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万权 《中国司法》2003,(10):19-19
今年以来,湖北省沙洋劳教所积极创办劳教教育工作特色,建立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目前,该所特色试点单位对今年以来入所的400多名劳教人员建立了学分制档案,同时,逐步落实了与学分制相配套的“三门合一”(即将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常识》和《爱国主义基础知识》3门教材精简合一)的教材编写、各类教育教学工作流程图的制作等工作。学分制这一校园化产物,在劳教场所展现,大大地激发了劳教人员要把教期当学期的热情和信心,凸现出了教育矫治工作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08,(5):110-111
去年以来,甘肃省劳教局制定了《劳动教养人员教育质量评估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努力在规范评价、提高教育矫治水平和效果上下功夫、做文章,使全省劳教人员教育矫治质量评价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运行的轨道。《方案》规定,劳教人员教育矫治质量评估流程分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劳教场所而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突出教育工作的主业地位。深圳市第一劳教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落实司法部劳教教育创新发展和推进课堂化教学的要求,在长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场所管教工作实际,提出了以劳教人员课堂化教学的“精品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精品项目”,推动劳教人员教育质量的提高,力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鑫佳 《中国司法》2003,(12):20-21
为提高教育挽救质量,湖南省白马垅劳教所大胆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形式,从今年6月份开始,在全所劳教人员中实施《心灵之窗周记》,完善了个别教育工作,增强了教育效果。 一、坚持“五抓”,把《心灵之窗周记》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坚持抓好宣传发动,使民警和劳教人员认识到位。所领导对推行《心灵之窗周记》工作很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的民警会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他们认识到组织劳教人员写好《心灵之窗周记》的目的、意义,并提出搞好这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引起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同时,通过劳教人员大会、班长会、民管会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白庙劳教所狠抓劳教人员的“三课”教育和各种辅助教育,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达到挽救人、改造人的目的。目前,针对劳教人员在外或在教期间或多或少都存有心理问题这一特点,该所努力探索劳教人员心理矫治的新路子,开设了心理矫治的新课程,效果良好。 该所首先成立了由所主抓管教工作的副所长陈远新任组长,管教科长、教育科长任副组长,一、三、五大队教导员、卫生所长为成员的心理矫治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心理矫治工作原则》、《心理咨询室岗位职责》。《心理咨询员职业守则》、《劳教人员心理咨询要求》等规章制度。三是购买…  相似文献   

7.
吴海均 《中国司法》2009,(2):112-112
近年来,杭州市劳教二所在劳教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以入所教育为重点,抓好教育的源头,夯实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的基础,教育矫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2007年所内改好率分别达到96%和97%.场所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稳固,使教育工作焕发了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全面开展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司法部颁布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用一章7条阐述了“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劳教所在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  相似文献   

9.
日前,司法部制定了《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教育工作规定(试行)》,并于2004年1月1日施行。就如何理解、贯彻这个规定,笔者请司法部劳教局有关负责人作了解答。 问:请谈谈制定《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教育工作规定(试行)》的目的。 答:近年来,全国劳教场所18岁以下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劳教机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收容、教育了一大批未成年教养人员,教养工作已成为我国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新收劳教人员的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吸毒型劳教人员的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多进宫以及作案流动性等特点更给教育转化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入所教育的功能作用,解决传统入所教育模式与劳教人员个体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当前劳教人员接受入所教育的状况开展调查分析,针对现行入所教育实践存在的弊端进行探索和思考,以期建立科学、规范的入所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刘钝 《中国司法》2000,(10):24-25
安徽省宝丰劳教所常年收容劳教人员1500左右,地处皖南山区,所属各单位分散在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近几年来,该所场所秩序日趋稳定,尤其是自去年2月份以来,已连续16个月实现“四无”。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所上下围绕稳定工作大局,认真做好劳教人员个别教育工作密不可分。一、完善规章,统一标准,保证个别教育正常开展1995年6月,根据司法部《劳动教养教育工作规定》和省劳教局相关规定,宝丰劳教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关于实行个别教育工作量化级差考核的规定》。该《规定》明确了个别教育的实施者为中队(含医院管教办)的全体干警…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22日,司法部颁布《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教育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现就该《规定》作一解读。一、制定《规定》的必要性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是指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劳动教养人员。近几年来,劳教机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收容、教育和矫治了一批未成年劳  相似文献   

13.
李云祥 《中国司法》2001,(11):30-30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以来,第 一代独生子女大部分已走入社会。日前,我们对我所 (深圳市第二劳教所)收教人员中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抽调3个大队共 1056 名劳教人员,其中独生子女为74人.占总数的7%。从查阅以前的资料和了解的情况来看,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明显呈上升趋势。如何针对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弱、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等特点,加强对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应引起我们加以研究和重视。 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的特点 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部劳教局《劳动教养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坚持“立足转变思想,着眼解教就业,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劳教人员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模式,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得到不断发展和深化。在开展劳教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我局从1998年开始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作为劳教人员收容教育的第一站,劳教人员的心理呈现出情绪不稳、适应性差、易导致人身危险性等特点。目前,在入所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中,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教育改造质量评价的体系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人所劳教人员心理矫治作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需要完备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劳教人员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劳教机关依法组织劳教人员,在劳教场所以开设专门的岗位技能培训班或委托地方相关部门办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职前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的系统教育过程,其中包括职业咨询、就业指导等活动。从实践层面上看,还包括劳教场所组织劳教人员的习艺劳动。开展劳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方便劳教人员与亲属的联系,进一步调动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根据《浙江省劳动教养人员考核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本所实际,以《浙江省劳教系统所务公开规范》中的《劳教人员使用亲情电话》为指导,莫干山劳教所于1998年出台了有关亲情电话管理制度,并于当年5月1日在各大队劳教宿舍开设了劳教人员与其亲属联系的电话。3年多的实践证明,开通亲情电话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一、开通亲情电…  相似文献   

18.
柏猛 《中国司法》2008,(9):35-38
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是劳动教养管教工作的重点,对他们的分析工作和管教方法的探研也因此具有必要性。笔者对北京市劳教人员调遣处现在册劳教人员进行摸排分析,自开展打黑除恶行动以来,共收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77名,外遣29名,目前涉黑涉恶劳教人员48名,以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祥顺朋歌厅寻衅滋事一案(同案36人,  相似文献   

19.
对抗型劳教人员是指不认罪错,不服管教,违规违纪,不接受劳教所教育矫治的劳教人员。虽然此类劳教人员占收容总人数的比例不大,但他们行为异常,心理偏差,反矫治特征明显,给民警的管理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的所管秩序,是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我处2009年确定的64名重点劳教人员的违纪分类情况上看,其中:不服管理的29人,打架斗殴的7人,自伤白残的12人,诈病伪病的1人,其他类型的(包括所内盗窃、考试作弊等)15人。  相似文献   

20.
一、劳教人员惩处案件听证制度的依据及概念 劳教工作法制化是劳教工作适应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司法部关于深入开展劳教工作办特色的意见(试行)》,在决定给予劳教人员处分等执法活动中采取听证制,变书面审核为公开审核,让劳教人员享有充分的陈述和申辩权利是推进劳教执法工作规范化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