。各种迹象表明,基于皮肤颜色的族群战略将是2008年两党决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7.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初选是美国选举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兴起于进步主义时期,以公开化和民主化为主要目标,但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之后才居于主导地位。目前,美国两党形成了激进的直接初选模式。它以将决定候选人归属的政党核心权力下放给选民为主要特征,贯彻抑制政党的理念。它是分权型、理念型、中间型政党的主要制度基础,使两党内部治理民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它也影响了美国政党政治,使政党内部事务公开化、政党结构更为开放、政党机器作用下降,使选举聚集了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3)
正不同于党内预选,总统大选需要党机器提供海量的志愿者搞"盯人拉票"战术。为了赢得共和党上层的支持,特朗普的上策还是从本党认可的建制派中遴选副手。"‘奸诈的希拉里’仍好过‘危险的特朗普’。"美国在线媒体The Fiscal Times打出这样的标题。这两个"纽约客"现时在国内都不太受欢迎,在各自党内预选(包括初选和党团会议)中所赢得的大多数州是重叠的。6月7日堪称"终局"的两党初选中,特朗普以最高  相似文献   

9.
近两三年来,共和党在桃色丑闻上急起直追,更糟糕的是不少共和党人有断袖之癖,加上新近一系列罗曼史,奠定了共和党在"好色"领域后来居上的领先地位。有趣的是,共和党桃色丑闻主角只要善于痛哭"悔罪",不难咸鱼翻身,而民主党主角则无此宽贷。  相似文献   

10.
刁大明 《当代世界》2023,(12):67-70
2020年大选后,特朗普个人及其代表的理念对共和党仍然保持很强的影响力。在政策议题上,特朗普时期加速保守化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生命权”上作出的判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共和党的选举空间。在政府运作上,共和党内极端保守派力量在国会众议院导致议长“难产”的政治危机。在政治生态上,共和党继续呈现加速“特朗普化”的发展态势。随着特朗普表态竞选下届总统,其对共和党政治生态的影响更为凸显。无论2024年大选结果如何,2028年之后的共和党政治态势或将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高级别互动"。此次访问正值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布局2016年大选之际,在此背景下对美国大选及对华政策进行前瞻分析,有助于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塑造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方向。2016年大选将产生美国历史上第45位总统。民主和共和两党都将首先在初选中选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然后两位候选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角逐。目前,在共和党的众多参选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布什总统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中,代表保守主义阵营利益的共和党在国会和州长层面上都赢得了历史性重大胜利。在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在众议院将优势扩大为60席以上,是192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在参议院则增加了9个席位,是198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增长。[1]在州长选举中,共和党不但保住了缅因、堪萨斯、威斯康星等摇摆倾向的州,还夺取了伊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25)
正"TPP是死老虎,奥巴马医改是病老虎,边境建墙是纸老虎。"以此观之,特朗普新"百日计划"强调在就职首日退出TPP,却未提废除奥巴马医改、在美墨边境筑墙,其实是在"拣软的捏",挑立竿见影的"显摆"。这不难理解,亚太12国达成TPP协定已经一年多了,从正式签署算起也有近10个月,奥巴马要是能拿到国会批准书,早就拿了。他拿不到,即便下届总统是"两面派"希拉里,即便民主党掌控参院,也很可能拿不到。何况共和党即将一统三权,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2018,(中)
特朗普上台两年来奉行日趋保守的内外政策,美国共和党自身也开始走向"超保守化"。保守派不仅已成为共和党最大派系,而且保守派人士大量进入国家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并不断发挥重要影响,促使美国内外政策全面"右转"。2018年中期选举后,民主党重新夺回了众议院的控制权,而共和党则扩大了其在参议院的席位优势。民主党虽然可以利用众议院掌握的立法权和拨款权对共和党的施政设置种种障碍,但不会对共和党的"超保守化"产生实质性影响,相反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共和党的"超保守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6)
正若特朗普脱党参选,将是共和党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共和党真的要靠先表面推举特朗普,再期待他败于希拉里,来完成一场不得罪草根选民的自我救赎吗?谁能领导因"草根派愤怒"而手足无措的共和党?被自由派媒体吐槽、被本党主流抹黑的跨界候选人特朗普"有志于此"。  相似文献   

16.
两起知名共和党人的同性恋丑闻,对平素深恶痛绝“断袖之癖”的共和党保守派是很大打击。可是据路透社报道,这对福音派基督徒在中期选举中支持共和党却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不到5个月,就面临伊朗朝鲜局势同期恶化的挑战。对伊朗,奥巴马有过对话承诺,虽然眼下用温和言辞谴责德黑兰当局镇压示威者,但还是被共和党大佬炮轰为"懦弱和消极";对朝鲜,奥巴马没有承诺,而朝鲜5·25核试和看来不可避免的远程导弹试射,是否会激怒自称已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上旬,应美国东西方研究所和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张志军一行访问了美国。访问期间,张志军副部长分别会见了美闰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迪安等民主党领导人和前国务卿伊格尔伯格、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乔·安·戴维森等共和党领导人,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前国防部长拉姆斯非尔德等共和党前政要,  相似文献   

19.
共和党内部尤其是布什总统与保守派基层之间关于非法移民问题的重大分歧,不仅会影响到几个月后国会中期选举的结果,更关系到共和党在未来几十年中的党运。  相似文献   

20.
反智的美国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表明,反智主义在美国仍然十分强盛。希拉里·克林顿小心谨慎,注重分析,特朗普更凭感觉,讲话缺乏根据,经常自相矛盾,但结果是反智的特朗普获胜。美国白人工人阶级在共和党初选中支持特朗普是其当选总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他们在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相对地位全面下降,对美国现行体制和精英失去信任,希望特朗普这样的外人冲击体制。但支持特朗普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他上台后推行的政策更有可能加剧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他缺乏理智的执政风格给政府决策和政策带来极大随意性和混乱,他为保留部分白人支持而对种族主义的暧昧立场更是历史的倒退。特朗普主义会将成为反智的象征载入美国政治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