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览     
“元旦”问典小幽默博览ANGFENGTONGXUN自鸣得意于化鲤和尚也得有文凭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公司经理正在宣读文件。当读到“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时他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台下一片大笑声。经理生气了:“笑什...  相似文献   

2.
反腐资料     
呼市110多名处级干部文凭查出问题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在对市级单位处级干部文凭进行检查清理时,发现有110余人的学历学位文凭有疑问,需要送交有关部门鉴定真伪。呼市从去年年底开始对全市干部学历学位进行集中检查清理。检查对象主要是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干部档案中记载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获得的大专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以及党校学历,特别是在职学习获得的上述学历、学位。这些有疑问的文凭有的是由从未听说过的院校颁发的,还包括只学习了一年就获得的大专以上学历证明…  相似文献   

3.
王成 《廉政瞭望》2007,(8):20-22
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如今,一些官员的学位年年看涨,文凭越拿越高,似乎官帽一变大,文凭也必须"更上一层楼",这才能显示出能力与学历的匹配,水平与身份的统一。然而,这些文凭都是真资格的吗?其中又有多少水分?干部文凭乱相问题由来已久,屡禁不绝,混学历已成风,假文凭满天飞……文凭情结真是缘于某些官员盲目的知识崇拜吗?显然,这些官员都不是什么尚学之人,文凭是升迁的"门票",牵动着大大小小官迷的神经,这才是当前官员文凭乱相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当前,官员腐败现象可谓五花八门。在这些腐败中,还有一种新的腐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还在蔓延,这就是“文凭腐败”。“年龄越报越小,工龄越报越早,学历越报越高”的极不正常现象再次向政坛敲响了警钟。虚假的文凭不但害了干部自己,也危害了一方百姓,危害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干部的文凭即使是真的,但里面的含水量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文凭腐败”,已逼近政坛。“攻硕”“攻博”——官场“另类风景”近年来,从政的干部们有不少突然变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戴起了“硕士”、“博士”的桂冠;还有一些干部…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干部队伍中兴起了新一轮的“文凭热”。应该说,大多数干部出于求知的动机,踊跃参加各种培训班,妥善地处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通过埋头苦学,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却挂名攻读学位,“混”字当头,利用不正当手段捞取硕士帽、博士帽。群众戏称这类干部弄到手的文凭是“注水文凭”。干部或利用手中掌握的权,或利用手中可以支配的公款,通过歪门邪道搞“注水文凭”,实现上是“权学交易”,是腐败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转变干部作风,就必须尽快治一治这种变味的“文凭热”,杀…  相似文献   

6.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年轻,有能力、具有较高学历的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年轻干部经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或通过函授、自考、电大等,获得本科、大专文凭,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沈泉涌 《共产党人》2006,(10):35-37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有的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他们将“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一步到位     
前些年.社会上兴起一股“文凭热”.不少干部都想混个文凭,李局也报名参加大专函授班,每周只上两次课,非常轻松。  相似文献   

9.
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干部选拔任用要坚持“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相似文献   

10.
一纸文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干部的综合素质,但它是一个领导干部拥有知识水平的度量。因此,在选拔干部时,组织人事部门一般都将文凭作为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眼下的干部队伍中假学历、假学位却泛滥成灾。据某市组织人事部门对该市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学历、学位进行审查时发现,只有30%左右的文凭经过有关部门认定名符其实,而70%左右则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水货”,徒有其名。干部所持文凭有假或掺有“水分”,不但让人对组织人事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而且因为干部特定的身份,将对社会风气产生极坏的影响。因为作为…  相似文献   

11.
干部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文化知识培训,即以获得大、中专等文凭为标志的学历教育,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岗位培训已经摆上了干部教育工作的日程。所谓干部岗位培训,就是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之上,依据各类干部不同工作岗位的性质、内容和所需专业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周期短、实用性强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王成 《求贤》2007,(10):44-44
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如今,一些官员的学位年年看涨,文凭越拿越高,似乎官帽一变大,文凭也必须“更上一层楼”。然而,这些文凭都是真的吗?其中又有多少水分?显然,这些官员多不是什么尚学之人,文凭是升迁的“门票”,这才是当前官员文凭乱相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86,(8)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一日,中共酃县县委的小礼堂里,一位双鬓染霜,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向县直机关部分干部作报告:“探亲嘛,我这个亲呢!不仅包括家里那些亲属,也包括酃县所有的乡亲,多年没见面了,回来看一看,我很高兴咧!……”他那浓厚的客家乡音和诙谐的语言,不断引起小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和尚让小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再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再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以往的实践表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难点在“能下”,“下”能否突破的关键在能否拓宽、定准该下者。鉴于目前总体上领导干部还是“不犯错误、不到年龄不下”的状况,为适应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立足并依托干部制度改革已取得的进展和成功经验,笔者认为,要在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取得突破,应该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相形见绌者下”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悄悄兴起了文凭“虚热”的“现象。无独有偶,在干部圈内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一些干部单纯看重文凭、学历的升高,而不注重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素质,在学习进修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不参加面授辅导,考试作弊,让他人代替撰写论文,导致其档案学历很高,实际水平不能与之相符的现象。 产生这种文凭“虚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是“形势所迫”,怕没有高学历会被淘汰;有的则把文凭当成追求个人升迁、沽名钓誉的筹码。他们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是一些高…  相似文献   

17.
我接触过不少领导干部,都说“忙”。 是啊,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期,“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领导的怎么不忙呢? 忙,领导干部的确忙。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明白:哪些该忙,哪些不该忙,哪些该怎么忙,哪些不该怎么忙。不能一个“忙”字了之。 现在,不少干部出门有小车,作报告、讲话有人起草,下基层听汇报作记录有随行人员……领导还会为这些事忙吗?不会吧。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3):80
看我有多萌!南极洲罗斯海特拉诺瓦湾,一只海豹在科考队员附近晒太阳。猎人与和尚一个猎人在山上打死了一头野猪,被一个和尚看到了。和尚跑过去对猎人说道:"善恶有报,万物轮回啊!你现在杀死了一头野猪,下辈子就要变成一头野猪。"猎人眼珠一转,把枪口对准了和尚。和尚大惊说道:"你要干什么?"猎人道:"我宁愿做和尚,也不做野猪。"  相似文献   

19.
对做工作不负责任、稀里糊涂混日子的现象,人们常常会想到一句俗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和尚撞钟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其一,和尚撞钟大有学问。撞钟之前要默诵佛经,敲钟时要敲得抑扬顿挫,舒缓有致,“紧七下,慢八下,平平二十下”,如此三遍之后,再撞三下,总共一百零八下。这一百零八下,撞到哪里念什么经都有规定,丝毫不能出错。其二,和尚撞钟有个精神状态问题。撞钟分为晨钟和暮钟,撞钟前要静心,撞钟时要用心,撞钟后要安心。即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要尽职尽责,下一番苦功夫。和尚撞钟如此,干部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应该说,我们绝大多…  相似文献   

20.
中共襄汾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辛旭升撰文认为,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真正做到选贤任能,必须注意几个辩证关系。一、尊重知识,注意文凭与水平的辩证关系──文凭不等于水平。在具体工作中,既不能理解为有文凭就有水平,更不能理解为没文凭者都无水平。文凭只能作为参考,而通过考核和考察得出的工作水平才是关键。评价一个干部的水平,要按“德、能、勤、绩”几个方面来全面衡量。对确属人民群众公认的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干部,即使学历偏低,也要大胆地予以及时启用。二、尊重能力,注意文才与帅才的辩证关系──文才不等于帅才。个别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