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又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人类通向信息化社会的技术基础,大大促进了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很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核心技术的概念 ,并提出抓住核心技术 ,促进它的发展 ,同时将之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 ,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措施 ;发挥核心技术带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是通过核心技术的自身发展、嫁接融合、方法移植、配套服务等。推动核心技术带动整个技术的发展 ,需要建立一个耦合型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犯罪的特点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科技犯罪概述所谓高科技是指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领域内 ,处于最前沿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实用技术群体 ,它们在整个科技发展进程中起着领导和带动的作用。高科技领域主要包括 :1、微电子技术 ,其中含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 ;2、生物工程技术 ,含DNA技术、遗传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3、空间技术 ,包括航空技术、航天技术 ;4、新材料、新工艺技术 ,如纳米技术、核能技术、工业合成技术等。此外 ,还有医疗技术、国防技术、建筑技术、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犯罪 ,顾名思义 ,应当是与高新科学技术有联系的某些犯罪形态。如生物科技犯…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面临着一个新技术革命,它不是象过去那样的单项的技术革命,而是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激光技术、生物工程、宇航工程、海洋开发工程等多方面的技术革命。它是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的技术群、新的工业群的兴起,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中心的新的科研群和以电子学、信息科学为中心的新的知识群的迅猛发展。这次新技术革命是人类生产技术的一次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这次新技术革命将使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以电子计算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及光导纤维、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新的技术群体的产生与发展,即将把历史的列车牵引到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柱。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单纯依靠劳动力、资本、原料和能源,而主要靠知识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才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具有特殊的内涵和价值。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精神风貌的呼唤…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随着各工业化国家开发力度的加强和投入加大,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取得新的突破,由此而引发的新产业革命,并导致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激化。对于广东来说,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如何使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健康地发展,并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无疑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最近,国家科委公布了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科技综合实力的评价排行榜,广东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名列第三,这其中…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高科技世纪始于20世纪中期的新科技革命,到7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新的阶段,即以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标志、以广义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时代。与以往的科技革命相比,高科技时代的意义在于,它使人类由体力的增长和延伸转向智力的增长和延伸。因此它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的技术革命,不  相似文献   

8.
最近,“海峡两岸信息技术与微电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和海峡两岸一流电子信息和微电子专家、IC企业界和海内外投资商共聚榕城,围绕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探讨两岸微电子产业合作发展前景,引起两岸业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吴基传说,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3倍,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  相似文献   

9.
文摘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日本已成为仅次子美国的经济大国。70年代日本在钢铁、汽车、电视机等方面成为美国的激烈竞争的对手,80年代又在高技术领域向美国提出了挑战。下面,从四个方面对比日美高技术的实力。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日美在微电子技术方面实力相当。微电子技术是尖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日本的微电子产业迅速发展,到1985年其产值达178.42万亿日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钢铁、化学工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核心的集成电路发展更为迅速,其产值年可达72.2亿美元,约占世界1/3强。目前,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方面,日本已开始领先。在电子计算机方面,日本企业制造硬件技术的某些方面已超过美国,但其在软件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将会大幅度提高。今后,农业将重点发展的技术有:一、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由传统育种向生物工程育种转化。目前我国已获得转基因植物100多种,有些已开始大面积推广,有些已进入大面积应用示范阶段。二、生物肥料及施用技术。农业发展的趋势已由研究应用化肥、农药以及以此为条件的农业技术为主,逐步转到研究生物工程技术为主。生物肥料取代化学肥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接连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导通讯、生物工程等一系列新兴技术,以及与之相应的新兴产业,它们强烈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这种技术上的新飞跃正在继续发展,它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技术革命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故称“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社会生产方面:(1)由于电子计算机化、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促进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传统工业趋于衰落(被称为“夕阳工业”),新兴工业蒸蒸日上(被称为“朝阳工业”),引起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3)新技术革命突出了“信  相似文献   

12.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几年来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设计、分子识别、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优势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分支。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具有与天然抗体同样的识别性能和高分子同样的抗腐蚀性能的双重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工程、临床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文章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分类,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要实现核心技术的"弯道超车",需要对标世界核心技术开启新一轮技术赶超战略,增加基础学科的研发投入;组建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树立核心技术自力更生观念;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核心技术扶持基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的出现和日渐成熟,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也从资源经济类型跳跃到知识经济这一新的型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力产业为支柱的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同传统农业社会以劳力为支撑的农业经济,工业社会以资源为支撑的工业经济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资本是智力而不是资源。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它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  相似文献   

15.
省外传真     
上海市从十个方面加速信息化进程(一)建设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律、适应上海城市发展要求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二)加强信息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急需技术的研究开发,并且掌握核心技术。(三)重点发展微电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通信和光电子产业以及软件产业、数字音频产业。(四)以信息化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五)推进各地区各领域政务部门业务流程信息化,加强网上协同能力。(六)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建设和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七)大力加强公共信息资源,及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的大型数据库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八)建设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支撑体系,确保信息安全。(九)继续通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交流》2005,(6):36-37
1、次核心技术成为国内企业技术战略的普遍选择。从现实的情况看,即使是行业领先型企业.如果一味追求核心技术的突破也是不切实际的,弄不好“既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在技术范畴内,除了核心技术,还有很多应用技术,即“次核心技术”.对于企业来说,能利用现有的核心技术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三、制造技术是发展的基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靠什么?仔细一想,是靠制造技术,靠先进制造技术。没有制造,哪有这一切,当然,制造技术的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实现,又得依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它们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当今制造技术已能够实现纳米加工(毫微米加工),一个纳米是10米~(-9),而原子与原子间间隔为0.4—0.6nm,因此,当今制造技术操作单个原子的梦想已成为实现,这一技术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它不仅使原子可见,而且它进一步使原子可操作。1990年 IBM 实验室用 STM 将35个氙原子加以移动,拼写了“IBM”商标。由此发展出多种显微镜,如原子间  相似文献   

18.
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但在部分关键领域,尤其是产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推进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和江苏现代产业发展所需。  相似文献   

19.
刘建丽 《求索》2023,(3):118-126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经贸格局和世界竞争秩序加速重构,科技壁垒使世界的凹凸程度逐渐升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也孕育着重大机遇。集成电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是科技角力的“主战场”。当前,我国在高制程芯片制造、基础软件、关键设备和材料等环节仍然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一个联动性强、相辅相成的生态体系,集成电路制造则是巨复杂流程型技术。基于中国突破“卡脖子”问题的现实需求,政府可强化创新体系组织者和创新生态塑造者功能,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特质,选择现实可行的技术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20.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也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兴起的国际大环境下,必须找到重心,集中精力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目前,应从把握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两方面入手,抓住核心技术创新的"牛鼻子",破解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