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一个重要的分歧,就是绝大多数人赞同草案第一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但也有意见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当遵循双方平等协商的原则,平等地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这一问题关系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意义重大,必须予以澄清。笔者以为, 《劳动合同法》必须向劳动者倾斜。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法律。要使《劳动合同法》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近期,我们对所属企业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由公司工会组成调  相似文献   

3.
思考一:《劳动合同法》的明显特色《劳动合同法》作为我国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世明 《党政论坛》2009,(17):61-62
2008年国家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及实施后,业界对《劳动合同法》十分关注,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理论界专家学者都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剖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亦称HR,主要是结合自身工作,分析企业用工风险,调整不规范做法;而业内专家学者则多是从劳动用工模式、劳动合同管理等进行全面剖析,并站在法理高度阐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俞晓晓  张妮 《学理论》2014,(4):124-125
《劳动合同法》中小企业实施的调研情况显示:《劳动合同法》的最大绩效在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大幅度提高,而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其他方面效果不甚明显。原因可能在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对该法的了解和理解不足、个别劳动关系协议机制存在薄弱之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机制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效果的反思中,应进一步区分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转化一元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劳动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9)
要抓住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的有利时机,推动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利,推动《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和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推劝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引导各方面正确理解和坚决执行《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7.
路春 《学理论》2008,(4):91-92
日前.关于“末位淘汰”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据说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将封杀“末位淘汰”。《劳动合同法》起草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在渝的一次讲座时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末位淘汰’将变成非法行为!”(见2007年11月25日《重庆商报》)对此,笔者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8.
徐世平 《学理论》2014,(4):135-136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是否施行成为争论焦点。中国政府和全国人大理直气壮、不容置疑地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这种争论渐渐平息。此后,劳务派遣泛滥,成为劳动合同法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从法律上严格规范了劳务派遣制度,实现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从草案出台到正式实施以来,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赞许和肯定之中也不乏非议之声。近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举行理论研讨会,就当前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进行专题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自《劳动法》实施以来又一部重要的劳动法律,也是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为保护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从一定层面看,社会的和谐程度取决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将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原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相比,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具有很大的突破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奉贤区总工会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积极构建企业和职工共谋发展、共克时艰的和谐劳动关系,基本形成劳动关系预警、预防、调处、援助一体化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3.
孟祥志 《学理论》2010,(22):123-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作为一部重要的劳动程序立法,《劳动争议调解法》存在着若干的亮点以及不足。将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亮点点评,同时提出其缺点。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上海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仍需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新时期我国劳动保障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正如其第一条所规定,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颁布实施,对当前就业形势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或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容忽视其在实施过程中对就业市场带来的挑战。本文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今年伊始,我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了。伴随着该法的普遍贯彻实施,在企业界,尤其是不少民营、外商企业中时而会发生一些不甚协调的呼声,诸如"《劳动合同法》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提高了企业用人成本"、"影响了  相似文献   

18.
曾志杨 《民主》2012,(10):55-55
据2012年5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实施了4年多的《劳动合同法》,最大的争议来自劳务派遣方面。在已经启动的《劳动合同法》的修改中,劳务派遣自然成为了重点。5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征求意见稿已初步形成,正在征求一些部委和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应在明晰立法宗旨的基础之上,重申偏重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原则。《劳动合同法》修订过程中,应从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建立解雇保护制度以及完善经济补偿制度三方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和放松规制,《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再规制。应该历史地看待这两部法律,既看到其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也应该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选择劳动立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