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士龙 《党课》2011,(24):92-97
贝卢斯科尼终于辞职了! 2011年11月12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向总统递交辞呈,正式辞职。然而谁也没法保证是不是他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就像2006年他刚宣布辞职时一样,中国著名媒体人梁文道先生曾很为意大利人庆幸地感慨“老贝再也没法代表意大利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他最擅长的搞笑角色”了,然而2008年这位很不受全世界人民待见的老贝竟第三次当选了意大利总理。相信梁先生的疑问还会持续:“我们还是搞不懂过去几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为什么还有一半意大利国民舍不得他?”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一”小黄金周期间,意大利风情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行为艺术、人体彩绘、现代舞、小丑滑稽表演等风情各异、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沿街意大利餐饮与风貌建筑相映成趣,复制出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街头景象;范曾、贺建国、于庆成等艺术家画廊及雕塑展,令人流连忘返;新开业的威尼斯酒吧、维罗纳小镇等,凸显出意国风味;尤其是精品芭蕾舞专场演出,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烘托出浓厚的欧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马红 《广东党史》2011,(11):43-48
提起伍修权将军,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文韬武略的“多面手”,红军时期,他是红军大学教授兵器学和射击学的专家;抗战时期,他当过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秘书长;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是第一位出席联合国会议的特派代表;“文革”后,他又成了审判“四人帮”的大法官。至于他何以能够胜任这些对能力素质要求各不相同的工作岗位,还得从他年轻时代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4.
“中”是天下之本。王艮继承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把中与和结合起来,把“和”看成是实现“中”的目的。他“以自然为宗”,认为顺其自然就是“中”;他强调积极用世,但又主张出处要当量,动静适宜才是“中”;他提出人欲合理的观念,但又讲私欲的危害,所以无私无妄才是“中”;他还强调“巧中”,认为只有“止于至善”,才能真正达到“中”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葛江洋 《党史纵横》2010,(11):48-49
从秋收起义开始,他就是我军第一个管理吃穿住行的“副官长”;红军长征时,他6天6夜没合眼,硬是把周恩来抬出了“死亡之海”;他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人民解放军第一任总后勤部长;建国初期,他与经济学家薛暮桥一起成为周恩来管理经济和后勤的左膀右臂;他一生都管钱管物,18年中记了54本工作日记,被后人奉为“经典”……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贡献,他是——  相似文献   

6.
刘文杰 《学习导报》2010,(23):18-19
他身处偏远乡镇,却践行着打造现代乡村教育的梦想;他是“小”校长,却实现了“大”教育,把爱和善从学校延伸到乡间村落;他爱生如子,是困难学生身边移动的“取款机”:他激励教师、成就教师,以真诚和品行影响了一大批人;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村民打破千年规矩,以最高礼仪迎接他回村安葬……他就是李黎明,  相似文献   

7.
刘天明 《廉政瞭望》2010,(19):27-29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  相似文献   

8.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系国民党元老之后,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共产党;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 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藉此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 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今年是躲志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廖公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  相似文献   

11.
面孔     
《廉政瞭望》2011,(12):8-8
陈光保:老干部“裸捐”助学 他是正厅级离休干部,10多年前曾任湛江市政协主席;他是农民,离休后承包了4700亩荒山.辛勤开荒;他更是热心的“助学人士”,多年来,他把开荒种地辛苦赚来的钱全部用于捐资助学或捐助给当地村民。“不会给子女留下一分钱”是他对捐资助学事业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他全心投入修路治水,任村党支部书记5年间,改变了全村旧貌.是群众眼中的“创业书记”;他坚守抗洪抢险阵地,废寝忘食为灾民,是群众铭记的“抗洪勇士”;他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朋友一直对教育现状不满,他抱怨“择校不公”,但想方设法将女儿“择”进了重点小学;他抱怨“就近入学政策执行不力”,但动用关系将女儿“送”进了重点中学;他抱怨“应试教育害人”,但女儿读高中时,他又反对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改革开放以来,他在村里第一个搞起了日光温室;他既发展无公害蔬菜又搞装饰公司;他带富了乡亲们。他,就是42岁的“河南省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郑州市老鸦陈村党总支委员陈保青。  相似文献   

15.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洋品牌”达芬奇家具声称100%意大利制造,实际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内厂家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也不是什么意大利名贵木材。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该家具公司的操作手法是,将这些家具从深圳口岸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从上海报关进港回到国内,这些家具就有了全套的进口手续,成为100%意大利原装、“国际超级品牌”家具了。  相似文献   

16.
长征期间,刘伯承称他是“神炮手”;抗战期间,林彪说他“使技术达到了艺术的程度”;解放后,他教战士不需炮架、底盘和瞄准镜也能让炮弹发发命中,受到毛主席的赞扬。他就是曾任炮兵副司令的赵章成少将。  相似文献   

17.
衡洁 《廉政瞭望》2011,(10):23-25
他是“监督员”,常常“放炮”,却被村干部奉为座上宾;他加入了“议事团”,整天忙里忙外做乡邻的思想工作;他是前任村支书,对20年来村里的“廉情”感受最是切身……他们说,村里的事,普通人也有了话语权。文中的点滴记录,正是资阳创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组织、制度、教育、民主、监管基础建设的一个个缩影和片段——  相似文献   

18.
11月12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结束了长达11年的执政生涯。意大利民众以鸣响汽笛、街头跳舞、开香槟等方式庆祝他的离开。而在几天前,贝卢斯科尼刚收到专门讽刺不受欢迎的公众人物的“金貘奖”。  相似文献   

19.
林衍 《廉政瞭望》2011,(24):50-51
城管来了 从穿上城管制服那一刻开始,宋志刚就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他挨过各种方言的骂,骂他是强盗,是土匪,是“鬼子”。他被咬过。也被人用水果刀砍过,差点砍在大动脉上。小贩们恨他,老百姓也不待见他。他听相声,相声拿城管开涮;他看话剧,话剧的开场便是城管追小贩;他从超市拎着有价签的蔬菜水果回家,邻居会撇撇嘴,“哟喂,又扣啦”;他帮喘不上气的老外找医院,马上有群众过来围观:“城管千吗呢,要打老外啦?”  相似文献   

20.
他是组建“金兰社”、带领江湖好汉除暴安良的“侯四爷”,因信仰坚决跟着共产党走。他率领奉大巫支队参加了大宁河起义,成为国民党清剿对象;他带领队员开展游击斗争,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党;他随二野刘邓大军进军西南,参加了解放和接管重庆的工作。而他在被冤枉为“土匪恶霸”惨遭处决时,仍告诫妻儿要相信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