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代末.为配合和主持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毛泽东果敢作出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继而运用“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高超的战略艺术,把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拖住美国,使之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出卑劣的侵略行径,同时,也争取了台湾当局,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利益。这即是著名的“绞索政策”。胸揽全局,高屋建瓴,制定出炮击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战略决策台湾问题本来属于中国内政。1950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美国以武力侵占台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复杂化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后,…  相似文献   

2.
1952年2月,正当美国在停战谈判中大要“自愿遣返战俘”阴谋时,却发生了一件让其无地自容的事件:一架美军间谍飞机在深入志愿军后方空投特务时,被机上一名被迫当特务的志愿军战俘炸毁.该战俘跳伞后立即找到志愿军部队,报告了事件的经过和志愿军被俘人员反抗暴虐、争取回国权利的斗争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磊 《世纪风采》2023,(7):28-33
<正>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日内瓦战俘待遇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战俘遣返问题上长时间博弈,僵持不下,致使停战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4.
孙国 《湘潮》2011,(1):52-56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已是大势所趋。朝鲜停战不仅遭到李承晚集团的坚决反对,在台湾的蒋介石也深感不安。蒋介石对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缓和存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恐惧心理。于是,在朝鲜停战协议签署之前下令采取了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企图实现其反攻大陆的迷梦。  相似文献   

5.
朝鲜停战谈判之所以拖延了两年之久,主要的障碍就是战俘遣返问题。周恩来指挥朝鲜停战谈判期间,先后起草、修改了200余份电报、发言稿,对中朝方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谈判给予了具体的指示,为解决战俘遣返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一“原则上不动摇,办法上找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60周年。60年过去了,中国该不该参战,还在争论之中。对志愿军参战持否定意见者,基本是以“中国不参战”为前提条件在作辩析。但辩析时却不是以史实来作论据,而是以想象来得出结论。这类辩析结论肯定是不能成立的。例如“中国不参战,美国就不会有长达20年的经济封锁”。“中国不参战.台湾早就解放了”等等。本文也以“中国不参战”为前提条件.但以史实作论据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李金明 《湘潮》2006,(1):45-50
朝鲜战争期间,停战谈判经过了漫长的24个月,其中19个月是卡在了俘虏遣返问题上。因为美方在俘虏问题上的无理和蛮横,使双方达不成协议,战争只得继续。按当时任周总理助理的乔冠华讲:“我方为了争取战俘问题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硬是同敌人多打了一年多的仗。”整个朝鲜战争中,  相似文献   

8.
“投降的联合国军” 在与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较量中,美国不得不承认,单靠军事手段解决朝鲜问题已经不可能了。杜鲁门甚至惊呼,决不要忘记主要敌人是苏联,决不能在苏联没有参战的情况下把力量全部消耗掉。 1951年5月1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了通过停战谈判结  相似文献   

9.
朝鲜停战谈判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后 ,在毛泽东指导下 ,经过谈与打的较量 ,突破了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僵局 ,粉碎了美国的军事冒险活动 ,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结束了历时 3年的朝鲜战争。抗美援朝 ,是毛泽东一生最为艰难的一次决策 ,同时又是毛泽东军事艺术、国际战略乃至治国方略中的绝妙之笔。  相似文献   

1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朝鲜南北发生战争的消息,对于已被杜鲁门冷落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还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国民党军队参加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但是令蒋介石沮丧的是,美国政府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蒋介石缘何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参战,而美国政府又缘何拒绝了蒋介石的这一建议?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历史玄机呢?朝鲜半岛燃起战火,蒋介石喜出望外1950年6月25日的清晨,蒋介石和往常一样,洗漱后开始吃早饭。此时,蒋…  相似文献   

11.
花琦  孟凡明 《世纪桥》2014,(3):63-64
中苏两国结为同盟是影响朝鲜战争的重要因素。中苏同盟关系的演变对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参战和停战谈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朝鲜战争也巩固和发展了中苏同盟的政治基础,促使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进一步固定。  相似文献   

12.
朝鲜战争进行到1951年夏,已经过了五次大的战役,而在中朝两军官兵的浴血奋战下,“联合国军”损兵折将23万多人。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中朝两国政府予以了接受。中国方面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由柴军武担负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的联络工作,同时根据李克农同志的建议,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柴军武改名柴成文,寓意“武仗文打”,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上校联络官,并兼任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秘书长。  相似文献   

13.
1953年夏天,我志愿军总政治部决定从前线各兵团抽调一批干部到开城,处理战俘问题。我志愿军31师抽调3名干部:炮兵团荆政委、92团3营田教导员和我哦当时在92团卫生队担任指导员)。志愿军共抽调100余名各级领导干部组成解释战俘代表团。同谈判代表团、新闻记者代表团合并组成一支工作队,由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担任队长,乔冠华担任指导员。我被分配到战俘代表团,担任解释战俘代表。我中朝方谈判代表团根据1949年8月12日修订的《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中“战争结束战俘应该毫不迟延地释放并遣返”之规定,认为遣返战俘不应该是一个难…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0,(17):F0002-F0002,I0001-I0004,49-52,F0003,F0004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战役,这是扭转朝鲜战局的·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已经发觉志愿军入朝参战,却估计志愿军参战只不过是为保卫边界。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相似文献   

15.
在朝鲜战争谈判过程中,中苏两国领导人通过电报、访问等形式积极进行互动,对谈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朝鲜停战谈判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城谈判阶段主要针对两个问题:撤军和军事分界线.板门店谈判第一阶段主要谈两个问题:军事分界线和战俘问题.板门店第二次谈判重启后,美苏两国的新领导人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战俘问题上中苏出现分歧,中国只能被迫接受苏联的方案,做出让步,签订了朝鲜战争的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16.
1953年4月,杨勇到朝鲜战场时,朝鲜停战谈判的各项议程全部达成了协议,剩下的就是重新划定军事分界线和拟定停战协定的细则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也从北京回到朝鲜,准备参加签字仪式。和平即将到来,杨勇自己也以为:“自来一趟了,没有能和美国佬过过招儿!”没想到节外生枝,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狂言,反对任何妥协,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湾危机,曾经先后三次策划了分裂中国的大阴谋,蒋介石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在“一个中国”这个关乎民族大义的原则问题上,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两位争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是不谋而合地想到了一起。 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当局声明:“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朝鲜南北发生战争的消息,对于已被杜鲁门冷落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还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国民党军队参加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袆楠 《党史纵横》2010,(11):28-33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谈判,除军事分界线这个核心问题之外,重大问题是战俘问题。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原来中朝方面的谈判代表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已有日内瓦关于遣返战俘的国际公约和惯例规定.按规定办就是了。1951年9月,“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周恩来曾专门召见代表团团长、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研究战俘交换问题。除确定按日内瓦国际公约办外,  相似文献   

20.
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部队炮兵二十一师是 1951年 2月赴朝参战的。第一批出国的有二一、二二、二三 3个炮团。后来又有几个炮团先后出国,到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前,因炮二十二师领导机关未能组建,这样,在朝鲜战场上,炮二十一师所属共有 7个火箭炮团。我随第一批 3个炮团出国,是炮二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的采访员。   1952年 10至 11月间,我随“喀秋莎”炮二九团参加上甘岭战役。这是我在朝鲜战场上度过的最难忘的日子。   1952年 9月,志愿军为了大量杀伤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发起了秋季有目的的进攻。志愿军炮兵二十一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