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立独  赵颖 《工友》2014,(1):22-23
正他的工友说:"他的工作没有固定工作时间,别人上班之前他早就上了班,别人休息他也在上班,别人下班他还在上班。"一天,已连续工作了12个多小时他和衣躺在床上,便再也没有醒来。他似乎是安详地走了,因为他和衣躺在床上,没有任何挣扎的迹象。这天他已连续工作了12个多小时,中途没有休息,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是他在工厂生活的全部写照。一觉之后,他便再也没有醒来。其实,这天他有捂着肚子向老板请假,但没被准允。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雕刻家,自从爱上这一行后,从来没有好好睡过一次觉,他常常和衣而睡,他没有时间脱衣,也没有时间在半夜起床,抓起雕刀或铅笔记下他的构思时再披上衣服。每到有作品需要创作的时候,他的一日三餐仅是几片面包。清晨他从面包店里买来面包,吃一个当早餐,剩下的就揣在怀里。他爬在  相似文献   

3.
大雨不停地下着。查看防洪排涝工程的韩健浑身透湿。他没有打伞。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在乡镇工作多年。大风大雨见多了。让眼前这点雨浇浇。算什么?然而,他没有想到,第二天,医生给他挂上了输液瓶——急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4.
她和他热恋的五年时光里,他一直在全国的很多个城市里忙于他的生意,很少和她在一起。他好像时间永远不够,只在时间的间隙里,才会给她打电话:“你在干吗?……”话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我没有时间和你聊了,我要赶飞机。想你。”就匆匆地挂了电话。很多次,他对她也说青春的诺言:“等我们有了足够的钱,我们就结婚。”他能够给予她的欢爱也渐渐变短。每次,他像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没有铺垫,  相似文献   

5.
龙舌兰炸弹     
田米喜欢看他边弹边唱的样子。每到他演出的时候,她总会叫一支“喜力”,眯着眼合着拍子跟着他在台下傻傻地唱着。他叫安,不是什么大明星,只是一个酒吧驻唱。可是他有那么好看的黑眼睛,那么动人的声音,还有那么酷的齐肩长发啊。对一个16岁的女孩子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田米可不是问题少女,她没有另类的打扮没有出格的言行,她没有上学只是因为高考刚刚结束。也许过一个月她就要去别的城市上大学,所以她要玩,  相似文献   

6.
隔壁     
他就在她的隔壁。每天看着她行色匆匆地背着大包出去,长发、牛仔裤、鞋,不像别的女孩子那样浓妆艳抹的,两个人总是擦肩而过,他在的时候她没有回来,她回来了,他又该上班了。即使偶尔地相遇,也只是点点头,他注意到,女孩子的手指很美,又细又长,但一直是空空的,没有一枚戒指在上面。有时候女孩子会出去很多天,很多天回来后人也黑了也瘦了,但精神很好,他一直想问她的职业,但总是没有开口。  相似文献   

7.
住在欧洲     
莱·科尔是我们在巴黎期间的随从司机,德国人,现入籍意大利。那天晚上,他请我和翻译在酒店附近的一家啤酒屋喝啤酒。闲聊之中他问我结婚没有,我说孩子都读小学了。他说你真幸福。我问他儿女是不是都成家了。凭直观判断,科尔大约在50岁左右,很精神。我问这话时,见他脸上掠过一丝悲凉。他说:我们欧洲人没有中国人有福气,有温暖的家,享受天伦之乐。他说在欧洲像他这种年龄的人很多都没有条件结婚。德国明文规定,要结婚的男女必须要有房子,不论是买的还是租的都得要有,他在德国买不起房子,才于十年前移居意大利。但意大利的情况和德国差不多,所以仍为房子所困扰,至  相似文献   

8.
朋友小仪两眼放光地对我说:“我从来没有这样全心全意地爱一个人……他占据了我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我痛心疾首地看着她:“别爱那么多,八分就足够了!”太爱一个人,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动辄方寸大乱,如被魔杖点中,完完全全不能自己。从此,你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你以他为中心,跟他在一起时,他就是整个世界;不跟他在一起时,世界就是他。太爱一个人,会无原则地容忍他,慢慢地他习惯于这种纵容,无视你为他的付出,甚至会觉得你很烦、太没个性,甚至开始轻视、怠慢、不尊重你……  相似文献   

9.
不倒翁     
崔立 《工友》2013,(12):46-46
我是李局的秘书,算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局简直就是我的偶像,他真的是一个传奇,没有人能像他这样,五上五下,照样能安安稳稳地坐他的局长宝座。印象中,似乎还没有一个做领导的,能像他这么倒霉,也没有一个做领导的,能像他这么幸运。  相似文献   

10.
雪峰 《农村青年》2011,(4):26-28
19年前,一位普通的农民下肢瘫痪无法行走,由于家境贫困,千里迢迢赶往广州治病的他并没有治疗的费用,幸运的是,为他主治的医生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而是想方设法帮他筹集费用,最终,在他的亲自治疗之下,这位农民兄弟重新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名叫哈里.史密斯的职员,在为公司忘我工作三年之后,没有得到升迁,没有得到加薪,也没有得到任何褒奖,也看不到任何加薪、晋级的希望。于是,他决定一大早去找人事部经理。互致问候之后,哈里.史密斯向人事部经理讲明来意,经理看着他,狡黠地笑了笑才一本正经地说道: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17日,他走了,直到现在,他依然没有入土为安,他的骨灰安放在村里的怀念堂里。骨灰盒里,躺着的是一条年仅19岁的生命……清明,来悼念他的,是他的白发爹娘……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工友》2012,(2):57-57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小康,大名谢永康。 他6岁了,不会笑,不会说话,没有视力,没有听力,只能靠流食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15.
兄弟     
吴长海 《工友》2014,(10):48-48
正张军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这在那一带是出了名的。张军铁石心肠到什么程度?说说你就知道了。那一年,张军的母亲得了重病,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可无奈医生回天无力,最后还是死在病床上。面对死去的母亲,张军竟然没有一滴眼泪。要知道,在他只有五岁的时候,父亲因车祸离他而去,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姐弟三个拉扯大,为他受了多少罪,他心里肯定明白。可母亲死时,他却没有一滴泪!直到送葬那  相似文献   

16.
龚一把惧内     
袁文恩 《时代风采》2012,(11):54-57
从前妇女受压迫,如今女人管男人。此话一点不假,虽说没有那种非把丈夫打进床底方罢休的老婆,但把男人管得服服帖帖、俯首甘为的大有人在。远的不讲,就说我们集团总经理龚洪明吧,论水平讲人品那是顶呱呱的,在我们同行里提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总公司好多重大决策都是由他拍板定案;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今天,他又是一把手,大伙儿叫他"龚一把"。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1,(8):24-27
曲秀堂,一个白血病患者,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没有足够的钱治疗,他只能等死。在离开这个世界前,他想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想领略去天堂后无法感受的美好。他的邻床是个8岁的小女孩,也是白血病患者。小女孩想跟他一起出去玩,可妈妈不让。于是,他和小女孩约定:把沿途的风光拍成照片寄给她看,直到她康复。  相似文献   

18.
王山 《农村青年》2007,(7):23-26
“虫哥”赵雁秋迷恋昆虫标本的那种痴迷让人不理解。家里除了几千只装昆虫标本的盒子和捕虫工具,可以说一无所有了。没有彩电、没有冰箱、没有像样的家具、没有体面的衣服,却有一台电脑是专门为研究昆虫资料而买的。 “虫哥”有独特的魅力,娇妻爱子迷上了昆虫,老父老母也爱上了昆虫。父母竟让他的昆虫标本“住进”了两间大瓦房。 “虫哥”捕虫和制标本有许多绝招,他的工具和设备都是自制的。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收入很少的人来说,爱上昆虫就意味着一生贫穷,因为他从未想用标本换钱。采访时我也感到,爱上昆虫也注定他能快乐一生。  相似文献   

19.
思悟 《工友》2009,(7):54-54
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小时候便没了父亲,母亲怕他受委屈,也一直没有改嫁,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他的学费几乎全是母亲从鸡窝里抠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饶燕枝 《工友》2013,(5):32-33
初中生的修车情结 尹传利没有丰厚的薪水、正式的编制,也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即便这样,他依然喜欢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