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信贷紧缩,也对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对韩国金融市场以及银行效益直接或间接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韩国次级贷款问题与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并不存在太大的联系,而且其性质也不同,尤其是韩国房地产PF贷款相关的次级贷款规模有限,存款性金融机构成为主要的投资者,并且其购买契约的情况较多。本文对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进行分析,探究了资产证券化在房地产项目融资中应用的优点,但是通过分析,发现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还存在着很多风险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建议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金融机构等房地产项目融资的三个相关部门建立坚固的风险管理机制,最后从中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臻 《观察与思考》2001,(10):32-33
<正>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项健全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手段,早已为许多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所采纳。目前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也已基本具备,并进入了实质性研究阶段。其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是认定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性质和寻找法律依据的问题。本文写作的目的也在于此。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涵义和操作流程房地产证券化,就是将房地产投资直接转变成有价证券形式,投资人和房  相似文献   

3.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保护投资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信贷资产流动性,丰富证券品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它改变了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拓展财务公司融资渠道,改善资产流动性,增进财务公司信贷业务透明度,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集团发展。本文概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从企业集团的需要和财务公司自身的需要等几个层面探讨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出现的出表风险、声誉风险和利率风险等风险等问题,并提出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入世后国外一些先进的房地产经营理念的传输,一种新型的房地产金融工具———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已逐步受到国内金融界和房地产行业的密切关注。预计,随着入世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开放,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将会被引入,并成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催化剂。笔者才疏学浅,粗略谈谈对我国发展房地产抵押货款证券化的几点认识。一、房地产抵押货款证券化的概念和主要方式何谓抵押证券化?对此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进行科学概括和定义。“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6.
<正> 谁投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炸弹2002年是房地产泡沫之争的一年。缘起2001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发表了题为《2002,房地产的冬天》的访谈讲话,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在节目中的“泡沫”说一经抛出,整个房地产业像开了的锅一样,于是房地产“泡沫”之声开  相似文献   

7.
<正>在过去5年中,美国房价涨势如潮,5年间,房价几乎上涨了60%。(同一时间段,中国的房价涨幅超过了120%),我们弄不清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吹大了全球的房地产泡沫,还是全球的房地产泡沫吹大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6年8月,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房价  相似文献   

8.
冷丽莲 《长白学刊》2007,(2):103-104
目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正在我国兴起。在推广这一事物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房地产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完备、机构投资者缺乏。因此,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建立专门的房地产证券化中介机构、积极规范和扩容证券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必然成为我国推广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泡沫成因新解: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方  周建军 《求索》2008,(4):6-11
对于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房地产泡沫的严重化并最终崩溃这个问题的解答已经有很多种理论假说进行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相信且能得到实证的有力支持的理论。本文结合对我国现实状况的观察,循着货币虚拟化轨迹试图对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的成因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即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并选择不同的货币指标和信贷指标如货币供应量、信贷额、利率等作为衡量房地产市场的货币积聚假说的指标,通过考察这些指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对该假说作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信贷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房地产信贷在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中的比重已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论文从宏观经济和金融理论的研究角度出发,阐述了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经济主体,以及房地产信贷对开发商、消费者、银行及政府的经济作用。在我国利率非市场化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近十年来房地产信贷市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提出了影响房地产信贷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显示了房地产信贷在国民经济和金融领域中的重要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智 《小康》2005,(7):53-54
一个被金融界呼吁、盼望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近期终于走向了前台。资产证券化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连结,一方面实现银行信贷风险“减压”;另一方面,在为资本市场增添交易品种的同时,为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时值盛夏,孕育多时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终于“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12.
<正>正如美国炒房族所遭受的厄运,中国炒房者也会面临同样的宿命。正如去年年末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的,房地产的泡沫迟早会破,泡沫一破,就会很疼。随着美联储在一年半的时间内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现在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美国全国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于2005年--2008年开展了第一次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11家金融机构(包括国开行、建行和工行等)依托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框架发起了17单资产证券化项目,总发行规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泡沫论断一直没有中止过。笔者认为,不管房地产市场有无泡沫,房地产的过热是无可置疑的。在这种背景下,商业地产发展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路径是多方面的。笔者试图架构一个房地产泡沫对商业地产影响路径和商业地产对泡沫影响的反应规则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寻求商业地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防范房价泡沫化风险,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央行将在2016年初的基础上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尤其将加强对房地产的信贷限制和宏观审慎监管,证监会等部门以及相关城市地方政府也相继收紧调控政策。在此情形下,房价涨幅将会逐渐放缓,房价泡沫化问题也将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文章不断出现。特别是2004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他们在议论中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17.
观点网络     
《创造》2005,(7)
警惕中国出现投机情况下的房地产泡沫陈龙在《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特别是一些区域性的中心大城市,飙升的房地产价格已经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泡沫成分,在这些泡沫成分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消费层面的投机行为,政府应对此引起高度关注并加以控制,谨防中国出现投机情况下的房地产泡沫。大量证据表明,如果房地产为纯粹的消费品而非投机载体,房价不会在短期内大幅波动,但如果住房不再是正常商品,而成了投机品,房地产泡沫将不可避免。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根源就在于,人们错误地把房地产当作投资和投机的…  相似文献   

18.
荐书     
《创造》2010,(8):113-113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发掘中国经济重生之策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关心房价。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如果有,这泡沫是好是坏,何时破裂,如何应对? 本书以中国房地产泡沫为中心,详细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泡沫化的历程,探究房地产泡沫与中国经济的内在联系,全面而又不失系统性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全景画卷。  相似文献   

19.
刘传玉 《青年论坛》2013,(6):120-125
回顾分析1929年大崩溃、1980年代末日本的资产价格泡沫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现每次资产价格泡沫的过度膨胀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信贷扩张;而信贷急速扩张的背后,则是长期繁荣所形成的大众乐观以至疯狂情绪.这意味着,应该从更长远的政策视野推进宏观金融调控体系改革,构建金融和实体经济双稳定框架,以降低实体经济、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同周期性所引发的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20.
泡沫经济理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学习与实践》2006,(2):141-153
中央提出控制房地产泡沫已经三年,但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迫使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这是一次地方利益与中央的博弈。必须维护中央政府权威,使用综合手段,坚决挤出房地产泡沫。本文从目前房地产的形势与争论出发,介绍西方的房地产经济学、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索罗斯的市场非均衡观,对他们关于市场经济、房地产经济和泡沫经济的理论,进行理论上的综合;然后提出房地产泡沫的系列标准,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进行衡量。其结论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并极快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市场经济天生不是均衡的而是不均衡的,金融房地产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仅仅依靠经济手段不足以控制泡沫经济,而需要综合治理。其性质不是反对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而是克服垄断,克服市场经济的不均衡性和金融危机的内生性。全国房地产平均价格水平应该回落20%—30%,回归到2003年的水平,以挤走投机资本,引入正常需求。只有不断坚持下去,才能使中国房地产的潜在需求正常平稳地发挥出来,进入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