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刊曾以《机遇敲打街边仔的门》、《街边仔变“资本家”?》等文追踪报道广州个体户的发展走势,今天——一份统计资料摆在我面前-一去年广州市歇业的个体户、私营企业达1351吕户。与1990年相比,歇业的个体户增加15.67环,私营企业增加84.2%。停业数字更惊人:仅荔湾、海珠两区,全年办理停业的个体户共达18032户次,平均  相似文献   

2.
时势造英雄!开放改革之初,一大批被称作“街边仔”的个体户在广州应运而生,他们在大街小巷卖粥粉、做烧腊、开发廊、补鞋补伞……作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有力补充,街边仔这一新生阶层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各种传播媒介于是争相报道其中  相似文献   

3.
不论你承认与否,目前广州市人数在十万以上的个体户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做街边仔发财!”曾惹得多少人眼红心跳!于是乎出现了种种侵犯个体户合法权益的行径,电影《雅玛哈鱼档》里那个街道主任,可算是其中一个典型人物。然则,“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街边仔”们之所以成为某些部门和个人侵犯的对象,却又确确实实是因为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有油水可揩!此话从何说起?“无尾飞砣”话“走鬼”一斤梨子或苹果,在它们的原产地北方不过卖一二角钱;车轮滚滚大举南下,到了广州货运站出口时总得要七八角;古人苏东坡虽然早就声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荔枝这玩艺据说吃了“湿热”,而且高峰期转瞬即逝,于是乎雪梨苹果几乎成了当今岭南人一年四季的口福。又于是许多街边  相似文献   

4.
刘红 《台湾研究》2002,(1):9-15
一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和各种交流继续蓬勃发展,庞大的大陆市场为台商带来无数商机;两岸政治复谈没有实现,政治僵局依然如故。对于正在向前发展的两岸经贸和各种交流,祖国大陆态度明确,政策到位,措施积极;台湾当局开始松绑“戒急用忍”政策,改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方式,继续限制两岸经贸和交流的进行。对于政治僵局和政治复谈,两岸针锋相对,在坚持还是拒绝一个中国原则、接受还是否认“九二共识”问题上,缺乏交集点,民进党当局政治上“独”、经贸上“卡”、“外交”上“斗”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因此之下,由2000年度延续下来的“经贸热、政治冷和民间热、官方冷的两极局面”继续存在,给两岸关系带来高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8月新党成立以来,其大陆政策主张就在其所有政策主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新党自身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台湾政治和社会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两年来,新党党势衰微,从“关键性少数”变为“边缘性少数”,但是作为一支具有一定实力的政治力量,新党不同于岛内其他政党,其大陆政策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新党大陆政策的基本内容 1、以“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为其政治诉求的基本定位。新党认为,“台湾及大陆都是中华锦绣河山,同为中国人的领土,凡我炎黄子孙皆应予认同。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统一势所必然”,“大陆12亿人民亦是我们同胞,我们不敌视他们”,主张“积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00,(12)
中国私营企业的发源地,一个是在广东,一个是在温州。但是温州之所以被看作是私营企业的大本营,是因为温州私营企业多,同时还构成了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温州几乎不存在国有企业了。温州市总商会会长郑朴先生说:“温州的企业99%都是私营的。原来还有的一些国营企业也已经被改造成了股份制和私营性质。”温州处于浙江的南部山区,特点就是地少,平均一个人还不到3分地,土地是养不活那么多人口的。于是这里的人们一直都有到外地去谋生的冲动,哪怕是在六七十年代,在江浙大地上,也还是活跃着温州的一些小商贩。而在政策稍微宽松一些的70年代后期,温州人的足迹马上就遍布了全国各地。你甚至可以在最偏远的新疆,看到温州人开的理发店和小卖部。改革开放一开始,温州就开始了它的私营企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关注乐百氏和法国达能合资,不止是因为这件企业“家事”的生动有趣,而是这么一件“生动有趣”的事,当事者的讲述却十分隐约含糊。老实说,这不是爱露脸的中国企业的风格。 当快乐需要压抑,当胜利只能偷偷品尝,我们当然无法欣赏到像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那样的“梦幻合并”,像香港盈动对香港电信那样的“完美收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聚光灯下一张张表情凝重的脸——虽然在没人看到的幕后,他们彼此展现的是真心笑容。 当可口可乐宣布它不再是一个美国公司,而是一个全球企业的时候,这里可能有某种“做秀”的成分。但对它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企业的“旗帜”要为“利益”服务,而不是相反。大而言之,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当然,“旗帜”是不容易彻底抛弃的,正像非公所有制企业仍喜欢戴各种各样的“帽子”一样,没有了“旗帜”,许多企业就好像失去了“名分”,也就失去了社会根基和安全。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家外国企业控股的公司要强调它生产的是“中国人自己的”产品,一个业务繁忙的富豪说:“我一半的时间在研究政治。”一个私营企业老板要向当地的国企“带枪投靠”。以及看到乐百氏在小心翼翼地向社会公众解释它的“家事”。 多么希望我们能够对中国的企业说:尽情释放你全部的活力,释放你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8.
当前,有个别企业、个别领导忽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从关心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入手,努力与职工群众同甘共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有人说,“关心、交心、知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它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这话说的有道理,思想政治工作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职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意图的解读向来存在着极端的看法。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问题专家能够透过美国国内“妖魔化中国”的媒体报道,公正地指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本身不能对其它国家构成威胁,一个国家的军事政策与政治意图才有可能对其它国家造成威胁。他们认为,美国许多对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常带有浓承的意识形态色彩或不便言说的政治目的,许多具有煽动性的扭曲事实的新闻报道都缺乏最基本的政治常识。这些对中美关系都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0.
《检察日报》在“正义园”网站开辟了一个《反腐最新报道》的栏目,对腐败深恶痛绝的我几乎天天“点击”,每次“浏览”都有新感觉——新面孔的腐败分子层出不穷,“反腐最新报道”日新月异。然而,看到一个又一个腐败分子落网,人们似乎见惯不怪了,人心麻木而不“大快”了。而且,有人认为某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栽”了,是因为他们“得罪”了人,被人“整下马”了;还有人甚至认为某些腐败分子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于是为他们鸣不平。民间舆论并不都是奇谈怪论。在某些地方,反腐斗争确实出现了新动向:有人趁反腐斗争之机大  相似文献   

11.
私企:饭碗和增长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做这个选题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在为富人呐喊?无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分配已经出现不小的差距的今天,私营企业主们是幸运的一群。当他们已经富裕起来的时候,我们还在为他们的企业说话,是不是已经偏离了轨道? 在各地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是私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国企改革进行得越顺利。为什么?因为国企大量的下岗员工都进入了私企就业。像江浙、广东,大量的私企不但为国企消化了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下岗职工,还为国企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在这些地方,人们的情绪很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草根出生的私营企业,在向艰难前行的国企们伸出手去。我们为这样的相助喝彩,因为从往日身躯臃肿的国企消肿行动中失去他们的职业的,正是我们的父母兄长,我们与他们血脉相连。帮助私企,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然而,这些被统计部门列为“其它经济成分”(仅仅从这“其它”两字,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处境和在社会上的地位)的私营企业自身改造之路,其实走得也不平坦。这几年不断有学者观察到,私营企业的创业动力在下降,最敏感的私人投资1999年已经出现了全国性的下降,幅度是6%。这是可以想见的。正如人们告诉记者:温州之所以私营经济发达是因为人多地少,人们在土地上养不活自己。养不活自己了就搞企业。那么经过几十年创业,能养活自己了,生活已经进入小康甚至大康了,在私营企业还是被另眼相看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累死累活地再创业?这不仅仅是温州一地出现的现象,还可能是普遍的社会心理。中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动力,就目前而言,私营企业提供了这种动力的很大一部分。但是也应该看到的是,社会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动力是不足的。在WTO环境下,私营企业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它们传统的本土对手——国企和外资企业的竞争,那种竞争将是全面而残酷的。在政府为国企花尽心思设计入世后的竞争优势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回过头来为私营企业考虑一个平等而公正的竞争环境,以帮助私营企业进一步壮大,加入入世后的竞争呢? 我们认为应该,而且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谁都知道,市场经济舞台上,要看企业的戏。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经常受到一种“千刀都剐企业肉”的威胁。谁都喜欢拿企业开刀,谁都想割企业一块肉。不管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觉得头上悬着几把明晃晃的刀。这几把刀随时都有落在他们头上的可能,让他们不伤筋骨也剥皮,或者打落牙齿和血吞。众多企业认为,最让他们心悸的,是三把刀。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农协的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仍是乡土中国,仍是乡村中国。 因为,乡村这样广大;因为,乡居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乡土的情感仍然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我们希望中国充满着好消息——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和谐的新乡村。 什么是和谐的新乡村,怎样才算? 二战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提出“四大自由”的口号,即“言论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斯时,有位中国人做了个补充,他说;我们不能只拥有四大自由,还有第五自由,比较其他四项都伟大,没有它,他们就没有四大自由。 他说的是“免于愚昧的自由”。 这位中国人即是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1890~1990),他曾被美洲学术届共推为“对人类发展做出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2003年夏天,编者拜访了多位对农村问题有深切关注的朋友,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及了晏阳初先生。而他们不仅缅怀着前辈的伟人,同时,他们在身体力行,深入民间,用晏阳初先生的话说,是“以表证来教学,从实干来学习”。同时,行事的原则是“不是救济,而是发扬”。即激发农民朋友们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他们自发自动的精神——晏阳初先生的身后并不寂寞。 这些深入民间的朋友,也是我们本期独家策划里的作者,或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于建嵘先生、高战先生、赵树凯先生、唐昊先生、朱雨展先生、黄卧云先生,他们都发现:中国的农民弟兄们,一直在致力于“免于愚昧的自由”,而且,许多中国农民们的精神状态,其实并不会比诸多城市里“有知识的人”、“养尊处优者”,更缺少自由与尊严。当他们深入乡村,他们也被爱,被责任所激励与推动着。 我们应当帮助乡村!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与之融合,自助,共进。 因为,中国,从更大意义上来说,就是乡土中国。 因为,乡村的和谐,就是中国的和谐,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4,(21):23-23
9月28日,美国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戴维斯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伊原纯一不约而同抵达中国。他们此行的目的都围绕朝鲜问题展开,不过戴维斯抵达的是北京,伊原纯一则去了沈阳。“朝鲜不愿听中韩美三国的意见,不知道为何愿意倾听日方的声音”,戴维斯在首都国际机场对媒体说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对日本对朝外交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精英导向”的尴尬原定于今年全面铺开的“费改税”政策在“两会”期间还被说成是“中国农村的第3次革命”,未到年中,已经传出了“缓行”的确切消息。许多省份此前作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农民也欢欣鼓舞,翘首企盼,但突然的“变卦”让他们不得其解。据说,“费改税”的症结在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中央没钱买单,地方财政缩减,势必危及岌岌可危的农村义务教育。但是,在安徽等省试点了一年之后提交到中央的方案,居然没有对此有科学完善的评估,“朝令夕改”,不能不令人遗憾。而更大的隐忧还在于:事关最多数群众——8亿农民切身利益的改革,他们并没有充分的发言机会。  相似文献   

16.
去年4月,广州商界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一个只有40多人、开办不过6年多时间的私营企业——广州市从化三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竟以10年上交政府1680万元的合同“承包兼并”了具有30多年的历史、拥有200多名员工、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老牌国有企业——广州防火门厂。这是广州地区第一家私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三星公司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竟有如此实力演绎了一场“小鱼吃大鱼”的奇迹?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颇有传奇色彩但至今仍是个单身汉的三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志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一词究竟始于何时,现今已无从考察。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两篇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问世以来,全球性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成为东西方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本世纪最后十多年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及其对整个世界影响力度的增加,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乎导致了我国学者研究国际政治问题方法论上的一场变革。换言之,把国际政治问题同世界历史连接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台湾研究》2014,(3):70-78
美国对台湾“政治安排”的政策对“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对台湾政治定位的政策是“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或“两个中国”,但同时又“对台湾地位不持立场”。在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方面,美国对台湾的前途持开放立场,但认为应透过对话和平解决,且要尊重两岸民众的意愿。美国这一政策增加了对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难度,但在某些方面与大陆对台政策也有一致性。目前,两岸应充分利用这些相契合的政策,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9.
“西线无战事,南方无文化。”几年前,一位来自北方的朋友与我们在街边大排档对饮,借着酒意有点自负地说。“何以见得?”身为广州人,我们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君不见:北京城里的历代遗痕,长安道上的秋风渭水,金陵渡头的秦淮夜月——在那地方就连泥土也能挤出一点文化来!当我们的祖先逐鹿中原时,你们这里还是一片化外蛮邦!不过我承认,做生意你们是这个,但谈到文化,你们却只能是这个。”他左手  相似文献   

20.
书上说,“她这样做是因为……”生活说,“她这样做了。”书上把发生的事解释给你听;生活没得解释。难怪有些人偏好书籍。书上的事合情合理。问题是,他们能读懂的那些生活,是别人的生活,永远都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