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换换脑筋看通俗文化的挑战李新华@在走出以政治动员作为社会动力和活力的时代之后,还要继续拒斥通俗文化的娱乐和渲泄功能吗?@知识界对通俗文化的四种幼稚态度是否需要反思?@对通俗文化的批评应该指向什么?回通俗文化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可面对通俗文化这样...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国家主流文化和通俗的民间文化既存在着相生相长的一面,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甚至对抗的另一面。与国家主流文化相比,建立在人身依附基础上的社会等级中的被支配等级的通俗的民间文化无疑具有较多的活泼性、随意性和即兴性,而较少刻板和规矩。由于通俗的民间文化传达的是广大民众对生活真切的感受、理解和向往,一种真实的欢乐和痛苦、希望和忧虑,因而国家主流文化常常从通俗的民间文化中吸取养料,以便达到更新和变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欧美等国家用技术等级(排量)来为轿车分类的方法属于音乐界的美声唱法,那么,中国人用价格来为轿车分类的方法则属于通俗唱法——无须高超的专业技巧和功底,以其通俗和实用在购车族中广泛流行,告诉你有多少钱买什么样的车,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的人性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各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承着人类不同的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以其思辨理性著称于世,而东方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以其人文关怀为人们所感受。亚里士多德与孟子分别是两大文化的活水源头,又是同时代的人,从他们的人性论思想中,可透视出东西方文化蕴含的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5.
刘璐璐  明星 《半月谈》2004,(14):3-55
火爆的长沙歌厅.已经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在许多娱乐界人士为摸不清受众口味而颇费脑筋时.长沙歌厅以它通俗的风格。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往参观学习。经过数年突飞猛进的发展.长沙歌厅如今正在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成都、武汉、深圳……通过在各地的连锁经营.火辣辣的长沙歌厅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6.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5,(19):5-5
谁更需要“超级女声”超级女声给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近年来,在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断层。要么高不可攀,要么低级庸俗,缺少了通俗而不低俗的文化。人们对超级女声的关注,充分表达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渴望,而这种需求和渴望,呼唤更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底层,不但以其原生或次生形态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中,而 目以其各种升华、变态形式保留在汉文化中,对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着广泛的 影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虚拟偶像从二次元文化中破圈而出,显示出新技术强大的文化重构力量。虚拟偶像与通俗大众文化缔结了"通俗文化世界主义",让Z世代在共享价值中彼此交流、逃避孤独,在虚拟的二次元文化中构建想象的共同体,在虚拟偶像崇拜中完成了主体性意识的崛起。未来文化融合趋势深化的关键是,政府能否对个体化持包容态度,引导个体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最终通过制度建设将个体化合法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世家以学术积累的方式代代相互传承而形成“家学”特征,自觉或不自觉地 为人才群体的涵濡培养提供了其所必需的富有生机的文化资源,而文化世家人才群体则将家族生 命与历史文化生命融为一体,通过前后相续的“家学”传统发展了学术文化。中国西南和南疆边 地人才群本的大量涌现,文化世家以其特殊的“家学”形式发挥作用乃是一大关键。其中特别值 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人才群体既以家族传嬗赓续的方式积累了学术文化资源,同时也不同程度 地促进了大传统和小传统文化的相互接触和交融。  相似文献   

10.
柏杨与通俗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小康》2009,(1):77-79
近30年来.柏杨以其国民性批判《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巨大反响。2009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一书将首次在大陆出齐。前不久.数位专家对于柏杨的通俗历史写作.以及本书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狂欢节"以其在特定时空中的狂欢形式,起到了在社会不同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的作用。香格里拉藏族百姓在10余年时间中,摸索创造出的"藏民家访"文化展演,则是以狂欢式展演的方法,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丰富的文化片段因狂欢式展演而被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于新的文化生产而改造的藏族民居,因保留了藏族家屋文化的基本元素,成为最适于悬置文化差异、实现文化沟通与文化交融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一直向前发展的文化。中华文化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完整、独特的体系,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当代世界,中华文化仍然显示出它巨大的魅力。多少年来,人们从不同的方面,来探索她历经磨难而不垮的奥秘所在,来寻求她濒临绝境而幸存的力量源泉。在这里,显然不可能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个博大艰深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屡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至少与她独具的文化传统有关,与她拥有…  相似文献   

13.
陈占彪 《长白学刊》2008,(4):139-1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娱乐文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多元的价值取向、娱乐的精神实质、商业的利益驱动以及通俗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正> 作为艺术的文化现象,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呈现出一种活动着的金字塔结构。有人从思想层面和语言技巧上,将文艺这个领域划分为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民间文化,不无道理。民间文艺导致和推动了通俗文艺、精英文艺的出现和发展。与此同时,当精英文艺、通俗文艺和民间文艺面对各自的接受对象时,从艺术的感染作用而论,三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的甘肃,以其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包容万象、博大精深的千佛洞文化而闻名于世!但在甘肃,还有一个地方以贫穷闻名遐迩,这就是“苦甲天下”的定西。  相似文献   

16.
走出困惑:重建新的文化格局雷永生中国的历史拐了一个直角。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经济划了一条向上的斜线,文化则划了一条向下的斜线。旧的文化格局被打碎了,片片屑屑散落在地,它还能重新凝聚、融合成一个新格局马?严肃文化被冷落,通俗文化乃至粗俗文化充斥市场。一...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是什么?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还是其它?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文化,有时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指意识形态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而我认为,最经典最通俗也最诗意的解析,莫过于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概括: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  相似文献   

18.
谈民族文化是一道难题。谈民族优秀文化,必须努力做一番汰其芜蔓、取其精华的工夫。更是一道大难题.进一步谈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弘扬二字实在不是简单的顺口溜词,如何弘扬得起来,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了.在改革开放与反腐倡廉同时并举的今天,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不能避而不谈,还应把它当作群众性的议题,广泛而又通俗简明地大谈。因此要拿出一个前提,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下,必须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用来抵制腐败的泛滥,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各民族几千年的斗争和融合,量变、质变,形成今天这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王元冬 《传承》2013,(3):134-135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被后人称作“文化史之父”。伏尔泰在文化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称为近代文化史的奠基人,伏尔泰的文化史观可归纳为批判的文化史观、进步的文化史观、通俗的全球史观,作为文化史家的伏尔泰用其严谨的求真态度、理性的进步思维、深刻独特的见解,为学术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现代艺术以其独特的自律性与传统艺术区分,这种自律性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核心概念,有其强烈的颠覆性和反叛性,这种自律的艺术是作为资产阶级文明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是反对启蒙现代性的。而在后现代阶段,艺术自律面临着被整合的危险,艺术与生活,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消失,这种消失是否意味着艺术自身同一性的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