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是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社区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本文主要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反思社区行政化的问题,从"经济人"假说、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角度来分析社区行政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社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拓宽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途径,积极引入非营利组织,建立政府与社区居委会良性互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居委会与基层政权的关系 居委会是一个自治组织,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与其他机关组织彼此都是独立的主体,没有隶属关系,没有领导和服从关系。根据居委会的性质和职能我们不难看出,居委会的权力来源是社区的居民授权,而不是上级行政机构授权;其权力性质是社区自治权,而非国家公共权力,居委会不是政府系统中的组成机构。居委会是社区居民通过契约方式产生的,它必须代表社区居民普遍的利益和要求。作为社区居民意志的代表性机构,它有义务向政府部门反映和传达居民要求,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主要存在着街道办事处功能定位不明、社区居委会角色错位、街道办事处与政府职能部门关系不顺、社区管理法制不健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滞后、社区非营利组织发育不足、公民意识培养不够等七个方面问题。现阶段推进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对策是:一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角色定位;二要加快法制建设,为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护;三要发展非营利性组织,实现社区建设的多元参与;四要建设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进社区专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的基本单元。然而,现有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区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改革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建立新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已成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中心任务。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供给公共物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发展和完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管理是多主体的公共体系,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管理,依据的主要理论是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资源互相依存理论以及志愿失灵理论,并采取政府路径、企业、商业路径、社区、公民路径以及全球路径等多种方式参与环境管理。为此,我们还必须全面构建以解决经费、发展空间问题的外环境建设和以完善激励机制、提升营销策略、健全自律机制的内部环境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村改居"是我国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一种管理模式。由于"村改居"社区组织难以适应转型对其治理能力的要求,导致社区治理面临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薄弱、社区自治功能弱化、社区服务职能模糊化、社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较低和管理理念滞后等诸多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村改居"社区组织的治理能力,主要是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居委会的社区自治能力、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能力、其他社区组织的社区服务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构成,当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社区社会公共性内生动力不足和基层组织治理结构失衡的双重困境;建构反应灵敏、结构均衡、灵活高效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是有效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性匮乏的关键,但当前对基层组织增进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性发展的过程分析尚不充分。通过对天津市A村的个案剖析发现,应在整体性治理理念指导下确立以居民需求为主导的分散决策原则,推进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同时以多层次多中心的居民组织发展为基础,建构"蜂巢状"的社区服务供给结构,培育社区公共空间、社会资本和居民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把社区自治作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系统的社区自治法律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及监督。依法加强居委会组织队伍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创建管理有序、民主和谐的自治型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既需要面向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进行全过程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应急管理的"协同性"。一方面,治理理论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克服应急管理主体单一、缺乏协调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社区应急管理的法律规范不健全、社区应急管理"软环境"建设滞后等困境也成为其实践诉求。城市社区面向全过程应急管理协同模式,它是我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优化选择。在价值上追求多中心治理和社区治理的功能性转向,其基本特征在于既强调了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又主张构建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同时还要注重应急管理系统内部环境的优化,以及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基于城市社区面向全过程应急管理协同模式的价值理念、基本特征所蕴含的内在逻辑,推动城市社区面向全过程应急管理协同模式构建需要从理顺主体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改善治理环境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0.
社区民警入职居委会有利于警民沟通渠道更为通畅,警社协作关系更加紧密,诸警种联动机制更为高效。但是,社区民警在履职中也存在着双重身份难以把握、社区话语权不足、事务多无法兼顾等困惑。为此,应当在指导理念、组织实施和保障支撑等层面上完善社区民警入职居委会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