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疫情防控催生了"宅经济"业态。"宅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宅经济"产生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抓住"宅经济"发展的机遇,需要继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创新数字平台企业监管,减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宅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吗?县域经济是开放经济吗?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和微观经济之"首"吗?  相似文献   

3.
休闲经济是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低代价、高效益",以无形资源替代有形资源,以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共同推进经济繁荣为己任,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相平衡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休闲经济是"人性化"的经济.人类的"人文精神"已经通过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和管理,渗透到了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当前,人们的休闲需求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也必须实现由从众游到个性游,由感性游到理性游,由"赶场式"的游到欣赏游,由"集中时间"游到"分散"游,由旅游到休闲度假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夜经济"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新的亮点,当前的"夜经济"是和我国社会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促进"夜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夜经济"的特色,构筑一个促进"夜经济"良性发展的激励和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处在形式、性质、水平不同的既冲突又融合的经济和合体之中.儒教伦理的整体性、贯通性、融突性.在当代经济活动中有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按和合学的逻辑结构.经济和合体可分为再生型经济和合体、互利型经济和合体、创新型经济和合体.这种划分度越了单一儒教伦理与经济振兴的关系.而将其扩展为人与自然、社会、人际、人的身心关系的各个经济领域.笔者提出和合经济学(或日中和经济学)的理念,认为经济运动发展的根据是"和实生物"的"和".经济的发展.是在"以他平他谓之和"原则之上的平等、平衡、公平中的增长.和合经济学的"中和大本达道"原则.是当下信息化时代经济运动健康发展的原理."中和"是位天地、育万物的天下大根本和通行大道理,显示了儒教伦理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仍具有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时代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经验的科学概括,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生产力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两个前提,改革和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两个重心.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需要理性,理性的经济包含着人文关怀.古典经济学奠基人向来主张人是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体,人文追求是社会和谐思想的体现."经济人"面临的"理性"挑战,反映了人类理性的提升,表明经济"理性"与人文环境紧密相连.人文环境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则,要求人类理性呵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人文的经济和弘扬经济的理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县域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9.
"云经济"作为资本交换后的第三类经济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彰显出经济韧性,是企业化危为机的良性选择。未来发展"云经济"提高经济韧性需要根据国际国内需求,强化战略制定进程;做好"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法律法规,监管云计算与"云经济"相关服务行为;高度关注"云经济"和相关服务的风险和安全性;关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渗透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刚 《人民论坛》2010,(12):84-85
在新的条件下,加快从"要素租金"驱动向"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质上是第二次经济转型,即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新的转型。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混合组织和创新型城市是创新经济的策源地,从生产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从简单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新创业环境的转变,是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的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11.
银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以及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的"首善之区"。如何在"首善之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如何巩固现有首都经济特色、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任务。只有顺应趋势,整合优势,才能实现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租经济"是始于共享经济的新经济模式,小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大到租车租房,"万物可租"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租经济"发展是社会共享和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引导和规范,推动"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以下简称"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已经市政府审定,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是我市"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十五"计划纲要关于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按各自职责,精心组织好"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的实施。二○○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4.
邹长胜  孙源 《前沿》2015,(3):55-58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也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构想。经济风险主要是指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稳定性、汇率风险、税务风险等方面。通过风险定义与风险识别,将哈萨克斯坦经济风险进行分类并采取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政策瞭望》2015,(1):1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启动"十三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  相似文献   

16.
发展特色经济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动力。分析鄂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现状、自然环境特点,应知鄂西北优势在"山林"而不在"耕地",在地方"特色资源"而不在"大众资源"。鄂西北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定位是:发展特色经济,走"绿色农业"之路;发展农产品加工,培养一批现代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打造湖北的知名旅游品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区位经济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鄂西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二震 《群众》2014,(10):12-13
<正>和全国一样,江苏经济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作为"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大省,江苏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外经济增长乏力。通过扩大内需、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来激发江苏经济活力的思路,都是正确的。但对于业已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江苏来说,开放型经济仍然是江苏经济的"牛鼻子"。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参与全球化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延续江苏经济辉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许克振 《政策》2013,(2):10-17
<正>工业经济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发展不够、大而不强是湖北工业发展的最大实际。加快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省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是落实经济工作"竞进提质"总要求、建设"五个湖北"总任务、加快构建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30年文化体制改革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30年文化体制改革大致上可以分成20年"从动式"文化体制改革和新世纪"主动式"文化体制改革两个阶段。发生阶段性转变的原因是受经济改革带动和对文化安全问题与文化的经济价值的认识加深了。"从动式"改革是跟随经济改革而被动进行的,目的是减轻财政负担;"主动式"改革是对知识经济和文化安全问题有了崭新认识之后,为发展和繁荣文化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政协天地》2015,(Z1):79-80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说,要明确"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十三·五"规划应该明确地提出我们国家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战略,核心问题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一是需求结构优化升级。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思维模式要改变,以往制定五年计划是供给导向型,首先是安排供给计划,包括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数量等。制定"十三·五"规划,首先应该按照需求导向,根据需求总量、需求结构、需求质量变化的趋势来搞规划。这是需求导向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