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秋日江畔,重庆市南岸区长嘉汇广场的游客熙熙攘攘,一栋形如草书“起”字的建筑在秋日的阳光中分外亮眼。这栋“起”字形状的建筑,是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新馆,寓意:奋起!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以数字化引领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数字是解读重庆发展的密码,也是打开重庆未来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城标之变     
王一敬 《当代党员》2008,(12):27-29
重庆这座内陆城市,曾因没有一个像样的商业中心被谑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如今,她的城市建筑群的崛起充满了巨大的涅荣意义。让我们跟随重庆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不断跳跃变化,去聆听重庆30年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足音……  相似文献   

3.
重庆拥有两江交汇的朝天门,知名度甚至比上海陆家嘴还大。重庆是一座值得期待的城市,城市建设者不仅对单个项目负责,还要有一种社会责任,要尊重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历史文脉,这样才能建起“承上启下”的可持续建筑观。  相似文献   

4.
1920年,邓小平从重庆朝天门出发,走出国门,去寻找自己人生的道路。1949年,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一道率领人民解放军进驻山城,并主政西南,开始了他人生中的又一个新的征程。在重庆的这段日子,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为百废待兴的重庆谋划发展、运筹帷幄,并开创了重庆城市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大礼堂”、“文化宫”等令世人惊叹的建筑先后拔地而起,为古老的山城留下了一笔永久传承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5.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F0004-F0004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任波。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党政领导。重庆市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兼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高职高专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国际建筑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6.
~~桥之都——直辖重庆桥梁建筑掠影 $重庆新视界艺术工作室~~  相似文献   

7.
幸军 《红岩春秋》2010,(5):27-30
重庆抗战遗址,是指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到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8年期间,与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的史迹、代表性建筑的本体(尚存或有遗迹存在);具有抗战时期特征(20世纪30—40年代)并在重庆地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形成风格特殊且结构和形制基本完整的建筑;为纪念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建立的具有典型意义或标志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相似文献   

8.
吴波 《当代党员》2008,(9):60-61
上年纪的重庆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个印象:30年前的解放碑似乎很高,今天的解放碑似乎变矮了。其实,解放碑的高度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它周围的环境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30年前,27.5米高的解放碑是重庆建筑的“天际线”,今天重庆25层以上的高楼居全国第一。“解放碑越来越矮,重庆城越来越高”,这一诗化的主观感受,准确地反映出30年来重庆城市建设的巨变。  相似文献   

9.
报纸上常登一些趣闻,读来令人发笑。可是,笑过之后,有时又不免要思考一点什么。如发生在重庆的一件事,扬子岛假日俱乐部的屋顶上,不知谁架起了两门铜铸的大炮,黑洞的炮口直指对面的重庆扬子江假日饭店;饭店不甘示弱,经过一番筹划之后,也在其建筑上安一面八卦镜,...  相似文献   

10.
《红岩春秋》2014,(10):F0002-F0002
国民参政会旧址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最高咨询参议机关在重庆的办公场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74号,北靠临江门,南接较场口,东连解放碑,西望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是一座别致的西式砖木结构建筑。  相似文献   

11.
重庆的朋友们:大家好!确实说来得很匆忙,其实是刚刚到,而且晚上一定要离开,明天我要到香港给台湾来的非常重要的朋友颁奖,所以我不能在这儿过夜。到重庆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邀请的人比较多),就是我和我的妻子马兰都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前不久我们还悄悄的来过一次。完了之后,按照马兰的说法就是,到了重庆有两个发现一个发现是,原来我们好多喜欢的城市都是趴在地上的,而重庆站起来了!这主要是指山,山城第二个发现就是,现代建筑艺术学家,可以在很短的几年内,把一座疲惫的城市改造的焕然一新。大家到处都在讲重庆怎么怎么样,一定要去看一看,当大家都在讲的时间,重庆有了邀请。而且我的一个研究生一个叫丁松的叫我一定要到重庆讲一次,我也答应他了。没想到我们的市委副书记,政协副主席,宣传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开放2016年12月30日,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正式对公众开放。影视城一期占地20亩,建筑面积1.45万平米,复建了国泰戏院、新华日报、朝天门码头等老重庆地标建筑,由60余栋典型建筑构成建筑群。二期占地约130亩,建筑面积10万平米,继续沿用"修新如旧"的理念,复建了6条历史街区,以及国民政府大楼、苏联大使  相似文献   

13.
孟继 《红岩春秋》2012,(5):144-146
在重庆陪都名人旧居中,有一座叫“衡舍”的建筑。它曾由3幢西式楼房组成,作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生活书店主持人邹韬奋的居所,国民党CC系首领之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主任陈果夫的府邸,以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驻地。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9,(11):73-73
重庆市渝北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围绕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总目标,大力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着力突出渝北特色,建设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区,努力构筑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繁荣和谐的宜居名区。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大学法学院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坐落在重庆大学B区(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操场旁边,是著名建筑师唐璞的作品。建筑物中轴线对称设计,采用折线型屋面,红砖白墙,色调柔和,融中式典雅与欧式风格于一身,周边绿树环绕,环境优雅。50年代法学院调出重庆大学后,该建筑曾长期作为重庆建  相似文献   

16.
<正>数读5年来,重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率先开展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试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8%。同时,持续推动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绿色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占比达到72.5%。  相似文献   

17.
位于重庆南岸下浩周家湾河街的一所原外国船员酒吧(俗称洋酒馆)(图1),系当年由法国人主持建造,主要是为靠岸的外国轮船船员上岸活动提供食宿之处。这座酒吧建筑主体为中式部分,高三层,歇山式屋顶,是模仿典型的重庆传统木结构穿斗楼房建造而成。在建筑主体的沿江一面,一排两层楼高,西洋建筑特有的砖结构券廊呈跌落状依附于主建筑,并在主建筑的前端形成圆弧形的围合关系,这就是建筑的西式部分。在弧形石墙下方设计了一个额头上有巴洛克式券草灰塑浅浮雕图案的圆拱石门,活泼跳跃的浮雕图案显示了建筑的娱乐场所性质,石拱门又便于江中外轮上的船…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开埠后,已在重庆立足的英商立德乐,于1895年以"永租"方式,在南岸龙门浩"九湾十八堡"陆续修建了猪鬃洗房、货栈、码头、办公用房等建筑及设施,垄断重庆猪鬃经营,同时从事进出口贸易、航运等业务。今天,地处南岸区上新街新码头34号的立德乐洋行旧址,部分建筑保存完好。其中一栋赭红色的三层楼西式别墅,即立德乐洋行主楼,昔日就有"红房子"之称。抗战时期,"红房子"颇  相似文献   

19.
张波 《当代党员》2009,(5):50-51
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宜居重庆,这五大重庆是我市提升城市形象.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为了及时报道五大重庆建设的进展,本刊特从本期开始将“和谐重庆”栏目更名为“五大重庆”,欢迎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地标性建筑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胜利后在"精神堡垒"旧址上修建的"抗战胜利纪功碑",当时建于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市区中心,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中华民族和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