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乐平 《探索》2004,3(3):15-16
邓小平的洞察力、判断力和驾驭力使他对世界历史主题作出准确判断 ;处惊不变、沉着冷静的理性人格 ,使他直面国际风云变幻 ,作出理性思考和处理 ;正直刚毅的性格 ,使他不屈不挠 ,大声疾呼建立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始终贯穿着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 ;它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启迪 :创新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他身上表现出的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务实的精神、开阔的视野,坦荡的胸襟、无畏的胆识,伟岸的胸怀、高尚的情操等独特人格魅力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在革命斗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要学习邓小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态度、沉稳的情绪、聪颖的理智、顽强的 意志等崇高而伟大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极大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处处体现着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今天,正确把握邓小平的创新思想,既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更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人才问题的讲话,形成了一个完整且极具时代特色的人才理论体系.今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群众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继承和发展.群众是党的力量的源泉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基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是党员的最高准绳的根本观点,是邓小平群众观的核心内容;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贯穿邓小平群众观中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8.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组织原则和调整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近些年来,国际社会某些国家或集团对民主集中制发起了恶毒的攻击,国内也有人强调民主而怀疑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性,同时,民主集中制在实行过程中确实存在某些问题。对此,邓小平强调:①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不能丢;②民主集中制是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相结合的制度,必须坚持其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其基本关系,努力实现其基本目标;③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张纯  马金雪 《世纪桥》2010,(1):20-21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创造性地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康思想,提出了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小康社会"的新概念、新目标。小康社会思想契合民众心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他身上表现出的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务实的精神、开阔的视野,坦荡的胸襟、无畏的胆识,伟岸的胸怀、高尚的情操等独特人格魅力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在革命斗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加华 《党史文苑》2011,(4):41-42,5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吸收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发展观。在发展的重要性、中心、阶段、目标、步骤、动力、道路、布局上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12.
朱培民 《实事求是》2004,40(4):5-10
邓小平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十分关注新疆的发展和稳定,曾经多次指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解决重大问题。大量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如果没有邓小平,就不可能有今天新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我国道德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重要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形成了邓小平"德治"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德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系列科学的论述:对苏联模式的精辟论述;关于中苏论战的深刻反思;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看法;对苏东剧变的深刻总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世界意义等.重温邓小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后,邓小平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初期两个关键时期,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诸多阐述,深化了理论内涵并明确了这一理论对于党的建设和事业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邓小平在他的领导实践中身体力行,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根据执政和改革的新形势,关于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根本要求和重点问题,为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群众路线在邓小平理论中同样是根本性的东西,对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人才问题的讲话,形成了一个完整且极具时代特色的人才理论体系。今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00,(4):43-43
邓小平涵养极好,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自制力极强,为人和蔼可亲。虽然寡言少语,但难见动怒。可是有两次他是发了大火的。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吸收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发展现.在发展的重要性、中心、阶段、目标、步骤、动力、道路、布局上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曾多角度、全方位论述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主要有 :科学决策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 ;科学决策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 ;科学决策必须以符合人民利益为根本 ;科学决策必须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学习邓小平的科学决策思想 ,对加快制度创新 ,提高工作绩效 ,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