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主要有:地方政府预算失控和投资过度;地方融资平台绕开监管大规模举债;地方债管理混乱无序;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至地方政府。针对我国地方债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应从建立地方政府硬预算约束制度、推动市政债融资模式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债务规模。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主要有:地方政府预算失控和投资过度;地方融资平台绕开监管大规模举债;地方债管理混乱无序;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至地方政府。针对我国地方债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应从建立地方政府硬预算约束制度、推动市政债融资模式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债务规模。  相似文献   

3.
微观天下     
正地方债将迎更大力度监管新政当前,2018防风险攻坚战大幕已然开启,地方债将迎来更大力度的监管新政,多省在对2018年经济工作部署时都释放出严控地方债风险的明显信号。最近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要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据《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小康》2012,(8):6-7
专家点评处理好地方债考验政府智慧曾康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教授地方债的问题由来已久,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第35号公告显示,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到发展的进程来看,早在1979年,我国某些地方政府就进行了举债。然而,引起地方债急剧扩大的时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分税制改革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而事权的重心却在下移,由于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造成县级政府财力的紧张,这是形成县级地方债务的体制原因。时至今日,县级地方债务面宽、量大,已经严重影响着县级财政的运行机制,尽管总体上县级地方债可控,不少县级政府面临债务风险却是事实,如何化解县级地方债问题,已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推进城镇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土地在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传统城镇化融资采用的是"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模式,这一模式是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强烈、地方政府又无举债权情况下的产物,不仅导致了普遍的地方政府短期行为,而且还使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陡增。本文提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融资模式,推进土地财政向物业税转变、城投债向市政债转变,建立"物业税+市政债"的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其财政风险的风向标,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健发展。只有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平衡、法定、公平理念出发,将法治和预算约束思维贯穿地方债的"借、用、还"全过程,促进举债权、乃至财政权在横向及纵向维度的合理配置和规范运行,并探索地方债的市场化道路,建立系列配套制度,才有望促进地方债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财政部公布了2017年地方债余额16.5万亿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重大风险是违规违法或变相举债的隐性债务过高,主要问题归结如下:1.认识不足。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还未将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仍然"过度举债谋政绩,超出财力铺摊子,无序融资搞建设"。2.底数不清。地方政府认为只要保持高速发展,风险自可迎刃而解,继续不断"加杠杆"。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共风险管理机制整合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们的社会由传统的“常态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政府公共风险管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现阶段政府公共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理念、制度、组织、技术以及资源五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政府公共风险管理整合机制的协同化、系统化、全面化特征,必须建立一个涵盖风险管理全过程、全要素、全员、全球化以及政府内部五个方面的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得到多方关注,但整体来看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成因,但都与发展型政府内在的扩张机制及政府预算约束的缺失有关。理性看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全面辩证系统地看待地方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树立起防范化解风险的信心。要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守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关系,从根本上切断地方政府的企业债务融资通道;加快预算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的约束力和全口径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10.
闵勤勤 《时事报告》2013,(11):18-23
主持人:一段时间以来,地方债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对于我国地方债风险的议论非常多,有的人认为风险已经失控;有的人说可控,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人趁机大肆渲染炒作以唱衰中国。为搞清楚我国地方债真实状况、准确评估风险,中央也派出审计人员对地方债进行摸底。那么,我国地方债风险形势到底怎么样?控制地方债风险有哪些难点,又有哪些对策?请各位专家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