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11,(1):70-70
我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被另一名博主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我侵犯了他的著作权。我在博文中引用了他发表在自己博客中的一段文字,没有注明文字来源、作者姓名。但是,博客不是白纸黑字印在书上的,也具有著作权吗?法院判我赔礼道歉,并赔偿对方经济损失。请问,法院的判罚合理吗?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至今全球博客数量已突破1亿,中国的博客网页达到了1600万个,越来越多的人在申请自己的博客。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博客在网页上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究竟该由谁承担责任?2006年8月2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中国博客第一案作出了公开判决。今年39岁的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是传播学硕士、法学博士。一天,陈堂发发现中国博客网一组“长套袜”日记(博客主人“K007”)指名道姓地谩骂他是“烂人”、“猥琐人”、“流氓”。陈认为这是在对自己人格进行肆意辱骂和攻击,他的第一反应是给网站打电话,要求删除这些内容。他打了中国博客网的客服电话,…  相似文献   

3.
<正>康南是北京朝阳医院一位年轻的骨外科专家。两年前,他在网络上开设博客,回答网友的医疗咨询。一条条解答使许多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仅一年,他的博客点击率就超过百万。  相似文献   

4.
2005年秋天,杨明在个人博客里,讲述了那一段艰苦的支教岁月,引起极大的反响,入围了该年度搜狐首届全球博客大赛最佳新人奖。同时,他还被评为2005年浙江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2006年7月,返回杭州的杨明,又雄心勃勃地组织了一支去西部的志愿队……  相似文献   

5.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6.
大度读人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  相似文献   

7.
坐了两年牢,出来仍是新闻人物。自称"连日记都不会写",却出狱即开了博客。近来读了几篇有关许霆出狱后的报道,给人一个强烈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正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  相似文献   

9.
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有多少人会想到弯腰也会造成脊椎骨折?“多亏了朝阳医院的‘医生博客’,不然我母亲可能就驼背了。”家住崇文区的韩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的母亲弯腰捡东西时,背部一阵剧痛。老人因经常腰腿疼,家人也没在意。幸运的是,当天晚上,韩先生上网浏览“博客”时,无意间打开了朝阳医院“医生博客”网页。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以来,昆明经济适用房遭弃购的消息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实早在去年12月,昆明高屋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胡先钧就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一篇名为《昆明百万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生前,有一段时间,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是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一天,毛泽东指着桌子上放着的那部《资治通鉴》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孟锦云说:“你知道这部书我读了多少遍?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了。”话里充满了惋惜和遗憾,他却没有丝毫的消沉与感伤。  相似文献   

12.
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文化现象。在博客世界里,有人异军突起,也有人逐渐淡出。博客空间的这一发展变化,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本文着力探讨的是博客空间发生的结构变动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即博客空间的生产机制究竟如何。由于博客是舶来品,在透视这股文化热潮之前,必须了解其中文译名“博客”的含义。“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其中文译名“博客”包含三种含义:写网络日志的人(blogger),所写的网络日志(blog)、以及这种书写的行为(blogging)。为使表意明确,本文用“博客”指称网络日志,用blogger表示写网络日志的人,用“书写/写作”表示书写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读《论语》,听昆曲,学雷锋,做君子。一师二团十连农工王玉宾,大家都觉得他做事有股拧劲,看不惯但又不得不佩服他。王玉宾是1993年进疆的河南劳务工,近20年的边疆生活,脸早已被塔里木盆地的太阳晒得焦黑,似乎与读《论语》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扯不上边,但是自从2004年开始读《论语》以来,他几乎天天捧读。王玉宾读《论语》,不是为了读经典,而是讲究方法,甚至当成养生的书来读。他认为,改变  相似文献   

14.
替班     
刘卫  马玉良 《党员文摘》2007,(11):24-24
晚上,某君与一名处座朋友吃饭。此君钟情写博客,这位处座最近也开了博客。两人也算是“同好”了。于是.博客成了饭局的一个热点谈资。  相似文献   

15.
约会中国高官“博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城 《廉政瞭望》2006,(4):36-37
在2006年春天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博客开始在不同网站上开通。高官们在博客上与普通老百姓交流,一时间公众点击博客的热情高涨。人们普遍认为,约会中国高官“博客”,拉近了“两会”同民众之间的距离,是民意与政声的交融升华。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振盛作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拍摄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照片。今年3月7日,他在博客上发了一张照片《又是一口优质井》,并告诉网友这是35年前的一张摆拍又造假的老照片,让网  相似文献   

17.
大度读人     
冯骥才 《党的建设》2009,(11):48-48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  相似文献   

18.
读者之页     
读《走近方圆读高秀》有感郓城县程屯镇中学郑庆存读了《走近方圆读高秀》一文,很受教育,感慨颇多。我认为,高秀有突出的两点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一是他拼搏实干、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靠他的坚韧顽强的毅力,负重奋进,艰苦创业,领导和依靠群众开拓进取,才使一个普通的乡镇企业成为声名远扬的方圆集团。二是他廉洁自律、以身作则的优秀品质。高秀为方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不居功自傲。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正人先正己,丝毫不搞特殊,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群众,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高秀是群众的好领头人,企业的好当家人。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需要更多的像高秀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似文献   

19.
博闻天下     
有感于"不收钱只收礼就很安全"——来自独上兰舟暮雪的博客几日前和一位不大不小的官员闲聊,他的收礼学说让人啼笑皆非。这位老弟总结了一套,酒席一般可以参加,礼物可以考虑,但是钱半毛也不能要,只接受礼品,绝不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释了博客及博客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博客的舆论监督功能及难点,并通过对福建博客网络监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而提出构建文明博客网络空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