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试图将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置于“资源稀缺-自由竞争-社会变迁”的宏观视角下进行解读,认为资源具有稀缺性且在地域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是导致流动人口出现身份认同困境和“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作者利用国家计生委2010年全国动态监测数据并结合访谈资料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变动、技术变迁、文化嬗变和制度演化对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是否就业对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影响不大,相对收入和社会地位则是其实现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技术变迁和文化嬗变则将流动人口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和对立之中,并常常造成自我身份的迷失,而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同形塑着流动人口的认知和体验,决定其身份认同的轨迹和进程.  相似文献   

2.
欧洲一体化的深化使欧洲文化认同问题日益凸显。“文化欧洲”的提出使欧洲各国面临两难。同一文化渊源,同一宗教信仰,同一价值理念,充分证明了欧洲文明的同一性。但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文化特性的差异以及移民和东扩造成了欧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建构主义试图从理论上对这两难给予突破。建构主义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经过国家间互动而共同构造并认同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是一种集体知识,即共同观念。行为体可以用共同文化观念建构一种结构,也可以分解这种结构。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正是基于这个理论的运用,并必然对国际体系和东亚一体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认同在主体上,可以分为国家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社会文化认同、群体文化认同;在社会层面上,又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认同、制度文化认同、行为文化认同和精神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心理前提、精神基石和精神力量。要达成文化认同,必须努力完善制度安排,强化制度的公正性;加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强化政治体制的民主性;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民俗是“民族精神的标记”,它与人类社会同步同构,随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而不断地变迁。民俗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民俗与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制度文化等具有一种互动关系。民俗把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和群体意识经过选择、凝聚和升华,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以一种超稳定的力量调解着文化的流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使个体经由道德内化达到对社会角色的认同。深入地研究民俗与社会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发展先进文化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作用体现为三个维度:一是文化认同维度,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二是政治认同维度,有利于大学生增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三是历史认同维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增强国家历史认同。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学习语言必须理解文化。外语教育必须兼顾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失语”源自传统观念中“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的欠缺。要想在今后的外语教育中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首先要重视“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然后在政策、教材与教师等具体方面着力改善。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也大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从深层看,就是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成员所认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也不断发展,从而推进民族认同的变化,并制约着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民族认同的程度、民族凝聚力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对民族领导核心的认同程度。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拉开了建设民主、自由、富强的现代中国的序幕;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改变了中华民族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当前,我国社会有两个“认同点”(或“凝聚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民生问题,二是腐败问题。只有坚持全面的改革开放,才能推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五四”知识分子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认同危机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认同危机。社会认同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针对社会认同的威胁,它提出了几种化解认同危机的有效策略。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看,“五四”知识分子主要采取了脱离群体与改变群体状态这两种策略,这两种策略基本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认同是国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认同与制度化构成一个互动的关系.正向的国家间认同为制度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制度则为国家认同的塑造提供平台,高级制度化伴随着一个国家内化规范及认同建构的过程.探讨国家认同的含义和来源,分析认同与制度化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国家间关系的互动很有意义.二战后的欧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认同与制度化良好互动的典型例证.欧美在良好认同的基础上开始制度化进程,而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国家间交往,则进一步加深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程度,改变它们对安全、权力、利益和主导规范的认识,推动欧美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制度合法性危机指独立学院制度的价值选择失去正当性而未被民众服从、支持与承认.从一定意义上讲,亦可表述为独立学院制度的“认同危机”或“合法化资源供给”的危机.独立学院制度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为价值选择危机、公共性危机、程序性危机与有效性危机.  相似文献   

11.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一是要让社会公众对选任的方法认同和满意;二是要让公众对选任的结果认同和满意。而要实现这两个“认同和满意”,单靠制度建设、程序设计是不能如愿的。  相似文献   

12.
在反分裂斗争中,文化认同因素影响深远,需要予以积极掌控.一方面,需要在不同文化间建立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的氛围与制度支持,以国家主体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应对分裂势力制造的文化隔离;另一方面,要防止以不当的政策和措施刺激国家主体文化建设中的逆向因素.既要在文化间的交流中强调域外文化的内化即中国化,也要慎重处理地方文化中的原生地认同与本土化中的外向问题.此外,如何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建构文化价值共识,也是国家文化认同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和”、“仁”、“义”、“易”为代表的价值观念、情感哲学和思维方式,是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精神源头和逻辑起点。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内核。民族国家认同是全球认同的基础。弘扬民族国家文化,夯实民族国家认同基础,是抵御西方文化霸权扩张的有效手段。中国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因其积极的价值情感、非霸权性质以及开放性思想空间而内在地具有先进性,它所具备的兼容、博爱、奉献、变通的品质是构建和谐世界、推动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4.
青年“穷游”现象作为近年来一股流行之风,借由网络及社会化媒介迅速演变,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文化特征的亚文化.它兴起于青年对都市喧嚣文化的抵抗,对精神家园崩溃的抵抗以及对慢生活的追求.通过“从旅行直播到生命故事”和“从穷游圈子到旅行文学”两种方式来完成青年穷游自我形象的构建及身份认同的展示.然而,集“拍摄者”、“叙述者”于一身的青年穷游一族对风景美图的过分关注,使其难掩“表演”、“自恋”的嫌疑,在消费社会里更是成为商业化收编与意识形态收编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同一化与同质化,而是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从而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其化解之道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只有承认文化差异,保持本民族特色,与异质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处,才是全球化趋势下民族文化所应采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之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党认同和执政党意识形态合法性之基础。而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源泉,是政党认同的强力支柱。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构建政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心理认同、伦理认同和制度认同,对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认同和政党认同,最终扩大党的民意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精神的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民族精神出现了“认同危机”与“失范危机”交织并发的现象。前者表现为文化认同危机,社会认同危机,国家认同危机,政府权威认同危机和政治信仰认同危机。后者表现为公民意识的缺失,民族文化主权的部分丧失,社会诚信资源严重匮乏和道德失范。这些危机会侵蚀公民对国家、社会、民族和政府前途的信心,败坏民族的基本素质,消解中华民族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努力。中国要冲破民族精神危机的藩篱,就要在树立“文化主权”意识的基础上,重新谋划文化安全战略和整合民族文化,建立文化创新体系和公民诚信体系,培育公民意识和新道德规范,重构富有竞争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制度文化的视角来看,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不仅要着眼制度文本的制定、颁布和执行,还需认真研究制度文本所承载的精神、价值、科学性等文化因素,通过文化的共识功能使高校师生自觉认同制度的权威性;同时,将反腐倡廉工作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通过制度的实施运用于实践,通过文化外化于行的实践功能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最终推动形成以文化涵养制度,以制度承载文化的良性转化机制,提升高校反腐倡廉实效.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经过国家间互动而共同构造并认同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是一种集体知识,即共同观念。行为体可以用共同文化观念建构一种结构,也可以分解这种结构。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正是基于这个理论的运用,并必然对国际体系和东亚一体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营养和土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握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发挥血缘与乡土情结的凝聚作用,注重心理情感原则中“人情”的聚合作用,把握人文主义倾向的导向作用和发挥群体意识思维的“家国”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创制民族文化新的认同模式,强化文化符号认同,维护价值观念认同,推动理性的血缘族群认同和深化历史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