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读书学习贵在认知。妇联干部素质的提高,不外乎读书和实践两条途径,而读书学习是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选择了读书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然而只有真正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需要、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  相似文献   

2.
合力推进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和 《群众》2004,(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我们党的执政必须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潮流,符合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规律,突出强调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基层,贯彻落实好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从忠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实现自身管理的科学化为切入点,从多方面合力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勤学敏思,不断提高学习力。“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只有善于学习,一个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一个政党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一个领导者才能具有高超的管理能力。我们要牢固确立“学习为本”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  相似文献   

3.
古语有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菲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诸葛亮《戒子篇》)。”这是从古至今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如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种态度不仅用来告诫子女和内省自身,而且也融合到了居家设计的理念中。  相似文献   

4.
不竭的追求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人大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薛凤奎 《前进》2007,(9):49-49
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党性强、观念新、业务精、品行端、形象好,必须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练就一身硬工夫,方能在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中不辱使命,完成重任。要勤于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  相似文献   

6.
统战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做好统战工作要常念:“学、凝、服、新”这四字“内功心经”。常念“学”字经——励志。增智。学以致用。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智慧;抓住了学习,就是抓住了未来;放弃了学习,就是放弃了进步。学习能够增强我们的理想和信念,自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刻牢记党和人民重托,激励自己要有作为、能作为、快作为,在拼搏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相似文献   

8.
僧诗与禅文化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作用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中国古代重诗教,《论语》里“不学诗,无以言”、“始可与言诗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句子,都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佛教,意思就是佛陀的教育,这种教育,也如同中国的儒家孔孟之道,其实它们有许多观点和方法是相同的。佛教教学的目的是求得智慧,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教育。在佛经里有一个术语,梵文音译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用现在通…  相似文献   

9.
学不可以已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人类命运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事业的繁荣.都直接地同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联系着。其中.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国力之“芯”。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学习,关系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典型引领工程”正在全路如火如荼地开展。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引领作用,提高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就成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的目的不用多言。那么,如何学、怎样学,就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学习方法不对路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王雄 《楚天主人》2012,(10):49-49
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因此,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逐步深入,人大工作将越来越重要。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是常委会综合办事机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作,本人拟谈一孔之见。增强学习意识。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的是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学出成效。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力量     
苟子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华民族是吐界上唯一文化没有间断过的民族,上下五千年传承至今,显示出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力量。文化可以强大一个民族,文化可以强大一个国家,文化同样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浓厚的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相反,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寓学于乐,以趣激学的体会。一、设疑引趣所谓设疑,就是有意设置障碍,造成疑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这样可以唤起动机,激发兴趣。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师不仅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设疑,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探索行为。如:在讲“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时,我提出“从马尾上拔出一根毛,…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深刻地领会到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一、不忘初心,以学促知,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个人党性认识的提高,是做合格党员的最基础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提高党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常态化学习,防止出现"蜻蜒点水"、"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古今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另一方面是通过牢  相似文献   

15.
重视学史     
时下,各级领导干部为适应形势,正忙着“充电”,有学外语、有学电脑、有学法律、有学现代科技知识,但真正静下心来读点历史的却不多。特别是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有相当一部分历史知识少得可怜,且不说懂得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对中国的历史,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甚至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都知之甚少。我认为.这种领导干部的“史盲”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所谓倡导学生“反问”,就是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提倡并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所产生的疑惑反过来问老师。其益处有三:1.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激趣引思,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并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将所学知识深化、升华为能力和觉悟。有教师会担心:倡导学生“反问”造成教师“卡壳”怎么办?其实只要备好课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就不会“卡壳”。比如:在讲“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一框题时,我大约用30分钟讲完新课,然后我问:”‘这节课应讲内容…  相似文献   

17.
问礼     
《精神文明导刊》2011,(9):57-57
哀公问于孔子日:“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日:“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是故君子此之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示百姓。卑其宫室,节其服御,车不雕玑,器不雕镂,食不二味,心不淫志,以与万民同利。  相似文献   

18.
《公民导刊》2009,(6):52-52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19.
李抒望 《前进》2011,(5):13-15
非学无以立党兴党,非学无以治国安邦。对于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树立正确的学风,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党内,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学风是  相似文献   

20.
善学睿智     
谈起学习,古人有丰富的劝学思想。比如苟子的《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有汉朝的孙敬“悬梁”、战国的苏秦“刺股”之典故。古今中外,学习炼就了人的基本能力,造就了层出不穷的人才。学习已不是啥新鲜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