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泽东的许多诗词都描绘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讴歌了这支英雄之师所向披靡、“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勇武气势。细读这些诗词,我们还会发现毛泽东在建军节写过一首诗,专门赞颂解放军的一个连队。作为党的领袖和军队统帅,毛泽东关注和赞颂了解放军的哪个连队?这个连队就是“南京路上好八连”。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领袖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文章、演讲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的重要作用,还在诗词中热情赞颂人民是舜尧、是英雄。有人统计,毛泽东诗词中有39首描写了人民。让我们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为例,来体会毛泽东这些诗词中“人民万岁”的伟大思想。盛赞新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相似文献   

3.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时代的号角。阔步新征程时,我们不由想到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丰功伟绩,想到他写下的新中国赞歌。“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翻身做了主人的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盛大的节日。10月3日晚,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党中将名单里,有128人被人民军队俘获,包括师长级中将15人。第一个被红军活捉的敌中将,乃是张辉瓒。由于江西根据地广大群众对张辉瓒所实行的“三光”政策有着刻骨仇恨,因而在东固  相似文献   

5.
“揽辔长征二万里”(李木庵诗),“出死入生风暴里”(续范亭诗),许多人用诗歌来赞美长征中的徐特立。徐老是长征中的一位传奇人物,正如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所说:“越困难他越有精神,他的生命越在困难之中就越加显得辉煌。”他在艰苦的长征途中所激发和表现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红五军团政委李卓然诗云:“六十长征穿破旧,爬山涉水荷行装。”当时徐老已58岁,是长征队伍中的最长者,但他和普通战士一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长征开始时,他编在中央工作团,董必武任团长,他任副团长。到了贵州黎平,红军缩编,他任干部团休养连班长。离开江西苏区时,他穿着单衣;到湖南  相似文献   

6.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林则徐被任命为云南乡试的主考,于旧历五月初八离开北京,出直隶、河北,经河南、安徽、江西,由湖南进入贵州。贵州高原千山腾踊如奔马,群峰卓立似箭芒的雄奇壮丽,使正值盛年的他起笔陡峭,收势淡逸,纵横开合,宛如奏议,非寻常登陟游览之作可比,写下了诸多歌咏贵州峰峦叠错、险峻峥嵘的诗作。在平坝,这里大田大坝的平坦富庶景象给林则徐留下深刻印象,他不禁即兴挥毫写下《过平坝》:豁开原野少崔嵬,得出丛山似脱围。历险始知平地好,骤寒翻讶早秋非。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改诗     
解放初期,山西大学历史系罗元贞教授读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25首旧体诗词以后,感到《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和“金沙浪拍悬崖暖”两句中重复用“浪”字为诗词之忌;此外,“悬崖”的“悬”字缺少诗味。不如改动成“金沙水拍云崖暖”。1952年元旦罗教授在给毛泽东的贺年信中,提出了这个意见。毛泽东同志认为意见提得很好,便改了过来。此后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中都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沁园春·雪》中,“原驰蜡象”一句,原稿为“原驰腊象”,诗人臧克家建议改为“蜡象”(白色的象)正好可与上句“山舞银…  相似文献   

8.
窦孝鹏 《湘潮》2008,(2):52-52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驻在甘肃正宁县的红二师要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中共中央命令红二十七军去正宁接守防务。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古典诗词,经他圈点批注或引用过的诗词曲赋共计1692首。毛泽东读过的诗词多,记忆力惊人,加上他丰富的联想,在与人接触中,往往对方刚报出姓名,他便马上联想到相应的诗词,使谈话陡然增色。  相似文献   

10.
1972年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际,毛泽东赠给他一首诗:老叟坐登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92,(5)
傅柏翠同志出生于福建省上杭蛟洋,早年留学日本,当过律师。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在蛟洋领导农村武装斗争,曾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党代表,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国后,他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主委、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福建省文史馆馆长。他是一位历经坎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现在,已是97岁的老寿星了。本文是依据历史事实创作的反映傅柏翠一生经历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新桃花源“国王”》的第九节。书稿尚在修订之中,本刊摘发时略作删节。  相似文献   

12.
许良廷 《党史文汇》2002,(12):11-16
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26年12月,经杨士彬、余昌炯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他奉党组织的命令打人芜湖青帮组织内,开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生涯,成为一名"红色特工".1928年春到上海党中央担任保卫工作和情报工作.1931年转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抗战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等职.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1962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对其领导集体内的重要成员之一邓小平的赞与批,可以看出当年毛与邓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一、大致相似的政治坎坷是毛泽东对邓小平产生认同感的基础,对邓的赞有对这种经历的回味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有着大致相似的经历,他们都有过受错误路线排挤打击的不幸,都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也都有过不屈的抗争,最终都被历史选中,成为相继两代的领导核心。大致相似的政治轨迹在毛泽东的脑海里留有深  相似文献   

14.
可亲的纪检监察干部,你们是党的忠诚卫士。是你们挥起反腐的重拳、扬起党纪的利剑,艰苦拼搏保卫着党的生命。是你们履行党纪监督的职责,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是你们用心血和汗水弘扬人间正气,绘出了一片蓝天。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你们也是血肉之躯。为什么面对腐败嫉恶如仇、面对威胁毫无惧色.再苦再累无怨无悔?是党的召唤、人民的重托,使你们无私无畏执纪如山。是你们崇高的责任感、扫出了一片净土。可信的纪检监察干部,你们只讲奉献与付出、不讲回报与索取。这里不是战场,却须面对一个个以身试法的贪官污吏。这里没有剑影,却展开着正义与…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据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小组工作过的张贻玖的统计,毛泽东圈画过的唐诗约600首,其中“三李”诗约占三分之一(200首)。  相似文献   

16.
熟悉并对毛泽东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人际交往上,毛泽东常常把一些旧式文人、来自原国民党政权中的人视为自己的私人朋友,与他们长时间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章士钊、张治中、程潜等.在这些私人朋友中间,柳亚子便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6,(10)
《椿园载记》的作者罗章龙在书中谈到,一九一七年冬,新民学会决定派会员去日本求学,由罗章龙先行,其他人得到罗的回信后再出发。临行前,毛泽东赠给罗章龙一首七言古风,题为《送纵字一郎东游》。这首诗过去未发表过。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郭沫若的才华是很赏识的,他 常说“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 作”,“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 嫌其多”。毛泽东对郭沫若的诗词也很赞赏, 可以说他俩既是战友,又是诗友,从革命年代 到建设年代,彼此之间诗词赠答,往来唱和, 交往极为密切。从目前所看到的毛泽东诗词 中,写给郭沫若的要比任何人都多。特别在新 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不时就诗词请教郭沫 若。毛泽东甚至风趣地说:“郭老郭老,无事不 知,无事不晓。”而郭沫若在一次科技大学的 讲话中则谦虚地说:“郭老不算老,诗多好的 少,大家齐努力,学习毛主席。”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怀着满腔爱国热情从日本回到祖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他  相似文献   

20.
姓名,本是一个人的标志或代号,是个体表征自我存在的生命编码.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考察,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姓名这个编码,还蕴含着取名者的主观要求和意愿.在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中,当他在论及人的姓名时,尤其擅于挖掘人名的深层意蕴,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他借诗中的词语巧代人名的藏名释名艺术,简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妙境地.藏名释名寄厚望黄镇是将军外交家,原名黄士元.那一年,黄镇将军赴布达佩斯.临行前曾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缓步走到黄镇跟前,停下脚步问:“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我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