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工会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劳模工作,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劳模工作运行机制。 一、建立了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劳模评选工作。在评选劳模中他们做到了“三严”、“五公开”。“三严”即严格评选条件、严把评选程序、严守工作纪律;“五公开”即公开评选条件、公开评选数额、公开结构比例、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候选人名单。 二、建立了培养、使用和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劳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在政治思想方面,他们经常对劳模进行党性、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过去只听说“过劳死”,没听说“过劳模”。据说这是一种新兴的说法,专指那些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甚至只知工作、不知休闲的人。一项针对北京、上海等四大城市的调查显  相似文献   

3.
铁路上海站(以下简称上海站)不仅注重劳模典型的树立,更着力培育“劳模精神”的传承者,为职工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一批服务明星脱颖而出。市劳模邹俊就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劳模梯队”中的年轻一员。在从客运员调到售票员的短短数月时间里,她练就了一手熟练的售票本领,成了上海站小有名气的“三不倒”—问讯问不倒、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70年劳模事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二是改革开放时期。在此期间,劳模在促进政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引领先进文化、以及劳模制度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对新时代我国劳模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启示:劳模事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劳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对劳模事业规律性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5.
“戴花要戴大红花……”这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曾激励过那个年代的许多人。 劳模,为一个时代所膜拜。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中,传统本色的劳动观、劳模及劳模精神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上海女性群体构成已发生很大变化,除了原有的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之外,在社会分化流动中还出现一些新兴女性群体。这一现象已经并将继续对妇女工作产生影响。 一、新出现的女性群体 l、“青年白领” 这里主要是指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外资、合资企业或影视娱乐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工作,有着优厚收入的年轻女性。这一群体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很大可容性。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的自然是“青年白领”主体,也包括部分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在业余时间充电的年轻女性。从对500名妇女的问…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劳模是劳动的模范和榜样,是社会遴选出的最好的、鼓励人们仿效的劳动者。中国自1949年建国之初就确立了评选劳模的机制。此后每隔5年的5月1日,中国都要以国家的名义奖励“劳模”,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号召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为国家作贡献。上个世纪,从“铁人”王进喜和掏粪工人时传祥,到“农业学大寨”中的“铁姑娘”郭凤莲,再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修脚女工于素梅,以及北京公交售票员李素丽,这些主要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劳模”无一不是“老黄牛”形象,也就是无私奉献、不计报酬、做最苦最累的活。上个世纪80年代,劳模的评价标准开始向对经济建设和科教文卫等领域做出贡献的人倾斜;90年代中期,民营企业家开始在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登上“劳模”讲台。“无论到什么时候,‘劳模’都是中国社会的精英。”而今,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优秀的工人和农民都无愧于新时代的“劳模”称号。  相似文献   

8.
日前,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会、妇委会举办“世博有我更精彩”市级机关全国、市劳模、巾帼文明岗代表为民咨询服务活动。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副书记王禄宁、黄冲来到活动现场,慰问参加为民咨询服务活动的劳模、巾帼文明岗代表。  相似文献   

9.
近日来,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33岁的浙江人闻小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6000元。虽然在上海结了婚,买了房,但总觉得生活太压抑。于是,她毅然辞去工作,与丈夫一起移居成都。白天在社区里参加公益活动,晚上就去闹市区“摆地摊”,卖些饰品、围巾、衣物等小玩意。当有记者找到这样一位“另类”白领时,她告诉记者,哪怕亲戚朋友都表示不可理解,自己却从来没有后悔:“因为我找回了自己,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白领群体,是改革开放中由知识型青年组成的新兴社会阶层。要使党建工作走进这个特殊群体,要求我们从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到具体工作方法、载体都要有所创新。上海市静安区以“跳出党建抓党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提出“关注需求→完善服务→组织凝聚→政治引航”的工作思路.建立了面向白领服务的社会化运作平台——“白领驿家”。  相似文献   

11.
“推销”,是个商业用语,市场用语。党组织完全可以比照推销的做法,向社会推荐自己的先进人物,使之发挥出示范价值。 一要“推销”自己的劳模。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组织是怎样培养劳模的,劳模精神是什么,劳模事迹是什么,应该怎么向劳模学习。为劳模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对有领导能力的劳模应委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在我国城市白领群体中弥漫着明显的焦虑情绪。一个流传甚广的玩笑是把“白领”称之为“这个月工资白领了”,就是白领群体焦虑情绪的一种幽默表现。还有,“白领们”普遍不愿意认同自己白领身份的现象,也道出了白领群体背后的焦虑和不安。作为一种群体性或社会性焦虑,白领群体的焦虑情绪既是当前我们社会中某种特定社会心态特征的反映,也是白领群体所处的特定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正>在繁忙工作后的偶尔闲暇,您是否曾经站在窗边,眺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看着路上行人匆匆的步伐,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感到过一丝迷茫和失落呢?是否曾经有过回归田园做个农夫的冲动呢?是否做着一家老小、瓜田李下、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梦呢?是否幻想过三五知己把酒话桑麻的那份悠然呢?现在城市里就有这样一群白领亲手辟地种植起了放心菜,他们每逢周末就会开私家车去郊区种种菜,养养花,当回城市农夫,如果有别墅,一些人还会在自家的小院开辟一片田园。特别是红心鸭蛋致癌风波,多宝鱼药物事件,对“城市农夫”的兴起更是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58-66
●让自己成为金牌“白领”●掌握职场生涯中必备的“五个C”●制约职业前景的10种想法●扩展职业前景的15种能力●明确你的工作目标和每天的工作●必须认识到:小节同样影响成功●掌握一些工作技巧让自己成为金牌“白领”都市的年轻“白领”阶层是目前职场的新贵,如何取得成功是他们中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不过,在现阶段,许多人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知。世界青年成功学会副会长吴甘霖先生认为,青年“白领”是最关注自身成长和成功的人群。机会的空间来自积极的心态。吴甘霖认为,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实,“白领”们感觉缺少发展的空间,有的是…  相似文献   

15.
争分夺秒——用这4个字来形容白领的工作状态毫不为过。一推再推的吃饭时间、血液循环不良的坐姿、三不五时的熬夜,时间久了身体难免发出抗议。香港白领在工作时就常以零食充饥。据11月23日香港《成报》报道,一  相似文献   

16.
尚荣材  李瑞芳 《创造》2008,(2):38-39
2005年12月,会泽县五星乡农民米成坤因在马铃薯种植营销方面成绩突出,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此前米成坤也先后获得过“先进大户”、“新农村建设新闻人物”、“市级劳模”、“农产品营销先进之家”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打理日常生活,由此,许多一次性生活用品颇受这些白领欢迎,一个庞大的“懒人”市场诞生了……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劳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追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意志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境界的内在统一。新时代劳模精神有助于引领个体劳动品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内在推动力。新时代赓续劳模精神,应通过固化劳模榜样示范效应、优化舆论宣传形式、强化劳动实践引领等方式,不断增强新时代劳模精神的辐射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13,(11):38-39
住房、工作、养老、子女教育以及社会交往障碍是困扰白领的五大焦虑 “年轻、不甘寂寞,在鳞次栉比的水泥楼群间,追逐金钱、爱情和流行……”朱德庸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他笔下的白领生活。1951年,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第一次提出“白领”概念,他认为白领应该是依附于庞大机构、从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上海将“白领”写进发展蓝皮书 据《工人日报》报道,“白领”第一次作为城市青年未来发展的代表和示范群体,被写进《2002年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中。“白领”,即高学历、高收入及较高职位,年龄介于20-40岁、从事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的群体。作为城市青年未来发展的典型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