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庐剧春秋     
《廉政瞭望》2012,(20):44-45
近日,“比基尼京剧”向传统戏曲文化发起挑战,在商业化经济的催动下,国粹京剧到地方的传统戏曲文化渐渐淡漠。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庐剧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清末以来,主要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曾经红极一时,现也是“夹缝存生”渐渐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  相似文献   

2.
川剧,流行于四川(含今重庆市)境内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的一个缩影。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安徽徽调等流入四川,流传甚广。至乾隆、嘉庆年间,外来声腔与本土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宗教音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四川化”的演变过程。至道光、咸丰年间,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本土的灯戏融为一体,形成延续至今的“五腔共和”的声腔体制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充分体…  相似文献   

3.
迷人的湘剧     
湘剧,是湖南历史悠久、流行很广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民间旧时称为大戏班子、汉戏班子、长沙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1920年在长沙印制的(湖南戏考)第一集西兴散人序,后曾一度称长沙湘剧。明初弋阳腔传入,逐渐形成了流行于湘东北、湘中一带的地方化高腔。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古老声腔——湘剧作为低牌子流行。稍晚,安徽的青阳腔又丰富了湘剧高腔演唱艺术的表现力。昆腔于明末清初传入湘剧。清乾隆年间弹腔兴起。先后4000年,在明清两代王朝的更替和其他政治动乱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代艺人的惨淡经营,才使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等四种声腔…  相似文献   

4.
辰河戏是湖南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因流传地域为古时的辰州属地,故称辰河班。1955年,正式定名为辰河戏。辰河戏的声腔兼有高腔、低腔、昆腔和乱弹。高腔部分辑存曲牌188支,均为七声音阶,用法有一定之规,如走路用〔驻云飞〕,奏本用〔玉芙蓉〕,开打用〔混江龙〕。低腔无整本戏流传,其曲牌一般用作过场音乐或唱段起句。昆腔音乐现存162支曲牌,均为五声音阶,如《红梅阁》中《游湖》一折,全用昆腔演唱。辰河戏的乱弹音乐由“北路”(西皮)与“南路”(二黄)组成,其曲牌十分丰富,它与高腔成为辰河戏的主要声腔。辰河戏的打击乐常用者有〔摆场〕、…  相似文献   

5.
吕剧发源于博兴县闫坊镇、纯化乡一带,是山东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由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杂调为主,并吸收了“腔”、“梆子”、“京剧”等戏曲艺术和山东琴书的艺术成分,不断丰富壮大而形成,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一、吕剧发源的地域和成戏前的艺术背景据...  相似文献   

6.
湘剧的美     
乔宗玉 《学习导报》2011,(10):61-61
湘剧起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第八子被封为长沙王,他依照金陵王族传统,在长沙的吉王府内蓄养家班,带来了弋阳腔,这便是湘剧四大声腔之高腔的缘起。随着昆腔、徽调、汉调相继流传到长沙,湘剧逐渐形成,它的声腔系统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组成,所以,湘剧许多曲牌与昆曲是一致的,比如《驻马听》、《桂枝香》等。故而,戏剧家田汉称赞湘剧道:"湘剧在许多地方剧种中比较完整高级。它的好演员、好戏与平剧(即京剧)无多让,  相似文献   

7.
《机构与行政》2023,(5):19-20
<正>山东梆子是流行于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鲁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山东梆子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郓城县委编办在深入分析县山东梆子剧团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从机构编制管理角度,积极研究推进传统文化机构转型升级的措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17)
正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于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龙江剧以东北二人转、单出头和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剧目语言朴实风趣,表演粗犷俏美,"扎根黑土,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的黑土艺术风格使它在琳琅满目的地方戏剧种中独具神韵。二人转以及单出头和拉场戏作为东北地方曲艺已有近2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地方戏曲、曲艺的发展高度重视。自1956年起,黑  相似文献   

9.
沙敏 《北京党史》2012,(2):43-45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北京最早。的戏剧文艺称为“院本”.至元蛇剧艺术得以高度发展,清代,代戏剧艺术得以高度发展,清代,北京举行过大规模的戏曲集中演出.促进了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出现了全国最大的剧种之一——京剧。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与陕西地方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与陕西地方戏陈答才,李晓峰在陕西,秦腔、眉户和碗碗腔被誉为地方戏曲三大剧种。周恩来对此三大陕西地方戏的发展都给予过无限的关怀。一、称赞秦腔《三滴血》是一出很好的公案戏秦腔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萌芽于秦汉、形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繁...  相似文献   

11.
常德丝弦戏,是由曲艺品种常德丝弦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新剧种。  相似文献   

12.
二人转小札     
尚志发 《奋斗》2008,(12):59-59
二人转素来为东北人所喜爱,如今在许多地方剧种因“票房”问题,而无力经营,生存面临绝境、窘境之时,二人转竟然走出东北,风行大江南北。一个地方曲种,何以有如此命运?我想,除了“商业运作”的成功之外,二人转特有的艺术形态、风格、语境及文化指向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孙娟 《江淮》2004,(11)
黄梅戏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戏曲剧种,是安徽的标志和骄傲。经过数代人的奋斗,黄梅戏从草台走向舞台,从民间“里巷传唱”,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创造了黄梅戏艺术发展史上的三度辉煌。这朵艺术奇葩之所以越开越艳,除了适逢伟大的时代这一根本原因外,尊重、遵循艺术自身发展规律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民间称为“岳州班”。1953年始定名为巴陵戏,是湘北人们喜爱的地方大戏剧种。巴陵戏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代末叶,巴陵戏出现了兴盛景况。巴陵戏传统剧目较丰富,据统计共423个。习惯分整本、半本、折子、小戏四类,以半本戏居多。巴陵戏的声腔分昆腔、弹腔  相似文献   

15.
湘剧,是湖南历史悠久、流行很广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民间旧时称为大戏班子、汉戏班子、长沙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1920年在长沙印制的《湖南戏考》第一集西兴散人序,后曾一度称长沙湘剧。  相似文献   

16.
湘昆.又称湖南昆剧.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与北昆、苏昆同源。因艺人和班主多出自桂阳.历史上曾有桂阳昆班之称,1957年定名为“湘昆”.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名录13项。名录中,有传承600余年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海阳大秧歌;产生于乾隆初年距今270多年的胶东大鼓;“帮、打、唱”三位一体、交映生辉的古老高腔剧种莱州蓝关戏;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山海传奇八仙过海传说;构思巧妙、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意见》要求,到2020年,贵州将建成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和全社会共同重视关心戏曲艺术发展的良好环境,助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贵州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已然成为表现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传统戏曲面临多元文化冲击下,贵州戏曲艺术发展仍存在剧种剧团减少、剧本创作严重不足、戏曲生产条件薄弱、戏曲精品短缺、人才缺失等突出问题。如何借鉴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传承、弘扬戏曲文化,做大、做活戏曲市场?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答案:明确  相似文献   

19.
陈竟 《党的建设》2008,(10):39-39
秦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剧种之一,被称作与黄土地融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在西北地区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使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与时俱进、焕发生机,由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相关省、区的文化厅、文联等  相似文献   

20.
吴江 《学习导报》2008,(9):55-57
在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京剧是观众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京剧刚产生的时候叫皮黄戏。又叫京腔大戏,后来叫京戏、京剧,在台湾和海外,也称为国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