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成国银一精兵简政是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当时不仅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党中央还把这项政策推广到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作为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政策之一。1941年12月,中共中央为坚持抗日战争,巩固敌后根...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13,(12):50-51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作为贯彻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3.
“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十大政策之一,通过精兵简政,不仅帮助中国共产党渡过了抗战中的最困难时期,也为建国后如何治理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新探讨“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精兵建设系抗战艰难时期中共“精兵简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华中抗日根据地在1941年即推进以缩简上层机关为中心的军队精简举措。在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精兵简政”初期,华中局与新四军内部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军思想。毛泽东基于抗战局势与现实困境的整体考量,推动了“精兵简政”在各根据地的贯彻。华中抗日根据地于1942年秋进入深入“精兵简政”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精兵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我党历史上,“精兵简政”政策的最先提出,缘于党外人士李鼎铭的一个提案。 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延安开幕了。在这次会议上,李鼎铭当选为副议长,就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  相似文献   

6.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张永泉在关于中国土地改革的研究中,如何评价《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规定的"平分土地"的政策,是目前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它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整个土地改革运动的评价。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看法。一、对于"平分土地"的政...  相似文献   

7.
晋冀鲁豫边区的精兵简政崔艳明1942年前后,晋冀鲁豫边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伟大号召,努力精简机构和勤杂人员,大力提倡节约人力物力,加强基层,提高效能,有效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封锁,克服财政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笔者认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初,日军的疯狂破坏与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造成巨大损失,民众生活困苦,边区财政入不敷出,严重威胁着抗日根据地的生存。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政策,裁减冗余人员,倡行精兵主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军队战斗力,缓解群众负担。精兵简政政策的推行,不仅在团结解放区军民度过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和休养生息民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的政权建设、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誉为"精兵简政的模范",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及各有关区党委:敌后环境,日趋严重,“扫荡”频繁,物质困难,在报纸宣传工作上,亦有适应环境,贯彻党的精兵简政政策。为此有下列提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湖南武装起义计划宁教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二章第六节"大革命的失败",在分析"中共中央的右倾投降主义"妥协退让政策时,有这样一段论述:"局势越来越危急了,陈独秀和苏联顾问等依然一筹莫展,对自己的力量毫无信心,一味害怕刺激汪精卫...  相似文献   

12.
<正>黄克诚拿出全部家底欢迎洪学智1941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省人力物力。1942年1月召开的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精兵简政和中央军委军事建设的指示。同年8月4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对精兵简政问题作出指示:伴随着极端残酷的斗争,根据地缩小必然到来。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所谓“海外关系”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一九六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党组:中央批准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所谓"海外关系"问题的报告。所谓"海外关系"的提法,是模糊政策界线,混淆敌...  相似文献   

14.
再谈“首都意识”任炳1986年我们提出要树立"首都意识",并写了一篇短文《北京人和"首都意识"》,发表在当年8月份出刊的《支部生活》。此后这个新概念,陆续被有关方面接受并吸收在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文件和有些同志的文章中,也被...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蓝图,其中对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行计划生育是党和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应该相适应的原理,结合当时中国国情而制定的国策。  相似文献   

16.
陈燕 《湘潮》2023,(4):40-41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形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奋斗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民主这一主线贯穿于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建设过程中,民主潮流尤其是协商民主深入民心、作用重大。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李鼎铭是谁?中国共产党为何会采用他的意见?这条意见为何会成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政策”之一?回顾“精兵简政”的提出与实施过程,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历史进程的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精兵简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政策,它对巩固抗日根据地,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建举要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195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大量培养与提拔工农干部和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使他们成为各项建设事业中的骨干,是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1957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接收党员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萃苑     
《先锋队》1998,(7)
文萃苑国务院机构改革大事记一、1951年12月,我国第一次实行精兵简政。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有: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要求划清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和开支等。这次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二、1956...  相似文献   

20.
苏咏喜 《学习月刊》2011,(22):27-27
近年来,国内对于党建信息化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专著不多见。理论界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一是电子党务问题;二是"党建信息化"和"党务信息化"的研究;三是关于"网络党建"和"互联网党建"的研究。一、国内研究的现状1、关于"电子党务"的研究第一,关于"电子党务"概念的厘定。曹泽林在其专著《信息时代的党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