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态环境与近代平地瑶的经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经济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环境因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实体。平地瑶迁居平地后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 ,近代其传统经济形态发生重要的变化 ,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导致近代平地瑶经济变迁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而当代平地瑶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良性生态环境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结果。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使中国的商品市场被纳入由英国构建的西方世界经济体系。客观而言,这一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华民族关系和云南民族关系格局为对象,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民族关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不同民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由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格局,是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时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统一长于分裂并日益巩固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特点,使汉族的农耕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形成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使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通道.加强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民族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成胜 《湖湘论坛》2003,16(1):86-87
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现阶段 ,我国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各民族友好交往 ,和睦相处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 ,需要加以正确处理。  一、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一个以平等、团结、互助为基本特征的矛盾统一体。它既是平等的 ,又因历史的原因而存在着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它即是团结的 ,又因民族差别、经济文化差别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而存在不安定的因素 ;它既是…  相似文献   

5.
不同民族对应着不同的文化体系,各民族的分区居住或共同杂居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民族文化分区。民族文化区的划分明确了民族村寨的文化归属,同时也带来了统一文化区内村寨旅游开发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破解,可以以民族文化区对应的文化体系为背景,在此基础上,找准各村寨不同的旅游定位,强化村寨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文化开发上建立共识,与其他文化区内或区外的村寨协同发展,以此来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各自不同的特色发展,并确保民族文化区中文化借助旅游路径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玉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考古学观看,我国史前玉器分布广泛,各地区的玉器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既有交流,又有各自特点。至周代,各地区玉器型制差异减少,秦统一至汉代,各类玉雕几乎都已大同。中国古代玉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的民族群体而言,同一的经济变革,有可能成为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同时,与此相伴随的制度整合,又会不断重新划分着这些群体,并促使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重新组织,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现实,使经济过程在不同民族中呈现出巨大的历史差异性。因此,必须结合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制度关系变动,才能全面审视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本文以此出发,聚焦于对古代云南民族经济封建化进程的反思,提出在民族形成过程的扭合中,云南民族经济杜绝了社会经济单一直线型发展的可能;并对“封建经济”问题,提出了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 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而且它们往往又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宗教信仰极其广泛 ,宗教问题经常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之一。所以 ,把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关系 ,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及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   1 含义不同。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为…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把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体系概括为两大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两大基本矛盾所包含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要素,又分别构成各自相对独立的矛盾子系统,并已在人类文明的学术研究中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对生产力的研究分别形成各门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应用学科等,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分别形成各门类的经济学科,对上层建筑的研究分别形成政治学、法律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等),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施加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族发展规律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民族发展差距仍将长期存在。同时,社会主义时期又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阶段。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各民族共同因素的增多在中国是一个历史的趋势,在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基础上,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会日益充分地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既然我们讲广义定义的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总称谓,那么,国学就不应该是中国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而传统文化也同样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按照《辞海》上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的56个民族,正是按照这样的定义确定的、这56个民族各自发展,又最终融合为中华民族一个大家庭,各自走过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整顿对外经济贸易秩序,加强对进出口商品流通的管理,保障外贸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中发〔1988〕8号),对各类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包括外贸公司,工贸、农贸、技贸、军贸、地贸、边贸公司,综合贸易公司,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从70年代后期起,我国国际旅游迅速发展,到80年代初期,形成了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国际旅游接待活动从单纯的外事友好接待转变为综合性的经济活动,一项新兴的产业——旅游业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也开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对外友好交往和外交事务管理转变为对经济事业进行管理,并在不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以旅游部门所属旅游经营单位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宏观旅游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初期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一管理体系因不可避免地还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存在差异,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影响因素不同,全球文明尚未形成互鉴体系。然而,各国、各种族、各地区文明又各有属于自己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在包容、平等、与时俱进原则的指引下打造文明互鉴平台,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泰、傣是同源异流的民族。作为百越族群的分支, 泰、傣民族有着共同的族源。在古代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泰、傣民族在传统文化方面形成了许多共同的和相似的地方, 尤其是在语言、传统习俗和宗教方面, 但作为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民族, 其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不少不同之处。近代泰、傣民族的发展在近代化进程及其对文化的影响方面更是呈现出较大的不同之处。在经历了战后50多年的发展后, 当代泰、傣民族的文化和发展面临现代化对传统、全球化对民族化等重大而又类似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解放前,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即使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与支系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般而言,汉族已进入发达的封建社会,近代以来又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大多数少数民族则处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有着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总的说来,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三千多万,保存着封建地主经济,其中某些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因素。这些少数民族大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城市内部循环经络和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近代华中地区的交通 ,在方式和路线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水路运输的开拓 ,铁路以及公路交通的发展等。而交通的变迁又对华中城镇的兴衰发展、城镇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而更深层次地影响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9,(8):33-48
在中国56个民族中,高山旅是我们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在台湾当地,这些少数民族被称为原住民。原住民又分为十几支族群,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口口相传的述说中,铸就了原住民文化的传承,但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各族群文化表述的不同,甚至因此而造成许多文化细节的缺失。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各个族群风俗习惯差异逐渐显现,各族群的文化独特性也随之形成。但随着对现代生活的普遍接受、与其他民族长期的同生共融,原住民的民族特色正在逐渐消融。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就有着友好的交往。秦统一中国,开始对西南地区设治,经两汉进一步经营,西南边疆被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共同发展的整体。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西南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对加强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建设和开发边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锡盛 《今日民族》2001,(10):33-35
西部开发是新时期中国的一项战略性的决策,它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各民族之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以下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问题之一: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收益权的保障。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因此,在生产和经济利益方面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按民族成份划分成不同的主体。例如在生产方面,较发达的汉族、回族等民族已有了较严格的社会分工,既有从民族间、地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正视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