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印安全两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两国都是处于上升中的大国 ,边界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因此 ,摒弃历史包袱 ,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 ,加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是缓解中印安全两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宗海 《当代世界》2010,(6):52-53,56
中国和印度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复杂难题,对中印关系的发展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近30年来,两国先后开通了除通常外交渠道以外的四个特别对话机制:中印边界问题副部级官员会谈、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会谈和副外长级磋商、中印边界问题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会议,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等。  相似文献   

3.
中印两国关系是中国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中印两国自建交以来,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了友好关系,也经受了暂时的冲突和一度的挫折,并在关系恢复中走向成熟.时至今日,中印两国关系又有着新的发展合作的空间与领域更加广阔,在边界问题上双方已进行了三轮会晤,以期达成基本满意的方案.印度新政府继续推动中印两国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地发展,两国关系进入成熟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田昌林 《法制博览》2014,(2):135+129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围绕边界问题,中印之间出现严重分歧,并于1962年发生边界武装传冲突。本文从中印边界现状入手,阐述了中印边界争议问题的历史发展,着重梳理分析了双方存在的争议焦点。  相似文献   

5.
中印两国拥有广泛的"认同"利益:对和平与安全的认同、对发展与稳定的认同等。中印应以上述"认同"为基础,通过双边及多边互动增进互信,建构"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同时,以"三个伙伴"为"身份"基础,明确和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以利益为导向,以"五通"为路径,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对接两国发展战略,实现国家层面的繁荣发展、双边层面的互信共赢、国际及地区层面的公正有序,最终建构中印"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1962年中国与印度因边界争议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导致两国交恶。不仅50年代的“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度—中国是兄弟)”的欢呼声消失,而且正常的外交关系也难以维持,相互指责的“照会战”成为两国交往的主要内容。经历了十几年的对峙和冷漠之后,1976年两国重新互派大使,开始恢复正常的国家关系。对于交恶之源的边界问题,双方都希望解决,同时也愿意在文化、经贸、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二十多年过去了,两国关系有许多积极的发展,总的看在不断地改善,但紧张气氛时有发生,边界问题尚未解决,西藏问题造成的疙瘩也没化解。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虽然我国对所有邻国一视同仁地实行睦邻政策,都主张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它们通过谈判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但是与邻国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却并未像中缅、中尼、中阿、中巴边界问题那样得到圆满解决.不仅如此,还在1962年冬,在中印边境发生了一场军事冲突——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一场历时一个月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相似文献   

8.
彭念 《南风窗》2013,(23):78-79
在没有可行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出台之前,中印都认为必须保证边境地区的暂时稳定。辛格实现两国总理年内互访,一个显著成果就是双方缔结了中印边防合作协议。1962年10月20日之后的一个月,中印在喜马拉雅山展开一场激战,中国称之为"对印自卫反击战",而印度称之  相似文献   

9.
可以预计,在未来中印关系全面发展进程中,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可望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随着"中印崛起"日渐成为世界热门话题,未来的中印两国也会越来越多地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不仅如此,中印文化都是尚待发扬光大的文化,应当为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外交展现出更为进取的姿态,希图从地缘政治格局的"平衡力量"转型为"领导力量"。莫迪政府外交政策调整在"印太"地区、中印双边关系层面均有明显体现。在"印太"地区,印度通过与美、日等组建"小多边"机制因应中国崛起,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印度还牵头打造由其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以应对中国"涉入"南亚。在中印关系层面,尽管有边界争端等"新老问题"掣肘,两国在经贸合作上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安全上印度对华仍存在"战略焦虑"。在中印高层均有意愿引领两国关系发展基础上,中印需建立基本战略信任,从消极方面进行"止损",并增加彼此之间新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赵干城 《当代世界》2014,(11):18-20
<正>中印关系是当代亚洲乃至世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因此论者通常也将焦点置于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双边问题上,某些西方媒体和学者更将两国间存在的一些难解的问题视为"持久的争斗",认为两国走出这种困境的前景是不存在的。虽然双边关系确实是中印互动的核心,但由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中印作为两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双方之间的关系又远远超出了双边范畴。习近平早在  相似文献   

12.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回顾和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s,以下简称IPR)谈判是近两年中美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谈判历经多个回合,由于双方分歧严重而一度破裂,几乎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但在最后一刻双方又戏剧性地达成了协议,从而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后果。这次谈判集中于IPR保护的问题上,但对于两国的经济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由于谈判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因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那么,中美产权谈判的背景是什么?双方为什么会一度举起贸易报复和反报复的武器?两国又为什么能在最后一刻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和总理瓦杰帕依先后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均表示摆脱1962年大规模边境冲突给两国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启中印友好合作的序幕。而当年两国士兵的枯骨早已融进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土壤中,只有矗立在藏边风雪中的塔格拉山脊和潺潺流淌的克节朗河作为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和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英属印度当局对中印边界非法的划分(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西藏解放使印度“缓冲国”的梦想破灭,印度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前进政策”,不断在我国境内建立据点,蚕食我国领土。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印度坚持要中国让出大片领土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关闭了和平谈判之门。 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创造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解决的条件,对入侵印军进行反击。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由西藏军区组成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担任总指挥,负责东段指挥。西段新疆边防部队组成“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何家产负责指挥。  相似文献   

14.
杨晓萍 《国际展望》2016,(3):126-141
秩序是指客观现状与主导国意志一致的状态。目前南亚并不存在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安全秩序,就其现状而言,在体系层面呈现出"失衡性"和"交织性"特征,这是构建南亚安全秩序的起点。失衡性决定了印度在传统安全上是南亚主导国的逻辑,而交织性则意味着主导国意志存在被影响的空间,这种状况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更是如此。目前,印度在构建安全秩序方面的价值取向尚不能通过其官方文件来解读,但很大程度上可通过其与一些关键国家在南亚的战略互动进行解读。在南亚地区,中国的崛起一方面使中印在传统地缘政治领域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则使"发展导向"成为包括印度在内的国家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流思维。第一种互动主要是竞争框架下的中印地缘互动模式;第二种互动主要是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南亚邻国"互动模式。未来,这两种战略互动模式的发展方向,将折射出南亚主导国的意志选择,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南亚安全秩序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孙永祥 《国际展望》2012,(2):48-66,135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后果使众多国家越来越认识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和俄罗斯均属经济转型国家,国内经济发展需外力拉动。能源合作是加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和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一些进展,但能源实力及其战略上的差异使两国能源合作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双方在各自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按市场经济规律加以协调和解决,方可取得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16.
争端由来秘鲁与厄瓜多尔两国边境线长达1660公里,自19世纪初叶两国分别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以来一直在边界问题上纠纷不断,虽经多次谈判,但始终未能达成协议。1941年,秘厄两国军队在边境线附近发生一系列小规模冲突,这些冲突最终演变成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秘鲁军队赢得了这场战争,他们占领争议地区的绝大部分土地。1942年1月,在阿根廷、巴西、智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2月18—21日,伊朗与六国(美、俄、英、法、中、德)在维也纳进行关于全面解决核问题的首轮对话会,双方就谈判框架达成一致,并确立未来四个月的谈判时间及议程。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称"这次会谈确定了伊核问题最终全面协议将要涉及的所有相关问题"。美伊在进行艰苦核谈的同时,双方在多个领域的较量依旧激烈进行,而经济制裁作为美国推进战略目标的政治工具,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基于自利行为的内在冲突客观存在.为解决冲突可能诱发的双方福利损失,劳动关系理论大师,如邓洛普、桑德沃和安德森等,所提出的劳资关系调整模型均认为集体谈判是舒缓劳资冲突、促进劳资共赢的有效制度.我国学者对集体谈判运行机制尽管存在策略性差异,但对集体谈判有助于劳资关系调整的共识还是广泛存在的,对其在劳资关系调整中的作用也是充分肯定;正因为如此,1994年的《劳动法》、2001年的《工会法》和2007年的《劳动合同法》对集体谈判的有关问题都有专门规定.这说明,尽管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时间不长,但集体谈判在制度层面还是得到了充分的鼓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印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相互毗邻的大国,都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印度莫迪政府提出了"季风计划"等战略,但中印彼此的战略对接存在严重问题,影响了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不仅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而且使双边关系出现倒退,并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南亚地区的推进。未来,中印双方需要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进行友好合作,才能更好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基于一定政治基础的协商谈判始终是两岸双方增进互信、扩大共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两岸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两岸谈判的形式和内容,两岸关系的实践决定并推动着两岸谈判深人发展,逐步形成反映历史阶段性特点的不同模式。基于两岸谈判的领域、层面对谈判模式的需求不同,两岸双方有必要从更为宏大的视野出发,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实际情况,适时推动谈判模式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和完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