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份报纸     
每天从家到单位,都要路过那个似乎被繁华广场遗忘的拐角。不知道从哪天开始,那位卖报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衣服破旧不整,两只破烂不堪的包塞满了随身行李,小心翼翼地叫卖着,向每个行人投去希望的目光……第一次向他买报后,知道他是安徽人,老伴死了,儿子不养他,将他推出门外。老人的遭遇那几天一直盘旋在我脑际。后来,我就决定每天下班回家时买他一份报纸,即使有时已经在单位读过了或者家里已经买过了,我也要来买一份。渐渐地,这似乎就成了一种约定、一种习惯。有一次,下班时将钱包忘在了办公室,当走到那拐角下,我只从裤袋里摸索到一枚一元…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第一个倡议并带头免费让老人乘车的的士司机,赵纪全不仅上过报纸,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两年多来,他到底免费接送过多少老人,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最多的一天是28趟。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马鞍山市因为有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便有了“钢城”之称。高中华老人就是钢城人。他一辈子没念过书,连个“-”字也不认识。他26岁那年去的台湾,直到1988年初,迈着瞩珊的脚步跟着别人去台北办理申请回乡手续时,他傻眼了——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他不知道他的老家在何方,不知怎样才能回到自己的老家。这位76岁的老人双手捧着台湾当局发给他的回乡探亲证书一筹莫展,迟迟不敢迈出新竹半步。直等到1991年遇到一位同乡后,他才像个孩子似的跟着那位同乡,迈着艰难的步履,经香港、南京回到了他阔别了半个世纪的马鞍山市卜塘镇凤山村老…  相似文献   

4.
八面 来风     
告读者:八面来风是我们广大读者的栏目,欢迎大家书海拾贝,踊跃荐稿,推荐费从优。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侦破“12·9”系列性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表彰大会狂骗子大玩“调包计”一天骗67张充值卡女中学生谎称考了全省第一大宴村民尴尬收场日前,两名疯狂行骗的骗子终于栽了。他们用“调包计”诈骗充值卡,屡屡得手,最多的一天竟骗了67张手机充值卡。这天,一个骗子向档主购买5张面值100元的充值卡。这时又过来一名男子连要了几份报纸,一时搞得档主有些手忙脚乱。买卡的男子刚要走,忽然转身又把卡还给档主问:“在你这里买卡打…  相似文献   

5.
黑气球也能飞上天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看到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他们就跑过去,一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玩着。这时在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黑人小孩,他很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嬉戏,却不敢走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等白人小孩跑散以后,他才怯生生地来到货车旁,恳求地问那位老人能不能卖给他一个气球。卖气球的老人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说,他要一个黑色的。老人很惊讶地看了看小孩,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那个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黑龙江省某地有一位住豪华小区的老人,把门上的报箱堵死,让投递员敲门送报,他情愿付投递员每月100元“敲门费”。原来,老人不是为了看报,而是为了订“敲门声”。他要求投递员,“如果哪一天敲不开门了,就报警吧”。因为他的老伴走了,儿子出国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不知道哪天命归西天。  相似文献   

7.
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曾读过一篇名为《吝啬鬼》的民间题材话本,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一位因出奇嗜钱而名传乡邻的财主,吝啬一生,终患重疾,卧床数月后,临近离世。但奇怪的是,弥留已久的他却久久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众子孙们猜想定是有话尚未交待,便趁其清醒之时上前寻问,可对种种猜测,老人均摇头否认。最后,守护最多而比较了解老人的二儿媳妇问道:“老爷是不是对身后丧事放心不下”老人终于点头,他积蓄了气力,微弱说道:“你们记住,丧事一定要从简,仪式千万不要办,还有,棺材不必买……”说到这儿,老人再次…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8,(9):39-40
一位78岁的老人,20年来,常常拉着七八百斤的煤饼叫卖,每卖100斤只赚两三元。但听说汶川地震后,他捐出1.1万元。在邻居们的记忆中,他省吃俭用,连菜也舍不得买。但为雪灾捐款、为抗洪捐款、为修桥修路捐款,他从不吝啬——  相似文献   

9.
车过日月山     
车过日月山,脑子里回响着一位牧羊老人的话:“天有天眼,地有地脉。”他说的是这里的地理特征。但是“天眼”指什么?是指日月吗?我没弄明白。“地脉”是指脚下这座山,可以肯定了。日月山给我的最深印象,也确实如老人所说,不愧为大地之脉。  相似文献   

10.
汪金友 《前进》2000,(9):48-48
和批评相比,表扬似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湖南益阳市一家报纸最近的一次表扬,却惹出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该市的一位领导外出,偶遇一起交通事故,并有很多人正在抢救。于是他急令司机停车,并用自己的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几天之后,当地一家报纸发了一条表扬性消息,说该领导在紧要关头,“亲自指挥村民抢救伤员”云云。不想,这位领导看到这条消息之后,发现“溢美之言”过多,有明显的“拔高之意”,心里甚是不安。因此便给报社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说“抢救伤员不是我现场指挥,而是当地村民在我到达以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22日,河北邯郸晚报刊登了一则贫困夫妻的动人故事,主人公是邯郸市丛台区永和里社区卖冰糖葫芦的夏广超。23日,永和里社区的居民们被一个热闹的景观震动了:这天下午1点多,人们竟不约而同地来到社区老住户夏广超的摊点买“夏记冰糖葫芦”。这么多人“一窝蜂“光顾,老夏和他坐在轮椅里的妻子忙得不亦乐乎也供应不上争购的人群。1元、10元、100元……有的买上一串.而有的还没买上就慷慨地丢下钱,拥挤的场面让在附近执勤的交警不得不过来维持秩序。居委会的干部来了,区委宣传部的领导来了,人们还看见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也来了。难怪还没看到报纸报道的社区居民疑惑不解:老夏的糖葫芦是”灵丹妙药”吗?什么原因让贫穷的夏广超“发财”到这个地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有一次去火车站接人,随行人员跟检票员说了声,便领着他进了站。在回来的路上,罗突然问道:“进站买站台票了吗?”“没时间啦!”随行的同志解释道。“那么,出站时为什么不补票?”罗又问。“这……”随员答不上来了。等把客人送到住处之后,罗瑞卿对那位随行人员说:  相似文献   

13.
脑筋急转弯     
1、吃苹果时,咬下一日,发现竟有一条虫,觉得好可怕;看到两条虫,也觉得好可怕,但看到几条虫,才让人觉得最可怕?2、小明拿了一百元去买一个七十五元的东西,但老板却只找了五元给他,为什么?3、一天夜里刮起了狂风,这时一个桌子上总共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位74岁的老人患支气管炎,肺气肿住院42天,医院开出了长达2米的“清单”一份,总费用32980元。家里人研究清单发现,老人未使用过血压脉膊监测仪和心电监护,向医院提出后,医院同意退款680元。回家再研究,又发现氧气费、治疗费等出入大,再次向医院提出,又获退款1956元。后来,他们无意中又从医生那里知道了两种药的实际用量,又从医院追回退款416.6元。无独有偶,另一份“清单”更离奇,一  相似文献   

15.
兄妹合伙演假戏意外发生“凶杀案”钱平和妹妹钱琼都在重庆打工。怕吃苦的钱平刚卖了几天报纸,就折腾起来了。9月中旬的一天,他看到王林推销2003年的报纸杂志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就对王林谎称有个表妹在北城邮局上班,可以拉到大订户。王林心里正犯愁,听后马上承诺:“你帮我订一份报纸,我给你10块钱回扣,订200份以上再加500元奖金。”钱平一阵猛吃海喝后答应了下来。临走,他还向王林要了50元钱订金。钱平一个外地来的打工仔,哪有表妹在邮局上班呢?他骗了吃喝后就把事给忘了。10多天后,钱平从茶馆赌博出来,偏偏碰见了王林。王林焦急地询问他联…  相似文献   

16.
何礼利 《湖湘论坛》2001,14(1):78-78
所谓“非议”,一般来说,是指那些带有某种贬义的议论。领导者生活在群众之中,一切领导活动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样,人们会更加注重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某些领导者发出“非议”。领导者要正确对待“非议”。  一、要独立地思考“非议”  印度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完了,孩子骑驴回来,老人跟着走。但路人责备孩子,说他不懂事,叫老人徒步。后来,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便急忙将孩子抱到驴子的鞍鞒上,看见的人都说他们残酷,于是他们都下来…  相似文献   

17.
孤帆 《公民导刊》2005,(6):52-52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宣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他的判断是有依据的:即便是在欧美也乏人问津的单价超过100万美元“宾利车”,在中国却连创销售纪录。而那些月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年轻人,也是奢侈品的热烈追捧者,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饰物,比如领带、皮鞋、皮包等等。肯特预计,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8.
郑尚书 《中国保安》2004,(22):38-40
在父亲生命垂危的时候,年仅6岁的小女孩挺身而出,她要筹钱救治她的父亲。于是,她每天都要抱着一大堆报纸沿街叫卖。在炎炎的烈日下,小女孩稚嫩的吆喝声总是那么急切和执著。当人们知道小女孩卖报是为了救她病危的父亲后,纷纷为她的“孝心”而深受感动,大家慷慨解囊,50元买一份报纸;甚至还有人以5000元的“天价”买下小女孩充满爱心的一份报纸。今年6岁的张钟元出生于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父母对小钟元都非常关心和照顾,而小钟元也非常的乖巧和懂事,一家人过得和睦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2004年3月,一场突然降临的灾…  相似文献   

19.
粽子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品,一般的粽子几角钱就能买一只。然而这希时间许多邵东市民发现,邵东县一些大型超市里的一种粽子卖得很贵——2元一只,虽然这种粽子比外面的普通粽子贵一倍多,但依然很受欢迎。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做出这种粽子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20.
日用品“赤膊”出售 一位朋友在德国科隆考察后,准备买几件衬衫回国后送亲友。他很快就选好了三件。可是,当他付完款时,营业小姐交给他的却是没有任何包装的“赤膊”衬衫。当他索要包装袋的时候,那小姐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您再付两份钱!一份是包装袋的钱,一份是等价的袋子的垃圾处理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