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云南人盼富裕,难为众多父母官想法宣传本地优势自然资源,这样王国,那样优势,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领导都夸本地好的思维定势,走进了优势自然资源的误区。误区之一,把市场经济配置的资源等同于优势自然资源。市场经济配置的资源是指人们掌握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社会资源,而不是一些干部群众误认为的本地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可以说,自然资源是“老天”配给的,并不是市场配给的,决不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中占居了多少优势,足以津津乐道。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没有多少优势的日本、瑞典、新加坡却成了富裕的国家,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自然资源比我们中西部省份差多了,但我们与他们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看来市场经济不以优势自然资源的多寡论英雄。误区之二,把从实际出发等同于从优势自然资源出发。经济建设需要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但一些人想的却是从本地优势自然资源出发,美其名曰“扬长避短”。市  相似文献   

2.
刘宝汉 《求索》2011,(3):18-20
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本文研究了国外有关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结合发展中国家特点和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自然资源开发初期,自然资源可以提高经济整体水平,形成资源开发的福音;自然资源开发积累大量资金,可以培育壮大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资源发展的后续福音;但如果一个经济体过度依赖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枯竭,制造部门不能替代资源部门的增长,将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3.
包括鄂、豫、湘、赣、皖5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只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上,载负着全国1/4强的人口。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综合经济科技实力强,在全国和长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不沿边、不沿海的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步子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日益拉大。不仅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武汉在这一区域中的“中心”地位也相对衰落。因此,长江中游地区如何抓住国内外经济格局变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带动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开发,将潜在的地域综合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区域经济优势,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十分关切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培植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角度,探讨通过以点带轴、以轴带圈模式来加快长江中游经济圈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从总的趋势看,其发展速度赶不上全国的步伐,同发达的东部、中部相比,生产力还很落后,文化、教育也不发达,相当一部分人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西部地区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个优势与劣势并存”,即自然资源丰富与自然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人口素质差并存;土地广袤与耕地稀少并存;高科技人才聚集与民众普遍科技水平低并存;“三个突出矛盾”,即资金需求旺盛与资金使  相似文献   

5.
一、长江金融网络基本情况简介 (一)长江资源富绕与资金匮乏的反差,是组建长江金融网络的客观要求。 万里长江举世闻名。她跨越8个省市、自治区。有180万平方公里,36400多万亩可耕地,居住着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各族人民;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长江的电力资源丰富,蕴藏量为2.68亿千瓦;长江的旅游资源极具魅力,峨嵋山、庐山、黄山旅游区,大小三峡旅游区,沪苏杭旅游区开发前景可观。长江矿产资源富集,拥有110种矿产;长江商品资源发达,从上至下有富饶的成都、江汉平原,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等重要农、林、粮、鱼商品生产基地;长江内河运输资源潜力极大,除6300公里长江航运水道外,还有49条2000多公里的支流航道。纵观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金融状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江上游能源和原材料丰富,但资金、技术、人才缺乏:而长江中下游的工业生产密集,人才、科学技术、资金力量相对雄厚,但能源和原材料奇缺,要开发长江流域就必须上下游结合,东西互补,才能各展其长,相得益彰,这是长江金融网络组建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长江经济的横向联合与资金的纵向分配,是长江金融网络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或一地区应该着力发展自己资源禀赋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用以交换自己资源禀赋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达到双方获利的目的。十堰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地理位置独特,很多资源禀赋条件如交通、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比处于相对劣势。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又具有相对优势,应该扬长避短,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7.
汪洋 《现代人事》2000,(7):20-21
延安是农业大市,又是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只有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成农业强市,延安的经济才能真正腾飞。而要实现建设农业强市的宏伟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是由我市具体情况所决定的,从其资源状况看,土地、生物和矿产等自然资源较为丰足,而明显的不足和劣势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社会经济资源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8.
李刚 《求索》2014,(3):96-100
通过构建LPI—LES模型,采用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测度各省区土地相对贫乏指数(LPI),研究土地贫乏对经济增长的阻滞效应。研究结果显示:LPI较高的地区(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运用Weaver组合指数(LES),可以把中国各省区的土地相对贫乏分为双因素驱动、三因素驱动和四因素驱动等三种类型;通过把土地资源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现土地相对贫乏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形成较强阻滞效应。中国土地相对贫乏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人地矛盾紧张、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包含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古来便是我国地理上的腹心和经济上的重域。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该地区的宏观地位,制定正确的地区发展战略,不仅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云南:切实搞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梁子保从总体上看,云南省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有资源又相对缺乏的省份,是一个自然资源具有相对优势而人有资源处于相对劣势的山区省。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本身经典的发展。放眼国内外形势,借鉴省内外经验,在“九五”期间,我们...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人类既是资源的利用者,自身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湖北省黄石市为充分利用和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了“八大工程”。一、“引才入黄”工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东南沿海是人才的“高地”,吸引和聚集了很多人才,不是人才“高地”的黄石如何吸引人才?用信息流带动人才流。人才引进必须以信息为导向,要加大信息投入力度,扩大信息开发利用幅度,完善和丰富本地人才信息网站,构筑覆盖全市、连接全国,沟通海外的信息网络,形成集人才、技术、资金、商务于一体的信息流,为宏观…  相似文献   

12.
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生命线”。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能源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有鉴于此,国家发出了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倡议,并在“十一五规划建设”中明确提出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3.
资源富集区是指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随着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不断枯竭,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随之显现出来,成为各级各部门竞相关注的区域,寄予经济增长的厚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对长江三峡线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改变长江三峡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鲜明地提出和尽快地实施以生态旅游为内涵的三峡旅游,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围绕生态旅游把长江三峡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旅游精品。长江三峡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和重点在开发和包装上,三峡生态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发展三峡旅游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意识。因此,发展三峡生态旅游要从“三抓、五新”上入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已由自然资源、资金资源转向人力资源,高科技人才的开发与利用面临新的特点,培养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确保“科教兴冀”战略顺利实施和“两个根本性转...  相似文献   

16.
贺云翱 《群众》2023,(5):49-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江苏段全长433公里,岸线总长1169.9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长江江苏段被列为重点建设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成为重要的时代话题与责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与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7.
管理经纬     
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应是立体的 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如何搞好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费老认为,首先要做好考察与研究工作,因为只有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才谈得上保护、开发和利用。 费老说,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人们对经济开发谈得很多,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也开始重视,但对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讨论不够。西部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在这里建过都,历经千余年,留下无数的文化遗产,这不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资源的开发,而且还代表了中国文化。美国总统为什么选西安作访华的第一站,日本首相为什么要去敦煌?就是因为这些地方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 他说,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立体的,不仅有经济的开发,也不仅有自然资源的开发,还应包括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三高”农业与振兴广东山区经济彭志刚山区的主体是广大农村,其优势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但是交通、能源、通讯、科技等基础设施却比较落后,资金、技术短缺。因而,山区发展二、三产业制约因素多、难度大,选择优先发展“三高”农业,可能相对优势较大,难...  相似文献   

19.
吴克强 《今日浙江》2001,(18):34-36
资源相对贫乏的浙江省嘉兴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通畅便捷的交通条件,走有形市场+块状经济+城镇集聚的路子,利用市场机制集聚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大做“无中生有”的文章,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生产原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特征,发现区域内资源环境格局存在"双向梯度",即自西向东的自然资源梯度和自东向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梯度。参考相关区域发展理论,借鉴欧洲莱茵河流域经济区发展模式,从空间联系和产业联系两种视角探究了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机制。空间联系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别提出了"梯度推进"、"点-轴开发"和"增长极"等三种发展模型,确保长江经济带不同层级的经济体都能融入资源优化配置洪流,实现联动发展;产业联系方面从宏观角度探讨航运、旅游两大产业带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机制,为空间联动发展机制提供补充。此外,该文还根据东中西部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最后,该文基于当前一些重要科研问题与成果,对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