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中国近代警察教育的滥觞:京师警务学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兴起的背景近代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下,面对犯罪和社会治安空前严重状况,原有的依靠国家军队、司法和一般行政力量兼管治安的方式难以奏效,依靠民间的传统更夫更无济于事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鸦片战争以后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在迷梦中沉睡的古老中国,唤起了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求索“救国”、“自强”的真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日益高涨,寻求国家强盛的求索者的视野也在不断地开阔,从单纯的“坚船”…  相似文献   

2.
专职警察制度是人类进化到近代社会后,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但近代西方各国由于政治法律制度、警察历史传统和治安状况等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所建立的警察制度在形式上又有很大差别。根据这种差异,西方警学界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近现代西方警察制度分为两大主要类型:一类以法国、德国、奥地利等为代表,因其地处欧洲大陆,又都是大陆法的继承者,其警察制度被称作大陆型警察制度(the Continental mqdel或the Police System of Civil Law);另一类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因其地处海洋环抱中,又都延袭了海洋法(普通法),故其警察制度被称作海洋型警察制度(the Anglo-Saxon model或the Police System of Common Law)。可以这样说,从近代以来,这两种类型的警察制度就分别主导了世界警察制度的不同发展方向;其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3.
宋鲁郑 《世纪行》2013,(4):44-46,48
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三个事实判断,就构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一、近代以来的纵坐标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自此中国由一个"中央帝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建于何时、何地?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湖南建警说依据为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湖南保卫局;保定、天津建警说源于袁世凯在保定建立、在天津发展的巡警制度;北京建警说则发端于清政府1905年成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警察机关——巡警部;武汉建警说植根于张之洞创建的武昌警察总局。这些都曾经被学者认为是近代警察制度的首创之举。笔者认为,就清末时人对近代警政的认知和实践层面而言,1902年5月张之洞创办的武昌警察总局更具近代西方警察制度的雏形,其应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警局"。  相似文献   

5.
黄遵宪警政思想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遵宪是创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先驱,其警政思想和实践在中国近代警政史上产生过重要和积极影响。黄遵宪的警政思想一是来源于对西方警政的实地考察和思索;二是源于他在湖南的警政实践。黄遵宪强调警察制度的重要性,特别专注于将西方警察制度移植到中国,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警察组织──湖南保卫局;他对警察职能的认识较全面、系统;重视对警察权力的防范和制约;主张官“民”合办警察,即官府和地方绅商人民共同举办、管理警察机关,行使警察权力;注重对中西警政史的比较认识,以西方警政为参照物,考察中国历代的警察制度。  相似文献   

6.
自 1 8 2 9年英国创建近代西方历史上第一支职业警察队伍以来 ,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职业警察。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条件和安全环境的不同 ,其警察制度千差万别。从建警思路、组织制度、权力运作以及警务模式等方面考察 ,近代西方警察制度可以分为“英法系”和“德奥系”两大不同类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世界各国警察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西方警察学的引进与公安学基础理论的丰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近代警察制度发源于19世纪末叶,一百余年来,西方警察体制与警学理论的引进经历了三次高潮:清末,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时期,新中国建立之后。始于90年代初期的西方警察科学引进高潮,对我国的公安学研究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批判借鉴、启迪思考的正确道路。公安学是中国人对世界警察科学的重要贡献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中国本土的警察科学。公安学不能也不应代替世界警察科学。公安学与西方警察科学应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什么是警察哲学,英文中虽然有警察哲学这一概念,却没有相应的概念定义与内容、外延的确切界定。西方警察哲学相当于我国公安学中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警察诞生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警察称谓以及警政制度是外来事物,尽管我国维护社会治安的机构和官吏早已有之。已知世界上的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因为这一新生事物在维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于是各国争相效仿,18世纪后,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起来。1840年6月,被鸦片战争炮声震醒了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于是,警察制度作为“良法美政”被从西方引进。西方警察形象首次在中国亮相,是在租界内。这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接受西方的警政思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近代警察究竟诞生在我国的哪一个地方呢?一说在湖南,一说…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文明,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思想精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她的近代历史。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又是不断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回顾和反思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的艰辛历程,对我们今天“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①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社会主义的多层次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放生产力,就要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新的制度和体制,同时吸收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资金。这就使一些人产生了疑惑,改革究竟是姓资还是姓社?西方的一些政客也妄加议论,认为中国走的是一条资本主义的路,是搞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姓资姓社的问题异常尖锐地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1.
议会又称国会,在西方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思想和议会制度也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鸦片、教士和大炮,远涉重洋,来到了古老的中国。近代中国人对它的憧憬、向往、追求、实践、挫折、失败的历程,也由此拉开了帷幕。西方议会思想东渐 1840年鸦片战争把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高低差一下子凸现在中国人的面前。因而,地主阶级改革派魏源、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近代警察制度被外国殖民者强行移植到了他们在华所建立的租界内,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界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引进西方警察制度在革除封建衙役制度等弊端上的重要性,提出了学习西方、引进警察制度的见解,郑观应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其关于警政制度的看法相当系统化,其警政思想在当时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近代建警第一人,黄遵宪在警政理念和实践上都有突出的贡献。在理论上,他最先关注西方的警察制度,首次使用近代意义的"警察"一词。在实践中,他创办中国警政的滥觞——湖南长沙保卫局,制定《湖南保卫局章程》等规章,赋予长沙保卫局鲜明的时代特色,寓意了保卫局近代民主观念。其创办工作不仅是举办地方警政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实行地方自治理论的一次有益实践,书写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史上别具风格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止,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中国的出路是什么,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对此,近代中国历史中曾经长期进行过争论。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5.
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和制度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职业化是警察现代化发展的产物,现代警察制度的创生标志着警察职业化进程的开始。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预防犯罪、保障自由和执行法律的合法性; 二是基于警察科学学科理论的警务专业化和非政治化。现代警察职业诞生于19世纪早期的英国,因法制现代化运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性拓展,现代警察制度在许多国家逐步建立。当代中国警察职业化进程已经开始,但警察职业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尚没有确立,制度上与警察职业化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要求加快中国警察职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二、西方法文化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起源很早,而且具有辉煌历史的中国古代法律,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却是陈陈相因,发展缓慢,充满了保守性和孤立性。当西方资产阶级已经发生了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律制度,中国仍然保留着完全意义上的封建法制,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海禁大开,西方的法律文化同西方的商品一起输入到中国。从此,中国传统法律遭遇到猛烈的冲击,处于不得不变的大趋势当中。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阶级构成的变动,也为接受资本主义法律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德国警察体制为集权分权结合型管理体制,按照宪法规定警察属各州事务,国家层面上并不设统辖全国警察事务的国家中心机构。除了3个由联邦内政部管理的联邦警察机构外,所有13个州和3个直辖市各自都有自己独立的警察机构,并分别隶属于各自的州/城市内政部。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采用培训为主的警察教育模式不同,德国的警察教育与中国一样采用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结合的体制。  相似文献   

18.
龙向阳 《求索》2007,(8):199-202
从世界体系思想来看,所有非内生型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个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融入”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就叫“近代化”。受近代史与近代化研究的影响,中国学界对“外交近代化”进程的存在及其概念与内涵等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争议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外交近代化”就是特指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化时期,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以国际法观念为主导的近代西欧“条约体系”转型的过程。它介于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外交学和政治学之间。“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完成于1943年的开罗会议。受近代国际体系的制约,制度性的不平等是其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9.
政党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的产物,经上百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政党制度是国家对政党性质、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定或政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结构模式。政党形态在中国出现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密切相关,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激烈碰撞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脱颖而出。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其基本特点是:一、各民主党派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