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德与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龚希光1937年9月,朱德亲率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他与其他领导人一起,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迅速打开局面,站稳了脚跟,普遍发动了抗日游击战争。到1940年5月朱德奉召回延安时,...  相似文献   

2.
<正>1939年10月至11月,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全面失败后,华北地区全部沦于敌手。毛泽东指出,正规战已经退出华北战场,今后华北地区将转为以游击战为主,八路军应该到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敌后广大乡村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成为了指导华北敌后游击战的纲领性文件。华北军民充分掌握毛泽东游击战的思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实现我军由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运动战向抗日战争前期的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方针为八路军三个师先后挺进华北,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正面战场的迅速溃败,广大的华北平原成为沦陷区,如果只坚持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便不能够全面地指导整个华北敌后战场的工作了。这时,刘少奇根据发展了的形势和华北工作的经验,率先提出了平原游击战的方针。这样,平原游击战方针和山地游击战方针交相辉映,使我…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派出一大批党员干部和一部分八路军主力部队到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和联系华中新四军的战略枢纽。因此,我的家乡也成了有名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是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记得那一年,我19岁刚从师范毕业,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区政府安排我在中心小学当校长,并担任抗日青年救国会会长。我一边教书,一边进行抗日宣传。随着日军的进攻,整个山东变成了战场,到处燃烧着仇恨的烈火,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其时的家乡已经安  相似文献   

5.
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是一位伟大的抗日游击战的战术家,本文拟对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全面性 自1937年7月至1940年5月,朱德一面指挥八路军作战,一面公开发表了几十万字的关于抗日游击战的论著。最著名的专论有:1938年1月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抗日游击战的16条战术;1938年上海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八路军的战略战术》;1938年抗日救亡出版社出版的《抗日的游击战术》;1938年《文献》合订本卷(四)转载朱德同年在《新华日报》上的论文《抗日的战略战术与建立新军问题》;1938年8月顽强出版社出版的《游击战争》;1938年11月解放出版社出版的《论抗日游击战争》。朱德在这些论著中论述了抗日游击战的一系列战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系抗战全局的战略性建议──读任弼时关于八路军情况向中央的报告章学新1938年2月中,中央军委前方委员会常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从山西抗日前线回到延安.1937年9月,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以后,以机动、果敢、迅速、秘密的运动战游击战,首战告捷于平型关,...  相似文献   

7.
庹平 《党的文献》2002,(3):31-36,66
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后 ,根据党中央战略部署 ,在短短两个半月内相继建立了几个使自己立足、生存和发展 ,并能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主要战略支点。朱德不仅与毛泽东等共同决策 ,初步把八路军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确定在以恒山山脉为中心的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 ,还以八路军总司令的身份 ,不断根据战场形势变化 ,及时向党中央、毛泽东提出十分重要的建议 ,使既定战略支点的部署得以重新调整和进一步实施。他对党中央关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支点部署的确定、调整和实施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1937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太原失守后对山西敌后游击战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工作的全面部署,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史称"石拐会议"。石拐会议的召开,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坚定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创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三、"百团大战"与五一大"扫荡""百团大战"沉重打击华北日军八路军走出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山东建立根据地,扩充队伍,力量日趋壮大,成为敌后抗日战场的主力军。这是日本侵略者不能容忍的。1939年秋,多田骏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他意识到日军"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华北将成为中共的天下"。他制定了"囚笼政策",企图彻底摧毁华北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0.
正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红军和八路军的卓越领导者。1937年9月,任弼时与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三个师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1938年2月返回延安,在抗日前线工作了5个月。任弼时作为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又称华北分会)常务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后的群众工作、友军工作、敌军工作和军队自身的政治工作,都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本文对任弼时在抗日前线履行职责中取得的卓越  相似文献   

11.
正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一支以骁勇善战名震中外的铁血雄师。太原失陷后,奉命挺进晋西南,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在一年的时间里,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以卓越战绩支撑和推动了山西乃至华北抗战。挺进晋西南是毛泽东的战略部署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升为主要地位。太原失守当天,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和一一五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起游击战,大家较为熟悉的是地道战、地雷战,但游击战不仅仅局限于此,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在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还创造出了多种游击战模式,比如破袭战、麻雀战、村落战、铁道游击战等。在临淄区档案馆里有一本渤海抗日先驱李人凤同志的手稿,其中《山东八路军第三支队第十团建团前后的历史概述》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清河平原上的抗日游击战。鲁东抗日第一枪"七七事变"后,日寇长驱直入,华北地区大片沦丧。当时的临淄斗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先提出在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并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在党内第一个写出抗日游击战争的专著,深刻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与胜利前途,协同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确立为人民军队对目作战的战略方针;三是系统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问题,其思想理论构成我党我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条山,横亘于三晋大地南部,屹立在波涛滚滚的九曲黄河北岸。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敌后的重要抗日游击战场之一。这里的抗日游击战经历了高潮、挫折和再高潮三个阶段。本文对中条山抗日游击战的发展情况及其复杂性加以研究。一、第一个高潮抗日战争爆发至1939年“十二月事变”前,是中条山抗日游击战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一阶段中条山的抗日游击战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牺盟会”的名义摘起来的。1936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同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合作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建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抗战期间,八路军曾进行过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提起百团大战,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彭德怀,但是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我们不应忘记,他就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左权。一、酝酿筹划交通破击战1940年春,中国的抗日战争已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抗日军民的沉重打击下,已深深陷入侵华战争的泥沼无法抽身。特别是在华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令日本侵略者感受到严重威胁。为达到彻底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的目的,华北日军开始修复、整治、新建陇海、平汉、正太、同蒲、白晋、沧…  相似文献   

16.
1937年8月,八路军出师华北,担任副总司令的彭德怀除负责分管军事外,还受朱德总司令之托,负责八路军的经费供给和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八路军在华北建立根据地后,力量不断壮大,军费需求也大幅增加,这可成了彭德怀心里的一件大事。于是,行军旅途中,彭德怀常常思考八路军的经费问题。他喜欢向老农打听年景如何、群众的负担怎样,物价是高是低,冀南票是否受群众欢迎等等。这一时期,他为华北敌后八路军的战时经济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彭大将军"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1938年6月,正当抗日的烽火在华北大地上熊熊燃烧时,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自求恩来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切地接见了他。对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八路军和边区人民向他致谢。他说:“这里环境艰苦,缺医少药,医务人员特别是外科大夫很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八路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旗开得胜之际,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将游击战争从山地引向平原。1938年4月21日,毛泽东等致电刘伯承、徐向前和邓小平,对广泛开展河北、山东平原地带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具体指示。根据中央的指示,5月以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将活动重心从太行山转移到了冀南平原。冀南平原的抗日形势如火如荼,迅速发  相似文献   

19.
他是走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5个省,行程5000余公里。他把考察途中所见所闻,八路军和新四军内奇迹般的事...  相似文献   

20.
张俊 《党史文汇》2022,(10):40-43
<正>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党中央首先将山西作为八路军出师抗日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和开辟华北敌后战场的立脚点和出发地,使之发展成为华北抗战特殊局面的战略支点。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挺进晋西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部署和发动山地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