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价值观在整个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们当前价值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相联系的。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北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伴随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北京市民在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北京申奥成功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正确认识和把握机遇和挑战,对动员北京,动员全国人民办好2008年奥运会无疑有所裨益。一、机遇1.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所决定的。一个国家能否举办奥运会,也是以其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北京申奥成功无疑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在世界  相似文献   

3.
朝阳再造CBD     
春风化新绿,起舞迎朝阳。朝阳区是著名的使馆区、涉外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2000年,朝阳区结合地区实际,首次在朝阳国际商务节上成功推出“CBD”(国际商务中心)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已全面启动。此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年限为2000年—2020年。这20年正是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根据未来的发展目标,北京要在2003年至200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2009年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起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在未来不足20年的时间里,北京必须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因此,这次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即:…  相似文献   

5.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明万历年间曾是南方向北京运送江米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间,俄国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建了座俄罗斯馆,作为接待俄国使节和来往商人的落脚之处。日后这里成为使馆区便滥觞于此。  相似文献   

6.
习伟 《前线》2013,(10):94-94
本刊讯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9月26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办。北京国际设计周是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重点支持的创意设计品牌项目.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被国际设计界认可的国际A类创意设计活动。  相似文献   

7.
刘登阁  周云芳 《前线》2014,(5):84-87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打造美丽北京,搞好首都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不仅是发展所需、民意所在,也是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而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就要把生态北京建设提升为未来北京发展的最高战略,实现对科技北京、人文北京和绿色北京"三个北京"战略的涵盖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建设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亲切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广大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以辉煌的成就迎来了党的80岁生日。我们将继续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奋斗。(一)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旧北京萧条破败、满目疮痍的景象一去不复返。50多年来共建成各类房屋2.16亿平方米,其中住宅1.43亿平方米,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到14.86平方米,以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十大建筑等为代表反映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北京重点新城,顺义区是首都未来的“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在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进程中,顺义将紧紧扣住建设现代、文明、和谐新顺义这个主题,以打造北京重点新城为统领,把顺义建成现代制造业高度发达、临空经济潜能充分释放、核心城市地位日益彰显、新农村建设生机勃勃、生态环境优美怡人、人文底蕴浓厚、社会公平和谐的“绿色国际港”和现代化新城。一是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以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临空经济区建设为重心,带动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拓展以临空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先导、多…  相似文献   

10.
克力更 《实践》2009,(11):39-40
新中国60周年国庆节之际.目睹现在我们国家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想到60年前旧中国贫穷落后屈辱的状态。思绪万千,想说的话真多。但因篇幅有限,现只说一段激动人心的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新中国诞生的隆重庆典前夕.中国青年代表团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中新中国诞生、世界欢动成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4,(8):58-6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这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更是把首都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的重要传家宝。牢记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才能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把握人民群众新期盼,谋划好新时期首都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北京作为六朝封建帝都,曾是帝王和达官贵人的天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人民的天下,作为首都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60多年来,北京在人民的建设下,已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11):35-35
语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为汉语的国际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全球汉语热潮中,海外汉语推广工作也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天安门广场在历史上是一个宫廷广场,处于皇城之中,整个广场由宫墙和千步廊所封闭,集中分布于两旁的中央官署也都隔在墙外。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炮轰天安门,正阳门莆楼和广场上的千步廊遭到破坏。《辛丑条约》使天安门广场以东的中央官署所在地和临近地区沦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的帝国主义“使馆区”兵营和操场。辛亥革命后,千步廊被全部拆除,天安门广场贯通了东西两城的交通,使天安门广场的中  相似文献   

14.
建言人文北京共谋和谐发展——“人文北京”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梅萍 《前线》2009,(4):29-31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奥运筹办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理念。这一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把“人文北京”摆在了第一位,进一步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建设“人文北京”的高度重视。日前,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邓研中心、北京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人文北京”论坛。  相似文献   

15.
寇静  朱晓青 《新视野》2012,(1):36-39
世界城市是指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城市,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战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和配置中心,也是从全球角度俯视各国主要城市所构成的国际城市体系的高端形态。能够支撑起世界城市地位的产业集聚,绝不是传统服务业、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而只能是现代服务业。目前北京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虽然位居全国省级区域的首位,但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标准,服务业占GDP比例仍然明显偏低。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借鉴世界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经验,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在发展序列上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明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路径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国际社会,国际话语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国家软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是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国际话语权还须进一步提升,且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得益彰。中国国际话语权还存在不同领域差异明显,不同媒介平台国际传播力不够,不同国家认知各异的现状。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传播矩阵,不断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胡水华  李平 《党史博采》2013,(1):16-17,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范长龙、许其亮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军队最高领导人顺利地完成了新老交替。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也指出:"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军事斗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09,(11):35-37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是北京市当前及未来重要的战略任务。建设“人文北京”,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首都各项工作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为此,本刊特约请袁行霈等三位专家学者从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畅谈看法,积极建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从1978年始,到现在整整30年了。弹指一挥间,京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筹办、举办奥运会,大大加快了北京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北京发展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30年,是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的30年,是北京融入世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30年.是民生显著改善的30年。也是北京城市全面发展的30年。鉴此,本期特设“北京改革开放30年巡礼”专栏,文章由本刊记者采写。我们总结历史,回顾成就,同时,我们更期待首都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上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20.
任晓刚 《前线》2023,(10):52-55
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是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重要条件,是积极构建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的重要保障,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坚持激发首都科技创新要素的活力动力,发挥整体效能,通过加速推进机制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聚用科创人才、打造核心产业、加强国际科创协作,能更好地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关键要素汇聚北京,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