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作为一个“先导产业”。发展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是我们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要求:作为一个“清洁产业”。发展旅游业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推动作用,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富民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一个景区、  相似文献   

2.
发展游旅业,对促进哈尔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南部地区特别是平原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要加大“731”遗址的建设力度,开展“航空工业游”新项目,打造特色“生态旅游”新品牌,在哈尔滨“南拓”中,做好旅游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后续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名牌”产品的开发工作,贵州旅游,呼唤“名牌”旅游产品。 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名牌战略的意识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其景区、景点、景观、景物都是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有“品牌”和“名牌”的意识,要认识到“名牌”的作用,认识到“名牌”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名牌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旅游产品的代表性成果。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名牌”来打开市场、争夺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众多旅游产品中占领市场的开路先锋,名牌旅游产品占领了市场,就能极大地带动非名牌旅游产品的发展,带给它们更多的进入旅游市场的机会。显然,“名牌”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旅游市场的竞争是旅游产品的竞争,旅游产品的竞争则体现为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则主要是通过旅游产品“品  相似文献   

4.
总结全国各省市旅游业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经验,那就是需要形成各省市区的旅游核心区,打造自己的旅游航母。黔中旅游区是贵州省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经济格局中最为重要的“核”,大力发展黔中旅游区是进一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旅游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又将为推动贵州旅游大发展打造“航母”、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5.
努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环境容量作为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研究成果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旅游地规划、旅游的宏观和微观空间分流等具有重要意义。要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大力实施“五个统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实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6.
《实践》2008,(10):F0004-F0004
近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要求把包头的旅游业做大、做活、做强。”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自身的性质与作用,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城市圈作为区域经济运行的平台与竞争的载体,旅游业的合作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旅游欠发达区域的城市圈旅游业发展呈现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现状,需要在“十二五”开局进行战略研究,更新发展理念、秉承发展原则并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十大关系”。通过一体化整合的战略引领,实现城市圈内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南安市石井镇是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  相似文献   

9.
加快建设旅游大产业李德明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邓小平同志并且对青岛、黄山、北京等地发展旅游业,做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对于本世纪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争取到2000年我国旅游...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8,(24):I0002-I000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提出的“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千方百计提升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要运用大旅游的理念.高起点规划。新机制运作,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用五年时间把特色旅游业打造成宁夏主导产业”发展理念,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精品景区,是沙湖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红色旅游在全国迅猛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旅游业居全国前列,是旅游大省、强省。但红色旅游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北京、重庆、江西、贵州等省市相比,在许多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广东党史》杂志今年增设了“红色旅游”栏目,大力宣传广东红色旅游,我认为非常好。我们就是要大声疾呼:红色旅游好!  相似文献   

12.
泰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王雷亭张建忠崔凤军在世人眼里,旅游业一向被誉为“无烟工业”、“永远的朝阳产业”,似乎旅游业的发展自然而然地是高枕无忧的、永续的发展。但实际上,人们长期以来没有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旅游经营的短视行为与市场需求之间...  相似文献   

13.
阿勒泰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中国的最北角,拥有广袤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险峻的高山和湍急的河流,沿边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蒙古等国接壤,拥有4个口岸、9个通道,这种国内绝无仅有的地缘优势是我区全方位、多角度开发旅游业,实现“旅游兴区”的可靠前提。一发展旅游业,必须结合阿勒泰地区实际(一)破除陈旧观念,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发展旅游业,必须敢于实践,敢于探索,一切有碍于发展旅游业的思想顾虑都应该抛弃,一切阻碍旅游业发展的壁垒都应该拆除,要拓宽旅游发展思路。尤其在资金筹措上要抛弃过去那种…  相似文献   

14.
王宾 《奋斗》2007,(3):37-39
近几年,我省旅游业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8月,温家宝总理视察黑龙江省时做出重要批示:“黑龙江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很大,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扩大旅游经济规模”。实践证明,旅游是一个新的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花同样的投入开发一个旅游项目的产出和效益,常常数倍或数十倍于一个工业项目,我们要抓住机遇,实现旅游业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目标,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努力,逐渐使全市人民形成共识:张家界因旅游建市,靠旅游立市,发展经济就必须以旅游为突破口,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带动社会全面进步。一、支出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是现代经济的产物,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张家界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突出发展旅游业是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正确选择。今后几年,我们将把旅游业放在更…  相似文献   

16.
石品 《当代党员》2011,(2):48-49
旅游业因成长性好、带动力强、低碳环保,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国民经济大产业,拥有“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旅游业成为世界各国提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跨越式发展,既包括物质上、经济上的跨越,也包括精神上、文化上的跨越,经济建设是核心,文化建设是先导。因此,现代文化建设,是推进乌鲁木齐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鸟鲁木齐要率先跨越发展。就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发展多元、融洽、开放的现代文化,充分发挥首府拥有的特色文化优势,使文化的“软实力”成为发展的“硬功夫”,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全面促进首府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丽 《实事求是》2005,(4):67-69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克拉玛依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这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自治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自治区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为旅游业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为了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克拉玛依市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城市功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合作、创新体制、保护好资源。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被全社会逐渐认识。1998年7月,江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就指出,要充分利用亚欧大陆桥和新疆向西开放的优势,努力开拓中亚,西亚等国际市场,发展旅游业,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王乐泉同志在今年召开的自治区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旅游业是未来我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的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被称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的旅游业,已成为拉动丽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支撑产业。在做大、做优、做强、做精丽江旅游业的历程中,玉龙雪山旅游开发总公司起到了重要的龙头作用;而总公司的发展壮大,又得益于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